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名論

《虛名論》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虛名論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德裕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虛名論
夫與膏育同病者,不可治也;與衰亂同風者,不可理也。劉向上書曰:“幽、厲之際,朝廷不和,轉相非怨。君子獨處守正,不撓眾枉,勉強以從王事,則反見憎毒讒訴。故其詩曰:‘密勿從事,不敢告勞。無罪無辜,讒口嗷嗷。’”又曰:“分曹為黨,往往群朋,將同心以陷正臣。”正臣進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亂之機也,漢與幽、厲之世同風矣。乾寶《晉總論》曰:“朝寡全德之士,鄉乏不貳之老,進仕者以苟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其倚伏虛曠,依阿無心者,皆名重海內。”晉與元、成之際同風矣。所謂虛曠名重者,蓋譏山濤、魏舒之儔耳。後之竊虛名者,曾不得與山、魏徒隸齒,而貌於世,未嘗自愧,趨之者如飛蛾赴火,惟恥不及,豈蛩蛩負蹷之謂哉?虛名者以眾多為其羽翼,時不敢害,後來者以聲價出其口吻,人不敢議,以此相死,自謂保太山之安,可以痛心哉!

作者簡介

李德裕(787—849)唐文學家。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歷任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兵部尚書等職。又先後出任劍南、西川、淮南等地節度使。後遭李宗閔、牛僧孺集團打擊,被貶崖州,卒於崖州司戶參軍任所。工詩文、書法,貶黜嶺南時詩較有名。著作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