虼

虼gè ㄍㄜˋ

〔~蚤〕昆蟲,赤褐色,善跳躍,寄生在人畜的身體上,吸血液,能傳染鼠疫等疾病。亦稱“跳蚤”。

〔~螂〕蜣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虼
  • 拼音:gè 
  • 解釋:蜣螂虼蚤
  • 筆畫數:9
基本字義,詳細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ge】
gèzɑo

詳細解釋

[flea] 跳蚤
他會變蒼蠅、蚊子、虼蚤。――《西遊記》
虼蚤臉兒――好大麵皮:虼蚤的臉很小,喻人微言輕,沒面子
虼蚤性:比喻暴跳的脾氣
鄭碼:IMYD,U:867C,GBK:F2B4
筆畫數:9,部首:蟲,筆順編號:251214315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補遺】【申集】【蟲字部】虼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3
《字彙補》音未詳。虼魯,國名。至江南,馬行七月。見《臝蟲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