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叮咬

虻叮咬:虻俗稱“牛虻”。叮咬後刺痛,中央有叮咬痕跡,局部出現紅斑、丘疹和風團,可繼發感染。

疾病分類,疾病概述,疾病描述,症狀體徵,疾病病因,病理生理,治療方案,預後及預防,

疾病分類

皮膚性病科

疾病概述

跳蚤叮咬:跳蚤口器銳利,吸血同時排出唾液、唾液中有毒汁,引起局部風團、劇癢,風團中央紫紅色瘀點為叮咬痕跡,兒童被叮咬時可發生水皰。皮疹多分布腰部和下肢,由下向上呈線狀排列。常伴有抓痕,血痂和繼發感染。蜱咬傷:蜱有軟蜱和硬蜱兩種,棲居於牆壁、石縫、草地、樹林和動物巢穴處,能在數米外聞到宿主體味,當人或動物經過時,突然跳到身上吸血,硬蜱喜白天叮咬宿主,吸血時間長。軟婢都在夜間活動,吸血時間短。蜱吸血後,停留皮膚上1一數日。叮咬後24—48小時,皮膚出現水腫性丘疹或小結節。嚴重者出現瘀斑和水皰,中央有叮咬痕跡。小結節持續數月,甚至1一2年不消退。蜱叮咬時可將唾液中毒素注入人體,引起“蜱癱瘓症”。出現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麻痹死亡。另外,可出現“蜱咬熱”。在蜱咬後1—2日,有畏寒,發熱,頭痛,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蜱咬傷能傳播螺旋體疾病如萊姆病,皮膚出現慢性遊走性環狀紅斑和內臟症狀。

疾病描述

虻屬於雙翅目,虻科。俗稱“牛虻”或“瞎虻”。全世界有3 500多種,我國已發現210種,其中有數種可危害人類。虻分小型和大型兩種,小型虻如同家蠅大小,大型虻體長可達4cm以上,呈黃褐色或灰色。虻為刺吸式口器,生活史有卵、幼蟲、蛹、成蟲四期,卵產於稻田、沼澤、湖泊、池塘邊的草葉或叢木枝上,約1周孵為幼蟲,成虻產卵的場所也是幼蟲孳生的場所,每年10月份潛入土壤中化蛹,翌年5月羽化為成蟲,每年6~9月份是虻的活動期。

症狀體徵

虻叮咬後可立即感到劇痛,並出現明顯的皮膚紅腫,中央常有被咬的痕跡,由於刺咬時虻體內分泌一種抗凝物質,故咬傷處常有出血不止現象。虻的幼蟲叮咬時亦能使皮膚疼痛刺癢,並出現紅腫、丘疹或蕁麻疹樣損害。

疾病病因

絕大多數的虻都是嗜吸畜血的,雄虻不吸血,吸吮植物的汁液為食,雌虻主要吸吮牛、馬、驢等牲畜血,有時也侵襲其它動物和人。

病理生理

成蟲喜白天,烈日下活躍,多在中午吸血。虻口器粗大刺入皮膚吸血,由於體型大,吸血量多,可達虻體重的3~4倍,在吸血時由於動物的驚擾可發生中斷吸血而產生多次攝食的習慣。虻常棲居於草叢樹林中或河邊植物上,當人下田勞動時常有被叮咬的可能。非洲的斑虻是羅阿絲蟲病的傳播媒介,北美和俄羅斯的斑虻可傳播野兔熱。

治療方案

局部塗搽各種止癢劑如1%酚或薄荷爐甘石洗劑,也可搽樟酚搽劑等。瘙癢明顯或皮疹嚴重者可斟情使用抗組胺藥。此外,要避免搔抓,以防細菌繼發感染。

預後及預防

1、排除積水,填平窪地,清除池塘、堤岸的雜草,可減少虻的孳生及棲息場所。人工拍打或用膠粘虻,也可噴灑敵敵畏殺滅成虻。
2、保護虻的天敵,某些鳥類和寄生蜂可被用來生物滅虻。
3、加強個人防護,在虻活動的季節和地區可穿白色長袖衣服,虻一般是不會透過衣服吸血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