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管理區

虹橋管理區

虞山鎮虹橋管理區位於常熟市區東側,南臨青墩塘與琴湖管理區相接, 北倚謝橋管理區、海虞鎮,西接海虞路與興福管理區相鄰,東連古里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虹橋管理區
  • 地理位置:常熟市區東側
  • 面積:25平方公里
  • 人口:約7.5萬
基本介紹,面積與人口,歷史與由來,工業經濟,人居條件,文化教育,未來虹橋,

基本介紹

下轄10個村民委員會,7個社區居委會,38個黨支部,1255多名中共黨員。區內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集工業、農業、商貿、科技、文化為一體,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態勢迅猛。
管理區內工業發達。區域內擁有各類工業企業近400家,紡織、輕工、建材、機械等行業基礎良好;化工、電子、食品等行業發展迅速,高新技術產業正在興起。管理區內農業穩定。共有耕地6845.4畝,多種經營戶66家,多種經營實驗場1個。糧食作物以水稻、三麥、油菜為主,產量穩定,經濟作物收入提高。管理區內服務業興旺。商業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星羅棋布,區內擁有全市最大的建材市場和私營經濟城,房地產業迅速興起,名流世紀莊園、潤欣花園以及全市第一個農民集中居住區正在本區加快建設,區內已有12個居民小區和10個高標準居民住宅園區,區內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管理區內科教文衛迅速發展。省中、市中、昆承中學、工業職中、技工學校、興隆中學、衛生學校等10多所學校及三個醫院和一個科技園分布其中。管理區內交通便利。204國道、通港路、黃河路、長江路、新世紀大道貫穿全境。更引人注目的是,市規劃建設的文化片區、中央商務區座落在虹橋管理區境內,是常熟未來的政治、文化、商貿中心。
虹橋管理區
虹橋管理區具有強勁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虹橋管理區必將成為經濟更繁榮,文化更發達,環境更優美的投資福地。

面積與人口

常熟市虞山鎮虹橋管理區建立於2003年2月,由虞山鎮原興隆街道辦事處轄境和五星街道辦事處部分轄境組成。管理區全境位於常熟市中部,城區之東郊,總面積為25平方公里。人口7.5萬人。東南與古里鎮為鄰;南隔青墩塘與琴湖管理區相連;西以海虞路為界緊靠興福管理區;西北與謝橋鎮相連;東北與海虞鎮接壤。境內有九里、興隆兩個集鎮。

歷史與由來

"虹橋"因境內有一古橋叫"大虹橋"及建國前後境域內曾建"虹橋鄉"而取名。虹橋區域境,歷史上明代屬常熟縣開元鄉,清代屬昭文縣開元鄉。民國元年(1912年),常熟、昭文兩縣合併為常熟縣,境以昭莊涇河為界,東部隸屬常熟縣虹橋鄉,西部隸屬常熟縣海虞市。民國18年(1929年),常熟縣以區轄鄉,境東部為梅塘區虹橋鄉,西部為古虞區海虞市、古蘇鄉。民國23年(1934年),西部為城廂安涇鎮,東部為梅李區虹橋鄉、雨花鄉。民國28年(1939年),西部為第一區安涇鎮、九荷鄉,東部為第二區虹橋鄉。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境東部成立梅李區興隆鄉,西部成立古蘇區泰慈鄉、九里鄉,並先後建立人民政府。1957年9月,境內興隆、九里兩鄉合併為興隆鄉,鄉政府設在九里昭莊涇庵內。1958年10月興隆人民公社成立,1968年4月,興隆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1983年撤消公社建制改為鄉建制,1994年2月撤鄉建鎮。境西部的五星街道辦事處部份轄境,以海虞北路東、耿涇塘西為限,1958年為常熟縣城南(琴南)人民公社花園、五星大隊,至1992年隨琴南鄉併入虞山鎮。2000年7月興隆鎮併入虞山鎮,興隆成立街道辦事處,2003年虞山鎮街道辦事處撤併,成立虞山鎮虹橋管理區,為副鎮級行政機構,實行一級政府、二級管理,下轄12個行政村,7個社區居委。管理區行政組織為管理委員會,黨組織為黨工作委員會,有黨工委正、副書記,管委會正、副主任,下設黨政辦公室、黨群辦公室、民政辦公室、城管衛生辦公室、計畫生育辦公室、經濟管理辦公室、司法所(與社會綜合治理辦公室合署辦公)、農副業辦公室、勞動和社會保障辦公室9個辦公室。
虹橋管理區
虹橋管理區
虹橋區域有悠久的歷史。1966年原興隆鄉在5大隊(現石墩村)出土的黑皮陶罐、黑陶小豆、原始青瓷直口碗、石斧、石石奔等,經江蘇省、蘇州市、常熟歷史考古學家考證,屬4250-53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證明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春秋時,吳王夫差在九里建牧馬城,用於欄馬。虹橋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較多的古蹟,有石墩山、玉虹橋、大虹橋、儒榮坊、九里庵、大悲殿、天王廟等。

工業經濟

境內為北亞熱帶濕潤地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土壤屬湖泊沉積土,自古以來以農為本。建國以前農作物產量較低。建國後,經過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等運動,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得到落實,尤其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改革開放,逐步完善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進一步調動了廣大幹部民眾的積極性,加上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完善配套,農業生產獲得了新的發展。
虹橋管理區
境內多種經營、傳統副業項目較多,如:竹器、土紡土織、養殖、挖井、花邊、編織、泥水木工、種菱、茭白、水芹、勞務、運輸、種植香菇、蘑菇、杞柳、養蚌育珠等。1977年辦起興隆小農場,成為興隆農業生產示範和肉禽、蛋、瓜果等副食品集約化生產基地。1980年辦起蘑菇菌種廠,負責供種、收購、加工、出口,成為常熟縣蘑菇出口重點公社之一,1994年列為全市十大副食品基地之一。1996年,投資200萬元的市萬羽蛋雞的建成投用,形成了年產25萬公斤鮮蛋的產出能力,被列為市"十佳副食品基地"之一。
建國前,境內工業基礎較差,九里、興隆二個小集鎮上僅有兩個布廠、兩個碾米廠,有十多個小布廠、四個小米廠分散在各村。建國後,在原來手工業合作社的基礎上,先後建辦了一批社辦企業,但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只剩下公社布廠、制繩廠、建築站、竹木農具廠等,其餘全部關停。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鄉鎮工業,憑藉勞動力離土不離鄉,就地轉移的獨特優勢,得到迅猛發展。1988年2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興隆鄉為全省第四批對外開放重點工業衛星鄉。進入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常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擴延,境內憑藉近郊區域優勢,開發了工業小區,先後有中外客商進入工業小區建辦了朝日木業有限公司、朝陽木業有限公司、中港合資嘉隆毛條有限公司、蘇海木業有限公司、豪龍製衣有限公司、台灣獨資中國華豐橡膠有限公司等。1994年,在通港路、"204"國道的交匯處,征地120畝,建成的常熟市私營經濟城,融生產、經營、生活用房為一體,在電力供應上享受市沿江經濟開發區的優惠政策。2002年底止,私營城有個體私營業主196戶。全境內共有集體企業11家,民營企業近600戶。興隆電鍍廠獨家生產的CS鍍鉻添加劑產品,具有耐低溫、低電耗、低濃度、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率、高粘性的特點,廣泛用於鐵、銅、鎳、不鏽鋼等塑膠配件上的裝飾鍍鉻,硬鉻耐磨性鍍鉻,填補了國內空白,從1991年到1995年連續獲得國家發明獎,國際博覽會銀獎。虞華真空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真空設備通過總參裝備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被用於"神舟號"飛船的攝像視窗。瑞特電器有限責任公司致力於新技術的套用和新產品的開發,?quot;科技強軍"提供現代化服務,至今已有艦船鋪鍋爐監控裝置研製、導航不間斷電源研製、艦船自動補償電力穩壓裝置和飛彈護衛艦安全保障綜合監測報警系統,分別獲得海軍科技項目三等獎和四等獎;此外,導航不間斷電源、數控式檢測器、多電池組去極化恆流快速充電裝置和一種岸-船電力輸送裝置獲國家專利。境內共有省級民營科技型企業6家。境內人民勤勞、能幹,善於經營第三產業,有40%的勞動力從事第三產業。
虹橋管理區

人居條件

虹橋管理區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東西流向的常滸河、青墩塘,南北流向的耿涇塘貫穿懷抱全境。常滸公路、"204"國道、通港公路以及長江路、黃河路、昭文路縱橫交織在境內,2003年10月竣工的新世紀大道北起黃河路,向南貫穿全境,成為新的城市靚點。城市公交覆蓋全區,有2路、3路、4路、11路、112路、113路、114路、116路、119路等。城鄉公交201路、202路、203路、204路、205路、206路、207路、208路、209路、210路、211路穿境而過。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民眾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全境內90%以上的居民翻建了樓房。境區內新型住宅群有紅楓苑、新家坡花園、衡山花園、泰慈花園、興裕園、御興園、明珠小區、五星小區、虞園小區、昭文公寓、錦湖花園、潤欣花園、名流世紀莊園等已成為城市社區、居民區的重要組成部份。
社會事業發展很大,衡山路的貫通,九里大街的建成,自來水入戶100%,村村公路暢通,總長度近50公里,供用電設施全面配套,郵政電信事業迅猛發達,有線電視全面入戶,覆蓋全境。
興隆衛生院有新的門珍大樓住院部、院貌新,設施全,能完成上腹部眼科等手術。農村合作醫療鞏固率100%,計畫生育率100%,人口出生率、自然增加率都達到規定指標。環保工作日益重視,機構建全,有專門的保潔隊伍,保潔器械,垃圾填埋場所。農村養老保險、大病風險金全面實施。城北污水處理廠建在境內楊盪村,是城區的最大污水處理設施。

文化教育

境內文教事業豐富多彩、日益繁榮。1994年興隆圖書室被市授予"萬冊圖書室"稱號,1995年12月,原興隆鎮被省文化廳授予"民眾文化先進鎮"。繪畫、書法是境內文化的一大特色,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曾有"書畫之鄉"的美稱,從事繪畫、裱畫的人數達千人以上,民間畫家顧寶生、許仁生、戴衛慶等先後獲全國、全省性大獎;業餘書畫家黃偉農曾先後在全省、全國書法比賽中獲獎。民間器樂"程氏堂"在清代就盛名鄉里,已有100多年歷史,1988年曾在全國第二屆中秋虎丘曲會演出,90年代曾先後在常熟市獲獎。興隆中學、興隆中心國小、虞園國小、市金融職業中學、實驗國小分校、技工學校、會計函校、漕涇幼稚園等教育設施布局合理,功能齊全,九年義務教育全面達標。江蘇省常熟中學、常熟市中學、昆承中學都建在境區內。
虹橋管理區

未來虹橋

虹橋管理區成立後,切實加強了經濟建設、社區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建設的發展,配合市委、市政府、鎮委、鎮政府著力推進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文明化戰略進程。常熟建築材料市場在境內的建立與運行;市新區醫院在境內的建成與竣工。給虹橋管理區域內增添了新的活力與靚點。按照市委、市府的城市規劃,一批融商貿、金融、商務、娛樂、居住為一體,約一平方公里的市級中央商務中心,將在位於境內長江路以南、林蔭大道以西、昭文路以北,泰山路以東區域內的常熟市城市中心區形成。以文化、教育、體育、展覽等為主,兼具辦公、居住等功能的,將位於常滸河以南,青墩塘以北,三環路以西約5平方公里的常熟市文化片區城市形成。
虹橋管理區
未來之虹橋,經濟更加繁榮,環境更加亮麗,社會更加文明,人民更加富裕,必將成為虞山鎮東郊、常熟新城區內的亮閃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