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邱鎮

虎邱鎮

虎邱鎮,地處縣境中偏南部,位於北緯25°00′,東經117°59′。東連官橋、龍門兩鎮,西鄰西坪鎮、長坑鄉,南與大坪鄉和長泰縣楓洋鎮交界,北與尚卿鄉、蓬萊鎮接壤。距安溪縣城27公里,離泉州市75公里,離廈門市80公里,到漳州市僅110公里。省道207線貫穿全境,公路四通八達,快捷方便。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6177公頃,常住人口3678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虎邱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福建省
  • 地理位置:北緯25°00′,東經117°59
  • 面積:16177公頃
  • 人口:36783人(2017年)
  • 著名景點:洪恩岩
鄉土概況,基本簡介,鎮名傳說,歷史沿革,地理環境,茶葉特產,黃旦,佛手,茶種基地,產茶名村,湖邱村,湖東村,湖西村,竹園村,芳亭村,金榜村,境內地名,旅遊資源,洪恩岩,古岩寺,漈瀑布,名古墓,故里名人,林朝陽,詹廷英,周石卿,陳秀梅,僑胞桑梓,基礎建設,交通通訊,水力電力,醫療設施,教育事業,未來展望,地圖信息,

鄉土概況

虎邱歷來因“四香”——茶香、花香、煙香、佛香而名聞遐邇。這裡茶香飄逸,桂花芳香,曬煙香郁,佛香飄渺。這裡生態良好、風光秀麗、民風淳樸、人文底蘊厚重,深為遊人墨客所稱道。
虎踞風聲水起,邱蟠地利人和。虎邱鎮地處安溪南部,是著名的山水茶鄉,安溪茶文化和古蹟朝聖、休閒旅遊好地方,位於“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距離廈、漳、泉各100公里左右的路程,省道207線貫穿全境,基礎配套設施日臻完善,交通便捷。特色產業突顯,經濟繁榮,是中國烏龍茶之鄉--安溪縣主要茶葉生產基地。虎邱屬於丘陵地區,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朝霧夕嵐,溫潤舒適,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是安溪鐵觀音本山、黃金桂、毛蟹“四大名茶”的主產區域,全國名茶黃金桂和佛手的發源地,也是國家級茶樹良種繁育基地。轄區內有“華東桂花第一村”的芳亭村,以及安溪著名的茶葉生產基地苗後等。虎邱有著悠久的文化底蘊,早在宋元時期,虎邱稱新康里,境內峰巒疊翠,山川明秀,勝景天成,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有始建於南宋時期的洪恩岩、騎虎岩觀光朝聖景區,清代著名文學家林嗣環墓;還有一百多年前由泉州傳入金榜的布袋戲,清朝傳入仙景村的太祖拳,以及酒瓶盆景文化等民間藝術。這些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繹了虎邱千年的鼎盛文明,旁註了虎邱深厚的文化底蘊,詮釋了虎邱“山水茶鄉”的深刻內涵,無不述說著虎邱往日的風采。 虎邱還是安溪著名的僑區和台胞祖籍地。據不完全統計,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諸國的僑胞達到了五萬多人,台胞近二十萬人,旅外鄉親心繫桑梓,情牽兩地,是支持茶鄉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基本簡介

虎邱鎮,隸屬福建安溪縣,耕地面積約2.2萬畝,山地面積1.05萬公頃,林地面積8300多公頃,茶園面積800公頃,是全國名茶黃金桂的故鄉和特種茶佛手的發源地、安溪茶葉主產區、安溪茶文化和古蹟朝聖旅遊主要景區之一,也是東南亞、港台地區僑胞的主要祖籍地。
虎邱鎮虎邱鎮

鎮名傳說

“虎邱”之名從“湖丘”演變而來。
民間傳說,古時的湖丘一帶是個大湖。在一次山洪暴發中,災情危急,眼見洪水就要漫過興仁灣。這時,玉皇大帝派來了牛神,在興仁灣打開缺口,從而使洪水很快消退。可牛神卻為救人而陷入爛泥之中,並變成了石牛。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牛神,在興仁灣興建興仁廟,並把興仁灣內一帶稱為“湖丘”。不知何時,“湖丘”演變為“虎邱”,沿用至今。

歷史沿革

歷史上,虎邱的建制與隸屬多有變更。
轄區範圍轄區範圍
宋、元時期為積德鄉新康里。
明、清為中六里的新康里。
民國時先後屬崇龍區、第四區、第三區、崇新區,民國34年(1945年)又分屬新康鄉和寶溪鄉。
新中國成立後,先屬崇新區,後分屬第七區與第八區、西坪區與珠洋區、官橋區與西坪區。
1958年10月屬西坪公社;
1961年8月屬西坪區;
1965年4月撤區成立虎邱人民公社;
1984年4月改為鄉建制;
1991年月改為鎮建制。
現下轄湖邱、湖東、湖西、竹園、芳亭、金榜、仙景、美亭、福井、文美、少卿、林東、高村、石山、雙格、羅岩、美莊、雙都18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虎邱地處丘陵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朝霧夕嵐,風和溫潤,土壤肥沃,年平均氣溫21℃,年無霜期350天,自然條件相當優越。放眼遠望,青山綿亘,綠水長流,芳草遍地,鳥語花香,仿佛是一幅碧水丹山的風景畫。這裡還是黃金桂和永春佛手的發源地。正是這好山好水的生態環境,培育出許多蜚聲中外、香飄四海的特種名茶黃旦(又名黃金桂)、佛手等。
地理環境地理環境

茶葉特產

黃旦

黃旦為茶樹名種,又名黃金桂,原產於虎邱羅岩,是烏龍茶中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極品。
黃旦(黃金桂)黃旦(黃金桂)
黃旦的由來相傳為:清鹹豐十年(1860年),羅岩灶坑村(今虎邱鎮美莊村),有個青年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女子王淡為妻。當地民俗,結婚一個月,新娘要返回娘家“對月換花”。當新娘返回夫家時,娘家送給新娘帶回的要有一項“帶青”的禮物,如植物幼苗之類,象徵世代相傳,子孫興旺。王氏的“帶青”之物為兩株小茶苗,種植在自己屋旁的園地里,經夫妻精心培育,長得枝繁葉茂。第三年清明節 一到,夫妻適時採制;成茶後沖泡,未揭甌蓋,奇香撲鼻;揭開甌蓋,香氣沖天。左鄰左舍的鄉親前來品嘗,連聲喝彩,稱它為“透天香”。年復一年,這種茶越種越多。因此茶是王淡傳來的,故鄉民習慣稱之為“王淡茶”。因閩南方言“王”與“黃”,“淡”與“旦”諧音,加上此茶葉色黃綠,茶水金黃,故後來“王淡茶”漸漸演化為“黃旦茶”。清同治十年(1871年),羅岩茶商林宏德(“金泰茶”創始人)把“黃旦茶”運銷東南亞各國,華僑爭相購買,一時供不應求,“黃旦茶”也顯得更加名貴。此後,林宏德根據此茶色如“黃金”,奇香似“桂”,又改稱為“黃金桂”。
黃金桂的“貴氣”,主要顯示在“一早二奇”上。一早,即萌芽、採制、上市早。黃旦春茶一般為4月中旬採制,比其他品種早10餘天,比鐵觀音早近20天。二奇,即外形“黃、勻、細”,內質“香、奇、鮮”。條索緊結細圓,色澤金黃潤亮。香氣幽雅鮮爽,略帶桂花香味,葉底“綠腹紅鑲邊”,柔軟明亮,素以“一聞香氣而知黃旦”而著稱,故有“未嘗天真味,先聞透天香”之譽 。品飲之後,滿口生津,回味無窮,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黃金桂以其奇異獨特的品格和上市早的優勢,贏得市場,備受青睞。1982年1月,安溪茶廠生產的特級黃金桂被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1985年,黃金桂被農牧漁業部和中國茶葉學會評為中國名茶,榮獲“金杯獎”;1986年,又被商業部授予全國名茶稱號;1988年,“鳳山”牌特級黃金桂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獎。近幾年來,安溪在北京、上海、廣東、香港等地舉辦的茶王賽,虎邱鎮生產的黃金桂包攬了特等獎和一、二等獎。

佛手

佛手,又名香櫞種,原產於虎邱金榜騎虎岩
佛手茶佛手茶
佛手的由來相傳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前後,騎虎岩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樹枝條嫁接在香櫞上,成為佛手種。因葉大如掌,葉面扭曲不平,葉肉肥厚,葉質柔軟,酷似香櫞葉,故又稱為香櫞種。佛手茶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病蟲較少,高產優質。製作烏龍茶,條索肥壯,香高味醇,風格獨特;製作紅茶,湯色紅濃,葉底紅亮,品質甚佳。1986年,佛手茶被定為福建省茶樹良種。該茶被永春縣大量引種,成為當家良種,產品聞名遐邇。閩中、閩東也有少量引種。

茶種基地

虎邱是公認的泉州市茶樹良種繁育基地。茶農採用先進的“茶樹短穗扦插育苗法”,既能保持茶樹的良種特性,還具有繁殖係數大,苗穗來源廣泛,四季均可扦插和管理方便等特點,其茶苗根系發達,莖粗葉壯,品種較純,移植成活率高,深受廣大茶區的歡迎。現全鎮年繁育茶苗面積30多公頃,每公頃按225萬株計,年可出圃茶苗7500萬株,銷往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廣東、廣西等廣茶區。據統計年產值1250萬元,淨利達950萬元。

產茶名村

湖邱村

虎邱鎮政府駐地,海拔180米。古稱姚區,後因該地四面環山,似湖,故稱湖丘,後雅化為湖邱。當地林氏肇基祖林源孫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在此建林氏家廟,以官橋上苑土塘林氏家廟為大宗,曰龍蟠祖,以姚區林氏家廟為小宗,曰湖邱祖。村委會設在草坂頭,轄11個自然村。該村有前溪、後溪2條小溪,圭峰山初坑小溪流入前溪,有“九鯉入湖”之傳說。村民主要為林姓。為僑鄉和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林挺生曾任國民黨中常委、為台灣台北市大同公司董事長,在台灣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湖東村

在鎮政府駐地東0.8公里處,海拔170米。原屬湖邱村,1961年析出,因位於湖邱東部,故名。村委會設在新樓,轄10個自然村。境內的圭峰山有著名的洪恩岩風景旅遊區,岩中供奉顯應祖師,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岩前右側有百丈漈瀑布。村民主要為林、謝姓。

湖西村

在鎮政府駐地西1.6公里處,海拔192米。原屬湖邱村,1961年析出,因位於湖邱西部,故名。村委會設在山後,轄14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林姓。

竹園村

在鎮政府駐地偏南3.7公里河谷小盆地,海拔220米。原稱卓源。據說竹園周氏源出衡陽蘇姓,先祖蘇結於宋嘉祐五年(1060年)由同安徙居安溪衡陽。宋元豐八年(1085年)諸子分居,長子九郎分居東陽,傳至七世蘇可安徙居漳平卓安。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可安的後裔卓周復返安溪,定居卓源,搭寮養鴨為生,後於寮址破土建宅,似有人言:“卓周、卓周,此地非你所有,如欲得地,必須姓周。”卓周遂改蘇姓為周姓。因所在地周圍山麓竹林茂盛,“卓源”與“竹園”又諧音,民國後遂改為竹園。村委會設在竹園圩,轄33個自然村。因竹園溪由南向北將該村分為兩大部分,故有溪東與溪西之稱,溪東有前垵、寨仔侖、豬母額、岐田、溪岩、山格、新店、大金、長埕、圓質、南金、樓仔、田洋、香洋、庵村、下崎自然村;溪西有仁仔、芹前溪、蒲草巷、仁頭、後垵、寨尾、前墘、新墘、陳厝、上烏石、下烏石、西山、大份、莊後、恆份、北墘、壩口自然村。 陳秀梅為中國帆船運動健將,曾多次參加全國及國際大賽,多次榮獲金牌。村民主要為周、高、盧、陳姓。
永圈寨 宋朝年間,竹園是一片森林。永圈寨位於村東南小山頭,地勢險要,視野開闊,易守難攻。西面有一寨門,是山寨的通道。後來,山寨被強盜占領,擾亂村民,燒殺搶奪,民不聊生。鄉人慾攻山寨,卻難以攻取。後得知山寨最缺的是日用品。有一天,一人化裝為貨郎挑到寨前叫賣,騙開寨門,鄉人攻入山寨,消滅強盜。是時,死者無數,血流成河,血水流入竹園溪一口深潭,潭水變紅,後人將此潭稱“血池潭”,該寨稱為“殺人寨”。今寨的牆基遺址尚存。

芳亭村

虎邱鎮芳亭村種植桂花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遐邇聞名的“安溪桂花第一村”。現該村的半嶺自然村家家戶戶都有種植。這裡所產的桂花花瓣飽滿,香味芬芳獨特,可用來窨制烏龍花茶,也可用以製作香水、香料等化妝用品,用途廣,價值高。當地最大的一棵桂花樹年產花可達150多公斤,以每公斤20元計算,平均每戶每年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虎邱鎮芳亭村又是一個盛產好菸葉的地方。該村現有520戶,人口2400多人,家家戶戶都種有菸葉,種植面積13.4公頃,為曬煙專業村。其曬菸品質特優,味道香醇,風味獨特,遠近聞名。2003年,全村曬煙產量達30多噸,產值90多萬元。

金榜村

虎邱鎮金榜村有條不足500米長的街道,街兩旁有20來家的茶葉機械廠,生產各式各樣的茶葉初制機械,被人們贊稱的“茶葉機械一條街”。茶葉初制工藝所需的設備,在這裡都能買到。這些廠家大多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而創辦的,產品質量好,實用、耐用,既減輕茶農的勞動強度,又提高茶葉產品質,增加茶農收入,深受茶農青睞。產品除本縣銷售外,還遠銷漳州、北京、廣西、廣東等地。茶業是虎邱鎮的支柱產業。2005年,全鎮茶葉產量4500噸,茶葉加工企業118家,茶葉產值(以精製茶計算)2.5億元,占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的48.3%。

境內地名

(一)湖邱街
位於湖邱村。清末民初曾在今湖東村村址設圩市,稱新康圩,因地理位置不適宜,不能形成集市。民國後期,又改在三重跳另設圩市,又因地緣、人緣及人口分布等問題不能成集市,民眾趕集仍然集中在金榜圩。新中國成立後至1974年前,該地僅有幾家打鐵店和一家榨油坊的石頭街。當年供銷社在山坡上興建營業所和門市部,建築面積833平方米,從而形成一條小街。後虎邱人民公社將茶站、銀行、郵電所、稅務所、工商所、糧食等企事業單位規劃建設在公社社址周圍,擬建一條功能較齊全的鎮區街道,因“文化大革命”未能得到有效實施,街道、圩場缺乏規劃性,建設布局分散,未能達到集市功能。1985年,縣規劃建設部門對虎邱鎮區建設布局進行統一規劃,縣工商局投資15萬元建設農貿市場,建築面積1576平方米,1988年竣工交付使用。市場內設有東西走向街道兩條,南北走向街道4條。主街東自虎邱大橋,西至良種場以下,沿公路兩側建有糧站、交通管理站、稅務所、農械廠、綜合場等,全長1200米,寬5米,中間又有4條橫街向南橫穿,從而逐步形成街市。2003年,隨著洪恩岩旅遊風景區的建立,每15分鐘有一班安溪至虎邱洪恩岩公交汽車通過該地,遊客相對較多,但由於地理位置和民眾趕集習慣,湖邱街尚缺乏集市環境,民眾趕圩仍以金榜圩為多。
(二)金榜街
位於金榜村。成圩的時間早於湖邱。從金榜五府公宮至虎邱大橋,全長1000米,寬8米。原屬省道212線(今207線),安溪通往縣內南線鄉鎮及華安、漳州等地的主要交通幹線。1995年,該公路進行拓寬改建,另闢路段,並在公路兩側興建商店樓房。1999年,鎮政府著手建設金榜農副產品綜合市場,占地1公頃,成為虎邱的主要集市。
(三)羅岩圩
位於羅岩村,處於往安溪、長泰、華安交叉點,原省道212線(今207線)路段,全長1000米,寬12米。街市形成始於清末民初,原僅有幾家小店鋪。1964年7月,對其街道進行擴建,茶站、信用社、供銷社等單位沿街設立,成為山區中的集鎮之一。
(四)卓源圩
位於竹園村。街道很小,只有幾家店鋪。後圩場自然消失。
(五)林東圩
位於安溪通往長泰公路兩側。供銷分社曾在該段公路旁興建一座門市部。20世紀70年代曾設圩市,後自然消失。
(六)美莊圩
位於美莊村。圩場設在該地公路兩側。

旅遊資源

虎邱屬戴雲山脈延伸部分,境內峰巒疊翠,山川明秀,勝景天成,旅遊資源相當豐富,名勝古蹟眾多。較為著名的有洪恩岩風景旅遊區、騎虎岩風光名勝、百丈漈瀑布和清代著名文學家林嗣環墓葬等,通過十幾年來的招商引資,旅遊資源得到較好的開發,並取得顯著成效。

洪恩岩

古剎洪恩岩位於虎邱鎮境東側圭峰山上。相傳南宋建圭峰岩,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移建於今地,改稱洪恩岩。洪恩岩景區地形開闊,環境清幽,有名山、秀水、奇石等大自然風光美色。景區中虎、獅、象、鳳凰,彌勒等形勝,形成“獅象把水口,仙人戲瑟琶,鳳凰喜相會,彌勒笑迎賓”的勝景;三條溪流匯於岩寺前,不僅有天造地設的山門眺景、寺門鎮威、鳳觀景亭、古風佛石、觀音聖潭、盤古聖石、石上聖泉、蓮花石座、學士岩洞、岩層瀑、神來石、石拱古橋、放生岩池、獅狗過溪、石蛙爭春、石龜石蛇、百丈瀑布、洪恩夜景、岩遊覽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又有中央電視台拍攝的20集古裝電視連續劇《婀娜公主》主場景之一的——宋代大木屋等景點。秀美的風光,宜人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年遊客量達50多萬人次。
洪恩岩洪恩岩

古岩寺

虎邱鎮金榜村北側二公里處有座始建於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的古岩寺,因所在地形如“飛鳳朝天”而稱為飛鳳岩,後改稱騎虎岩,沿襲至今。
騎虎岩(飛鳳岩)騎虎岩(飛鳳岩)
飛鳳岩之所以改稱為騎虎岩,民間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相傳,古時候安溪有個縣官,任內橫徵暴斂,無惡不作。他手下的衙役,每次到鄉下徵收錢糧,總是依仗權勢,橫行霸道。衙役中有小衙差,年方16,心地善良,為養家餬口,不得以到衙門當衙役。他看不慣衙門的所作所為,更不想乾那傷天害理的事。一天晚上,他夢見一位仙人告誡他:“明天須救活13命,要不將大禍臨頭。”次日,他來到鄉下一家貧苦農家催收錢糧。家貧如洗的老婦人實在是無糧可交,只好要把一隻正在孵蛋的老母雞殺掉來孝敬他。小衙差往雞窩裡一瞧,窩中有12個雞蛋,連同母雞正好13條命,不由心裡一驚,說聲“不要殺了”,就匆匆地離開了。於是,他決心出家為僧,來到飛鳳岩懇求住持老僧收留。老僧為察其誠意,要他斷食7天方可受戒。小衙差堅持到第6天,已四肢無力。第7天清早,老僧又命他到岩前挑水,走到半山,見到一隻老虎猛撲過來。小衙差對虎哀求道:“師命尚未完成,望寬延幾時。”但見老虎競收斂凶威,就地蹲著。當他完成師命後來到老虎身邊,卻見老虎毫無傷人之意。小衙差隨即騎上虎背,老虎則呼嘯一聲騰空而起,消失在西邊天際。對此,人們無不稱奇,特塑騎虎禪師一尊在中殿奉祀。故中殿有對聯曰:“騎催千里風塵斷,虎嘯一聲山月高。
騎虎岩自然景觀奇特,人文景觀豐富。岩寺周圍有不少歷史遺蹟,如仙公殿、品茗閣、拳頭埔、坐化處……岩下溪邊怪石林立,還有傳說神奇的醉仙石、仙人洞、姑嫂潭、出水芙蓉、五鼠爭槽等。正如遊子亭楹聯所說:“風影、仙蹤、佛手,古岩遺神韻;晨鐘、暮鼓、吊橋,遊子動歸心。”

漈瀑布

虎邱鎮境內有兩處百丈漈瀑布:一是位於洪恩岩前右側的百丈漈瀑布。縣誌載:“漈水百餘丈,樹木幽勝。”瀑布如修長的白衣仙子,飄然立於懸崖之上;站在崖底,只見從天際邊鋪排而下的陡崖上,露出一道道深刻的瀑痕,濕濕的,亮亮的,猶如美麗的少女臉龐上那憂傷的淚痕。有道是“日照萬卷畫,一雨千淚崖”。現因水流變小,只能於雨後觀賞其壯觀了。二是位於羅岩村羅岩溪的百丈漈瀑布。羅岩溪發源於西坪鎮赤水寨,全長19.6公里,流域面積51.78平方公里,溪流到此處,河床急劇跌降,故有“百丈漈”之稱。羅岩百丈漈飛瀑高程258米,潭深16米。水飛流直瀉,珠滾玉拋,大小圓珠滾落龍潭,奏出一曲輕柔委婉又剛勁雄壯的大自然交響曲,無數水霧象霞靄點綴其間,其壯麗景象無不令人嘆為觀止。現惜也因水電的開發而湮沒。
瀑布瀑布

名古墓

虎邱境內還保存著清代著名文學家林嗣環的墓葬。墓葬位於金榜村牛眠山麓,墓上有封土,東南向,墓碑高一米,輝綠岩質,楷書陰刻“先達進士兵學道鐵崖林公、淑人王氏墓”等文字。林嗣環,字起八,號鐵崖,安溪赤嶺人,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生,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中舉人,清順治六年(1649年)登進士第,官至廣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瓊道兼理學政。他剛正不阿,廉潔奉公,勤政愛民,任多惠政。他博學多才,著作頗豐,其《口技》一文於新中國成立後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膾炙人口。

故里名人

虎邱鐘靈毓秀,人才薈萃,代有人傑,較為知名的有林朝陽、詹廷英等。

林朝陽

林朝陽(1810—1862年),字羆章,號桐軒,新康里羅岩鄉(今虎邱鎮羅岩村)人。早期在汕頭開設林乾太茶行,獲利頗豐,開闢福安街一條。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棄商從政。經欽差大臣林則徐舉薦,先到四川押運銅錠,後到潮州任職。歷任潮州府同知,潮州府糧捕,潮州府海關稅務官,被稱為“潮州林三府”。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他外抗敵軍侵擾,內治不法乾商,有效地維護潮汕一帶沿海的社會治安。清鹹豐十年(1860年),清廷欽賜“績著韓江”一匾,予以表彰。清同治元年(1862年),他病卒任上,清廷特欽賜“克襄王事”一匾,對其一生功績作了肯定。

詹廷英

詹廷英,清光緒五年(1879年)生,新康里羅岩鄉(今虎邱鎮羅岩村)人。青年時往日本神戶開辦紡織廠,後在廈門開設針行,成為富商。他熱愛祖國,熱愛公益事業,曾獻巨款給中國紅十字會。為表彰其善心,中國紅十字會常務理事、國民政府賑務委員會常務委員王震題贈“愛國愛群”等匾額三塊,以資褒揚。
近代以來,虎邱更是英才輩出。已知有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中學高級教師等百餘人。

周石卿

周石卿(1918—1993年),別號磨不磷氏,虎邱鎮竹園村人。從小發憤,廣涉博覽,以其不斷進取的精神,從一個祖傳的鄉村醫生而成為高等中醫學府——河南張仲景中醫大學名譽教授。他從醫60餘年,除醫療、教學外,著述頗豐。有《傷寒論》等,共100多萬字,並在醫學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其事跡被載入《當代名老中醫》和《中國醫學家薈萃》。

陳秀梅

陳秀梅,1966年生,虎邱鎮竹園村人。為國家帆船隊隊員,我國帆船運動健將,曾多次參加全國、亞洲、奧運會等重大帆船比賽,共榮獲國家級以上金牌10枚,為國家作出了貢獻,爭得了榮譽。
此外,還有廈門大學出版社總編輯、教授周勇勝,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林桂清,全國戰鬥英雄陳樹木等。

僑胞桑梓

虎邱是海外閩籍僑胞的主要故鄉。僑胞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人數近5萬人。他們當中有不少實業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如新加坡著名富商林慶年,熱心居住國的公益事業,特別是在推進華文教育中貢獻巨大,被新加坡僑界譽為“有功民族之舉”,成為眾望所歸的僑領。
馬來西亞著名實業家林木榮,主要經營錫礦、石油、建築、地產等行業,擔任多家公司董事主席。歷任馬來西亞安溪總會副會長、雪蘭莪安溪會館執行董事等職。1977年獲雪州蘇丹封賜太平局紳(J、P)及P、J、K有功勳銜。1981年3月再獲封賜皇室拿督D、K、R、S勛銜。他情系桑梓,熱心公益事業,先後捐資支持家鄉多項公益事業建設。僑親林棟春捐資翻建、擴建虎邱中心國小。僑親林友忠捐資興建後林國小、後林水泥路和前玉大橋。廣大僑親為建設家鄉建設作出巨大貢獻,其事跡在故鄉被廣為傳頌。
據《台北文物季刊》記載,台北25個姓氏中的周氏、林氏便來自虎邱,在台灣虎的邱籍鄉親有30多萬人,他們當中不乏有政界、軍界、商界名人,林挺生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台北林東山堂林氏宗親林挺生,1969年後當選國民黨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並任中常委,現任台灣台北市大同公司董事長,在台灣各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基礎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在虎邱這片飄香的土地上,各項建設如春潮洶湧,不斷取得新的業績。

交通通訊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虎邱的交通快捷,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公路四通八達,省道207線貫穿全境,貨櫃直達鎮區。現已全面實現村村道路水泥化。
通訊便捷,程控電話、行動電話覆蓋全鎮。全鎮電力充足,電源穩定。

水力電力

百丈漈水電站位於虎邱鎮羅岩溪下游,為虎邱重點招商項目。壩址控制集雨面積49.03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海拔高程495米,總庫容20萬立方米,電站設計水頭落差265米,發電引用流量2.6立方米/秒,裝機容量5000千瓦,年平均發電量2197萬千瓦時。電站於1999年5月18日破土動工。2001年11月建成發電,投資概算2100萬元。百丈漈水電站的建成發電,大大緩解了安溪西南部電力緊張狀況,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現裝機容量2500千瓦、總投資1200多萬元的虎邱電廠技改項目也已正式投建,並即將建成投產。全鎮現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電力裝機容量7500千瓦。

醫療設施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紮實推進,2006年參加合作醫療人數41891人,占全鎮總人口的83.06%,比2004年增長39.48%,民眾的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教育事業

虎邱的文教事業同步發展。境內有中學3所、國小16所(其中羅岩中學與羅岩國小於2004年7月由縣人民政府批准合併為九年一貫制的羅岩學校)。
安溪茶校由安溪職校與安溪縣第十五中學於2005年合併而成。
安溪職校原是一所融學歷教育、就業培訓、技能鑑定於一體的學制靈活、專業門類較多、辦學形式多樣的綜合性職業技術學校,是閩南重要的職業技術教育基地,也是安溪唯一的勞動預備制培訓基地。該校前身為安溪第十五中學職教部,1981年秋轉軌創辦職業高中,同時創辦晉江地區技工學校安溪分校。1988年,增設職業中專班。1990年,職教部改為安溪職業學校。1993年,經省教委批准升格為福建省安溪職業中專學校。1994年與國中部分離,獨立設校。同年,技工分校更名安溪技術學校,隨即跨入省級合格技校行列。2000年,安溪職校進入省級重點職校行列。2001年,該校首創“3+2”五年制高職大專,成為泉州市同類學校唯一創辦高職大專的辦學單位,先後開設茶葉、茶藝與行銷、電子、現代通訊、文秘公關、辦公自動化、涉外財會、會計電算化、計算機套用、電工、機電、工模、水利工程、水電運行、環保等10多個專業。其中茶藝師、評茶員獲準鑑定高級工資格,成為泉州市同類學校唯一獲準鑑定高級工資格的單位。學校認真執行勞動預備役制度,利用校鑑定站對在校生全部實行相關工種的職業資格鑑定,大力推行“兩種證書”制度,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一專多能、全面發展的套用型技術人才。1997年後,畢業生雙證獲得率達到100%,為畢業生求職、就業提供了方便,歷年就業率達98%以上。歷屆畢業生7000多人,遍布全國各地,活躍在各行各業中,不少人成為企業的廠長、經理、管理中堅、技術骨幹,成為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
安溪職校還是全國陶行知教育思想實驗學校、省首批實施“燎原計畫”試驗單位、省教改試驗學校。1988—1999年,先後被評為全國教育實踐活動先進學校、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學校、全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先進單位、全國首批合格職業技能鑑定站和全國陶研先進集體。

未來展望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虎邱立足鎮情,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5年,全鎮工農業產值5.15億元,鄉鎮企業產值5.3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98元。當前,勤勞勇敢的虎邱人民緊緊圍繞提升經濟總量、增強環境吸引力、保持社會安定穩定、促進社會發展這一戰略任務,紮實推進小城鎮建設、招商引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旅遊業發展、計畫生育、科教興鎮、依法治鎮等七項重點工作,進一步培植五大區域特色經濟,不斷譜寫全鎮社會經濟新篇章。

地圖信息

地址:泉州市安溪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