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信派運動

虔信派運動,11至17世紀印度教的改革運動。因主張通過對神的絕對虔誠和無限崇信而獲解脫,故得此名。該派最初起源於南印度。早在十一世紀以前泰米爾地區就出現了兩個由民間詩人和僧侶組成的團體,他們大力宣傳藉助對神的信愛可獲解脫的思想。十二世紀著名哲學家羅摩奴闍將這種學說理論化,並把它傳到北印度。十四世紀羅摩難陀繼承羅摩奴闍學說,用印地語在北印度各地廣泛傳播。相傳他有十二個大弟子,每個弟子創立一個新派。虔信派的著名領袖還有尼跋迦(Nimbarka,約1062一1162)、摩陀婆(Madhva,約1230年代)、瓦拉巴(Vallabha,1479—1544)、伽比爾(Kabir,1440—1518)、查伊塔尼耶(Caitanya,1485—1533)、達度(Dadu Dayala,1544—1603)、蘇達拉達莎(Sundardasa,1596—1689)、杜勒西達斯(Tulsidas,1532—1623)等。虔信派運動是在伊斯蘭教的影響和衝擊下出現的一場宗教改革運動。流派很多,學說各有差異。總的說來,該派反對印度教的眾神說,主張崇拜唯一至上之神。反對印度教的種姓歧視制度,宣傳人在神面前一律平等,品德和才能比教籍和種姓更重要。主張用地方語言進行傳教,批判傳統印度教的祭司制度和繁瑣祭儀,認為只要對神絕對忠誠和崇信,不進行任何儀式,也可獲得解脫。反對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教派對立,號召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在兄弟情誼中團結起來。該運動實質上是一場以宗教改革形式出現的反封建專制的民眾運動,其思想代表了中世紀印度廣大下層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