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擬黑斑病

蘿蔔擬黑斑病

一種農作物常見病。一般發生在農作物的夏季生長期,夏季天氣溫度高,雨水降落後,地表溫度快速回升,土壤表面水分快速蒸發,蘿蔔泥黑菌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快速繁殖生長,迅速蔓延整片綠葉,以腐化綠葉的方式為蘿蔔泥黑菌吸收營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蘿蔔擬黑斑病
  • :真菌界
  • 病原中文名:芸薹生鏈格孢
  • 病原拉丁學名:Alternaria brassicicola Wilt.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為害部位:為害葉、莖、莢
為害症狀,病原形態,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為害葉、莖、莢。葉片染病病斑圓形至橢圓形,黑褐色,大小2~5毫米,具同心輪紋,濕度大時,病部生有黑灰色霉狀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蘿蔔擬黑斑病

病原形態

蕓薹鏈格孢(Alternariabrassicae(Berk.)Sacc.),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A.brassicae菌絲透明,有分枝和隔膜,光滑,寬4~8微米,埋生;分生孢子梗由氣孔伸出,多單生,有時2~10根或更多束生,直立或上彎,呈膝曲狀,基部通常稍腫大,淺欖褐色至欖褐色,具橫隔,大小170×6~11微米;分生孢子多單生,個別2~4個串生,分生孢子直或微彎,倒棒狀,有橫隔、6~19個,縱隔或斜隔0~8個,淺色至淺欖褐色,光滑,個別有小疣,大小75~350×20~30微米,有喙,孢身至喙漸細,長為分生孢子長的1/3~1/2,寬5~9微米。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或留種株上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在種子表面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氣流傳播侵染致病。

發病條件

在廣州地區,病菌可在田間寄主作物上輾轉傳播侵染,不存在越冬問題。通常天氣冷涼高濕發病較重;偏施過施氮肥會加重受害。

防治方法

(1)大面積輪作,收穫後及時翻曬土地清潔田園,減少田間菌源。
(2)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採用豬糞堆肥,培養拮抗菌,加強田間管理,提高白菜抗病力和耐病性。
(3)選用冬青1號等抗黑斑病品種;
(4)種子消毒,可用種子重量0.4%的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拌種。
(5)發病前開始噴灑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粉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或其復配劑1000倍液。在黑斑病與霜霉病混發時,可選用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琥·乙膦鋁(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霜脲錳鋅(克抗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667平米噴對好的藥液60~70升,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3~4次。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