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緘

蘇緘

蘇緘(1016~1076),字宣甫,北宋泉州(今福建)晉江人。是北宋科學家蘇頌的堂叔,以舉進士,調廣州南海主簿。州領蕃舶,因正直得罪州官,調任陽武尉。有政績,升為秘書丞,知英州(今廣東英德市)。

基本介紹

  • 本名:蘇緘
  • 字號:字宣甫
  • 所處時代:北宋
  • 出生時間:1016年
  • 去世時間:1076年
生平,軼事,歷史,史書記載,

生平

在蘇緘上任時,廣源州儂智高叛亂,包圍了廣州,蘇緘認為“廣,吾都府也,且去州近,今城危在旦暮而不往救,非義也”。於是招募數千名士兵,趕去救援。因為在這次戰鬥中他立有戰功,被宋仁宗提拔為供備庫副使、廣東都監,管押兩路兵甲,遣中使賜朝衣、金帶。但因為在追擊儂智高殘部的戰鬥中失利,主將陳曙被誅殺,蘇緘也被降為房州司馬。後來陸續擔任著作佐郎、監越州稅(十餘年)、廉州知州、潭州都監、鼎州知州等,有升有降。
蘇緘

軼事

宋神宗熙寧初,蘇緘進如京使,廣東鈐轄。當時越南李朝正積極謀划進攻北宋,於是宋神宗任命蘇緘為皇城使、邕州(今廣西南寧)知州,去防備大越。蘇緘打探到大越將要進犯,接連向桂州知州沈起和代替沈起的劉彝告急,均未引起重視。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以李常傑為首的大越軍隊大舉入侵北宋,連下欽州,廉州,並同另一名將領宗亶合攻邕州。當時邕州州兵只有二千八百,而敵人號稱十萬,情勢危急。蘇緘先安撫邕州的百姓,然後召集所屬官員和郡里有才能的人,教給他們守城和打仗的方略,約束各自的部隊,劃分所管轄的區域。並安定民心,鼓舞士氣。大校翟績潛逃,立即斬首示眾。蘇緘長子蘇子元,在桂州任司戶參軍,帶著妻子來探親過春節,在準備返回時遇上交趾軍攻城,因為有不準出城的命令,蘇緘就叫兒子留下妻子隻身回桂林,兒媳仍留邕州同生死,以說明自己也要遵守成命。 於是大家安定下來,據守城池。敵人來攻打,蘇緘發神臂弓射擊殺死許多敵兵,又燒毀了敵人用來攻城的雲梯和“攻濠洞子”等工具。敵人久攻不下,準備撤軍,後來卻聽說邕州並無外援,於是繼續圍城,又有人教敵人用土攻的方法,用袋子裝土堆在城牆外面,在高達數丈時敵軍登上土囊攻入城中。雖然邕州軍民十分英勇,但援軍不至。邕州最終在堅守了四十二日後,於熙寧九年正月十二日(公元1076年3月1日)被攻破。城破後蘇緘依然率領士兵進行巷戰,在意識道無法擊退敵軍時,他說:“吾義不死賊手!”,於是先殺全家三十六人,然後自焚。敵軍找不到他的屍體,竟然大肆屠城,先後殺害了邕州軍民五萬八千餘人。邕州堅守沉重打擊了敵軍,後來敵軍北進,“見大兵從北來,呼曰:‘蘇皇城領兵來報怨。’懼而引歸。”
宋神宗得知蘇緘殉國,十分惋惜。贈奉國軍節度使,謚曰忠勇,贈給蘇緘家田產,並召見蘇緘兒子蘇子元,說:“邕管賴卿父守御,儻如欽、廉即破,則賊乘勝奔突,桂、象皆不得保矣。昔張巡許遠以睢陽蔽遮江、淮,較之卿父,不能過也”。邕州百姓為他建立了祠堂,宋哲宗時為祠賜額“懷忠”。以表彰他的忠貞。一位面對強敵毫無畏懼的將領,
他以“吾義不死於敵手”的英雄氣概,
用生命捍衛了尊嚴,把鮮血灑在了家園。
蘇緘蘇緘
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將近一千個春秋,
但是,每個南寧人都應該知道,也應該記住這樣的人物和他這樣的精神。
他的名字叫蘇緘,宋朝皇帝宋神宗曾賜予“皇城使”稱號,他於公元1071年至1075年任邕州知州。

歷史

公元1071年,交趾又圖謀入侵廣西,邕州形勢十分緊張。秋天,邕江洪水浸入州城,城內水深兩丈,公私房屋一律被淹。就在這一年,廣東鈐轄蘇緘出任邕州知州。
蘇緘之前,有蕭注、沈起主政邕州和廣西。沈起到廣西後便訓練土丁、水手,積極備戰,並禁止各州縣與交趾的貿易往來。這些行為,使宋朝與交趾的關係更加緊張。
蘇緘出任邕州知州後,上書反對沈起的做法,請求恢復邊境貿易,緩解與交趾的緊張關係。劉彝取代沈起任桂州知州後,蘇緘又上書請求終止沈起的政策。劉彝反過來彈劾蘇緘“沮議”,命令蘇緘:不要亂說話!蘇緘很氣憤,就把沈起、劉彝的錯誤張榜公布,希望朝廷知道。後來邕州城被交趾軍圍困,蘇緘向劉彝求救時,劉彝派出的救兵“逗留不進”。
而另一方面,北宋在廣西的武裝力量相當少。當時的宰相王安石認為“募禁軍往戍南方,多死,害於仁政。應鼓舞百姓豪傑,使趨為兵。”於是,邕州知州蘇緘也就只能按照上級的指示訓練鄉兵土丁了。所以,邕州被交趾軍圍困時,知州蘇緘手下只有州兵2800人,一個國家正規軍都沒有。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交趾對廣西發動大規模進攻,連續攻破欽州、廉州。蘇緘接到敵軍將至的訊息,便集合州兵、下屬和百姓中能戰鬥者部署戰鬥,並作了鼓舞人心的演說。十二月,八萬交趾軍圍困邕州城,蘇緘晝夜指揮戰鬥。
42天后,熙寧九年正月二十一,邕城陷落。蘇緘父子與家人及通判唐子正與入城交趾軍展開巷戰,各人身負重傷,唐子正陣亡。蘇緘大喊:“吾義不死賊手!”遂返回州治,縱火自焚。蘇緘及其次子子明、子正,孫子廣淵、直溫等,其家37人於斯役殉國。交趾軍殘忍屠城,殺軍民五萬八千餘人,焚城而去。
北宋朝野震驚!
宋朝廷即刻調整了對交趾的策略,增強討伐交趾的力量,任命郭逵宋軍主帥,詔令占城國、占臘國聯合進攻交趾。宋神宗為郭逵設宴壯行,並賜予中軍旗章劍甲。郭逵的30萬大軍浩浩蕩蕩進入廣西,繼而與交趾軍大戰於富良江(今越南紅河),斬殺交趾王子洪真,交趾投降。此後,交趾再不敢輕易侵犯宋朝的邊境。
邕州知州蘇緘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宋朝兩代皇帝和南寧人民。宋神宗對蘇緘殉國深表哀悼,追贈蘇緘為“奉國軍節度使”,諡號“忠勇”。宋神宗召見蘇緘長子蘇子元,對蘇緘堅守邕城作出了很高的評價:“邕管賴卿父守御,儻如欽、廉即破,則賊乘勝奔突,桂、象皆不得保矣。……”蘇子元被任命為邕州通判。而劉彝則被罷官,除名為民。](中括弧部分文字轉自《南寧日報》網站之《宋代邕州:刀光劍影一百年》,文章署名雷達)
邕城人民敬仰蘇緘一家崇高品德,在金獅巷裡建起一座“蘇忠勇祠”,以資紀念。相傳蘇緘愛城隍神,以後人們又將祠改為“城隍廟”。1920年在他一家殉難的地方豎立一塊刻有“宋蘇忠勇公成仁處”的大石碑,並沿著山坡地勢,砌築石壁護牆。(此段摘自《南寧日報》盧華君寫的《南寧有條金獅巷》)

史書記載

《宋史·卷446·列傳205·忠義1·蘇緘》、《閩書》、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35·懷忠蘇宣甫先生緘》、《泉州府志》、《同安縣誌·蘇緘傳》有傳。
同安人,居泉州
蘇緘的籍貫所載不一,《宋史》記為晉江人,府、縣《志》均作同安人居泉州郡城(亦是晉江縣治)。
《宋史·卷446·列傳205·忠義1·蘇緘》:“蘇緘,字宣甫,泉州晉江人。”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35·懷忠蘇宣甫先生緘》:“蘇緘,字宣甫,紳從弟也。素有俠負,慕古忠臣義士之跡。”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12·古蹟志坊宅·附城中坊·懷忠坊》:“緘,同安人,賜第郡城忠義境。”(忠義境屬袞繡鋪)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68·冢墓誌》:“按:乾隆《府志·選舉》系寶元元年進士,注‘同安人’。《縣誌·選舉》無之。《府志·忠義傳》:‘賜都城甲第,賜額懷忠。’《縣誌》云:‘賜第郡城東忠義境。’則後裔為晉江人。故縣《選舉》雖無名,而本學忠孝祠祀之。《坊部》載懷忠坊。”
進士及第
蘇緘進士及第,其時間《宋史》未載,乾隆《泉州府志·選舉》、《同安縣誌·蘇緘傳》均記寶元元年(1038年),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記寶元五年(1042年)。應以前者為是。初授河南簿。
《宋史·卷446·列傳205·忠義1·蘇緘》:“舉進士。”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35·懷忠蘇宣甫先生緘》:“寶元五年登進士第。初授河南簿。”
南海主簿
調廣州南海主簿。
《宋史·卷446·列傳205·忠義1·蘇緘》:
“調廣州南海主簿。
州領蕃舶,每商至,則擇官閱實其貲,商皆豪家大姓,習以客禮見主者。
緘以選往,商樊氏輒升階就席,緘詰而杖之。
樊訴於州,州召責緘。緘曰:‘主簿雖卑,邑官也;商雖富,部民也。邑官杖部民,有何不可?’州不能詰。”
陽武尉
再調河南陽武縣尉。
《宋史·卷446·列傳205·忠義1·蘇緘》:“再調陽武尉。劇盜李囊橐於民,賊曹莫能捕。緘訪得其處,萃眾大索,火旁舍以迫之。李從中逸出,緘馳馬逐,斬其首送府。府尹賈昌朝驚曰:‘儒者乃爾輕生邪!’”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35·懷忠蘇宣甫先生緘》:“再調陽武尉。緘本儒者,嘗馳馬手斬劇盜送府府,尹賈昌期驚曰:‘儒生乃能爾耶!’”
令崇仁、南城二縣
蘇緘曾任江西崇仁、南城二縣令,見於《江西志》,時間未詳。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35·懷忠蘇宣甫先生緘》:
“按《江西志》載:
‘緘嘗令崇仁、南城二縣。
其令崇仁:民喜爭田,有數十年不決者,緘一斷以法,未半歲,庭無留訟;治寶塘堤,冶鐵為纜以作梁。
其令南城:歲凶,民藏粟者固閉待價。緘籍得其數,先發常平谷,定中價糶於民;揭榜於道曰:某家有粟幾何,令民用官價糴;有勒不出及出不如數者,撻於市。以是民無艱食。
子元嘗知橫州,以恩信得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