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游蛇(爬行綱動物)

虎斑游蛇(爬行綱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虎斑頸槽蛇(虎斑游蛇)Rhabdophis tigrinus,游蛇科,頸槽蛇屬。俗稱為野雞脖子等。由於虎斑頸槽蛇的特殊習性,常出沒於農村糞圏廁所,也被人們認為是蛇類中比較不衛生的一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虎斑頸槽蛇
  • 拉丁學名:Rhabdophis tigrinus
  • 別稱:虎斑游蛇、野雞項、雉雞脖、竹竿青、雞冠蛇,野雞脖子
  • 二名法:Rhabdophis tigrinus(Boie,1826)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有鱗目 Squamata
  • 亞目蛇亞目 Serpentes
  • :游蛇科
  • :頸槽蛇屬
  • :虎斑頸槽蛇 R. tigrinus
  • 分布區域日本朝鮮俄羅斯中國大陸台灣島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分布範圍,毒性,保護級別,藥用價值,鑑別特徵,

外形特徵

體長約0.8米左右。體重一般為200~400克。頸背有一明顯頸槽,枕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斑塊。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有方形黑斑,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為淡黃綠色。下唇和頸側為白色。
體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體前段兩側有粗大的黑色與桔紅色斑塊相間排列,枕部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八”形斑。虎斑頸槽蛇是我國學術界廣泛爭議的一種蛇類,由於性格溫順,很多學者都認為它是無毒性的蛇類。其實它是毒蛇(過敏體質有中毒死亡先例,在日本被歸為毒蛇)但性格溫順。
全長80cm左右。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軀幹前兩側有粗大的黑色斑塊,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淡黃綠色。頸背正中有一明顯淺槽。眶前鱗2,眶後鱗3.4,顳鱗1(2)+2(1),上唇鱗多為2~2~3式,背鱗19~19~17(15)行,全部具棱或最外行平滑,腹鱗146~160,肛鱗2分,尾下鱗51~74對。

生活習性

生活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庫、水渠、稻田附近。以蟾蜍蝌蚪和小魚為食,也吃昆蟲、鳥類、鼠類。

生長繁殖

虎斑頸槽蛇為卵生,每年6~7月間產卵,每次10枚以上 ,也有多者可達47枚。孵化期為29~50天不等。初生的幼蛇體長15~17厘米。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全國各地,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均有分布。北京各區縣均有分布。

毒性

虎斑頸槽蛇具有毒腺,而且在齒槽後方具有較大的牙齒,形態上非常接近後溝毒牙的毒蛇。然而虎斑頸槽蛇並不是毒蛇,因為其毒腺與毒牙沒有導管聯通。其毒液不通過毒牙導管,而通過其他物理方式進入被咬者的傷口。
虎斑頸槽蛇的毒性較為強烈,是游蛇中比較著名的足以對人類造成危險的蛇。
這樣就造成特殊的後果:作為一種並非毒蛇的蛇類,虎斑頸槽蛇卻具有對人類有致命可能性的毒液。在日本確曾報導過遭虎斑頸槽蛇咬傷致死的案例。在中國也有過多起因本種蛇咬傷致危的案例。
虎斑游蛇虎斑游蛇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藥用價值

中醫入藥,具有解毒止痛,祛風除濕之功效。主治骨結核骨質增生風濕等症。據有關報導,該蛇對治療胃癌、食道癌乳腺癌等也有一定的療效。

鑑別特徵

體形中等,全長800毫米左右。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軀幹前兩側有粗大的黑色斑塊。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淡黃綠色。頸背正中有一明顯淺槽,沿頂鱗後脊兩側有12對頸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