蚴

蚴,蚰蜒體長約25毫米左右、身體細長略扁平,全身分16體節,每節有細長足l對、共16對、最後l對足特細長、全身呈灰白色或淡黃色·爬行時每對足很協調,遇驚動即立刻逃脫,但是很容易脫落。頭部後面有一個環節、有一對鉤狀顎足,足末端成爪狀,爪的頂端有毒腺開口,能分泌毒液,觸及人體皮膚後即可致局部皰疹,令人刺痛難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蚴
  • 全名:蚰蜒
  • 部首:蟲
  • 部外筆畫:5
名稱,字義,習性,清除方法,治療方法,古籍解釋,

名稱

全名:蚰蜒
拼音:niù yōu yǒu yòu
部首:蟲,部外筆畫:5,總筆畫:11
五筆86:JXLN 五筆98:JXET 倉頡:LIVIS
筆順編號:25121455453 四角號碼:541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6B4

字義

yòuㄧㄡˋ
絛蟲、血吸蟲等的幼體:毛~。尾~。

習性

喜歡棲息、活動於室內外陰暗潮濕處,以捕食小蟲為生。

清除方法

應注重環境衛生,及時清除室內外碎石、垃圾等,並保持室內乾燥。遇見蚰蜒可及時拍打或噴灑滅害靈等衛生噴射劑。凡室內外蚰蜒較多,可設法在牆面塗刷殺蟲塗料,加以防治,或在陰暗潮濕處噴灑敵百蟲粉劑。

治療方法

被蚰蜒螫傷,可用3%氨水或5~10%碳酸氫鈉溶液等清洗患處,亦可用南通蛇藥片用水溶化塗敷。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於糾切,音黝。蚴蟉,龍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靑龍蚴蟉於東廂。《注》蚴蟉,龍行貌。
《集韻》於虬切,音幽。《博雅》蚴蛻,蠮螉也。《揚子·方言》蜂之小者,燕、趙之閒或謂之蚴蛻。 或作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