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橋飛叉會

蘇橋飛叉會

蘇橋飛叉會又名雲叉會,是流傳於河北省文安縣的一種地方傳統雜技表演活動。表演以古代兵器花叉為主要道具,鼓、鈸、打擊樂為主要配器,最早表演內容為《五鬼拿劉氏》。共136個動作,其基本技巧有:迎面花、手串兒、鯉魚挺身、倒流水等。蘇橋飛叉會與其他地區不同,表演有單、雙叉之分,叉頭有單、雙叉頭之分,可單人耍,也可雙人、眾人耍,一人耍雙叉,兩人耍三叉等。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蘇橋飛叉會保護單位為河北省文安縣文化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橋飛叉會
  •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 批准日期:2008年6月7日
  • 項目編號:Ⅵ-55
  • 申報單位河北省文安縣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劇目簡介,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蘇橋鎮位於文安縣城北20公里處,坐落在大清河畔的千里堤上,為河北省沿大清河重鎮之一。漢朝建鎮,原名是八姓莊,後因宋代文學家蘇徇曾在文安任主薄,故改名為蘇橋。蘇橋鎮飛叉會在清末明初時,是當地最著名的文娛活動組織之一。蘇橋鎮地處津、京、保三角之地,坐落在大清河畔的堤壩上,是著名的“水旱碼頭”。逢五開市——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的集市,而且一開就是三天。那時,周邊楊柳青、勝芳等地,遠處天津、白洋淀的人都會來此趕集。熱鬧繁華的生活,滋生了各種文娛活動,成為飛叉會在此興盛的原因之一。
花叉是古代兵器之一,也用作古代宮廷中的娛樂、儀仗工具。公元1-3世紀的後漢三國時,一些武士習練耍叉,列隊表演叉技,後來漸漸傳入民間,成為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雜技形式之一。蘇橋花叉會創辦於公元1861年至1875年間(清同治年間),系山西張玉春通背拳名家)所傳,張玉春在北京白雲觀道士韓屏山門下學藝,將花叉傳於河北文安縣蘇橋鎮靳曉軒,靳曉軒又傳靳文斌等人。20世紀初的清末民初靳文斌承上啟下,將通背、太極、花叉三技融為一體,創辦蘇橋飛叉會。故靳文斌為蘇橋飛叉會創始人。

民俗內容

飛叉會又名雲叉會,以鼓、鈸、打擊樂為主要配器,最早表演內容為《五鬼拿劉氏》。蘇橋鎮表演《五鬼拿劉氏》時間為七天,每天兩個小時,五鬼每天換一個臉譜,七天共變換35個臉譜。飛叉共136個動作。除在地面表演,還能在方凳上用雙腿表演,不但能表演單叉,還能表演雙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圖2 蘇橋飛叉會表演圖2 蘇橋飛叉會表演
其技藝基本技巧有:“迎面花”、“手串兒”、“鯉魚挺身”、“倒流水”、“四踢(前後左右)”、“軟硬高矮四踢”、“反正打叉”、“左右打叉”、“單手打叉”、“雙手打叉”、“水磨”、“金絲纏腕”、“單指紡線”、“小鬼推磨”、“倒拉瓜秧”、“就地十八滾”、“蘇秦前後背劍”等。四項絕技為:“旱推磨”、“掂金錢”、“大背劍”、“硬魚挺身”等。
蘇橋飛叉會與其他地區不同,表演有單、雙叉之分,叉頭有單、雙叉頭之分,可單人耍,也可雙人、眾人耍,一人耍雙叉,兩人耍三叉等。

劇目簡介

“飛叉會”最常見的表演節目是《五鬼拿劉氏》。劉氏是唐代的一個婦人,早年喪夫,養有四子。劉氏篤信神佛,常年在家供奉神位,但是因其子相繼病故,一怒之下,砸了神位。因此觸怒了閻王,遂命五鬼捉拿劉氏。五鬼領命後,手持鋼叉捉拿劉氏,但因劉氏修行多年,已成半仙之體,在費盡周折後,最終將劉氏擒獲。

傳承保護

蘇橋飛叉會創始人靳文斌後傳徒弟靳月庭,又名靳小泉。1951年,中國民間曲藝慰問演出團將赴朝慰問志願軍,團長常寶堃(藝名小磨菇)親自到蘇橋找到靳月庭,邀他赴朝演出。到丹東後,因得嚴重痢疾滯留丹東未能成行。回來後傳蘇橋弟子狄希彭、趙景田等14人及霸縣王樹芳、王克藝、范景全、高寅等弟子。其中最著名的為狄希彭、趙景田,21世紀初二人還在繼續傳藝。
圖2 蘇橋飛叉傳承人趙景田在教授學生圖2 蘇橋飛叉傳承人趙景田在教授學生
蘇橋飛叉會成員全部都是農民。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變化,農民在農閒季節從事商業貿易和勞動力輸出已成為普遍現象,經濟問題成為困擾蘇橋飛叉會的頭等大事。沒有經濟收入,就沒有人願意學,加之都是獨生子女,表演上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父母都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學習,使傳承嚴重受阻,導致蘇橋飛叉會失去市場,特別是受到年輕人的冷落。
2008年6月,蘇橋飛叉會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春節期間,飛叉會都在蘇橋鎮民眾花會表演活動中表演,並多次參加文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三下鄉”演出、“河北省農村文化工作會議”演出、為來蘇橋的各級領導表演等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