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

1937年9月,嶧縣共產黨員朱道南組織了“魯南民眾抗日自衛團”,1938年3月轉移到嶧縣北部山區,與“四川旅滬同鄉會戰地服務團”合併為“戰地服務團義勇隊”,同月底又與郭致遠等在嶧縣北部山區組織的一部分武裝合併。在此期間,沛縣縣委書記張光中組織了“沛縣人民抗日自衛隊”,省委巡視員孫俊才與滕縣共產黨員李樂平等建立了“滕縣人民抗日義勇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
  • 建立時間:1938年5月下旬
  • 對手:日本侵略軍
  • 總隊長張光中
武裝簡介,發展歷史,

武裝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魯南地區創建的抗日武裝。
魯南地處隴海、津浦鐵路交匯處,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戰爆發後,魯南各地黨組織,在省委和蘇魯豫皖邊區特委領導下,採用各種方式積極進行抗日活動,組織抗日武裝。
1938年5月下旬,嶧、沛、滕3縣武裝在滕嶧邊會師,編為“第五戰區游擊總指揮部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總隊長張光中,政委何一萍,轄3個大隊,近600人。
滕縣東部地主武裝申憲武、劉廣田等對義勇隊十分仇視,多次製造摩擦。6月下旬,義勇隊聯合友軍,將申憲武部2000餘眾擊潰。為防申部反撲,省委應義勇隊的請求,由郭洪濤率第四支隊一部,於月底進抵滕縣東部支援義勇隊。7月,第四支隊與義勇隊攻克申部老巢馮卯,斃傷俘頑軍近400人,但在攻打劉廣田老巢東江村時受挫。申、劉進一步勾結滕、嶧、費、鄒、沛5縣頑固勢力,包圍第四支隊和義勇隊。第四支隊立即撤離北返,義勇隊則東進抱犢崮山區活動。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義勇隊仍堅持鬥爭,1938年9月上旬在臨棗公路旁的胭脂山伏擊,殲敵70多人。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進入魯南後,義勇隊正式改編為八路軍蘇魯支隊。

發展歷史

1938年6月11日,豐、沛、碭等縣和單縣的抗日武裝在豐縣城南的渠樓匯集,編為“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因稍晚於沛、滕、嶧等縣武裝編成的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故稱“第二總隊”,李貞乾任總隊長,王文彬任政委,下轄4個大隊。不久,金鄉、蕭縣、宿縣等縣的部分武裝也相繼編入,部隊擴大到數千人。第二總隊建立後,多次尋找戰機打擊日軍,威震湖西。7月,在單縣碭山縣邊,截擊一股日軍,擊斃7人,繳獲汽車2輛。8月5日,在豐縣華山鎮附近截擊日軍,斃日軍小隊長1名,士兵數名。8月23日,奇襲隴海路附近之日軍黃廟據點,斃日軍21名。同月,在討伐豐縣偽救國軍第一軍第一師王獻臣部時受到挫折,苦戰月余,部隊減至數百人。1939年1月,第二總隊改編為“八部軍山東縱隊蘇魯挺進支隊”,不久又改編為蘇魯豫支隊的一部分,堅持在湖西、淮北和豫東英勇戰鬥,打擊敵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