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區2014~2015年道路交通排堵促暢工作方案(蘇州市區2014~2015年道路交通排堵促暢工作方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蘇州市區2014~2015年道路交通排堵促暢工作方案》是蘇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4月30日印發的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市區2014~2015年道路交通排堵促暢工作方案
  • 適用地區:蘇州市
  • 類別:工作方案
  • 目的:道路交通排堵促暢
隨著城市建設不斷推進和機動車的持續快速增長,蘇州中心城區道路交通呈現出總體平穩可控,但局部擁堵逐漸加劇的基本態勢。2014年至2015年,各地、各部門要緊密依託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平台,通過健全高端協作機制、加強市區路網建設、完善公交優先體系、深化停車系統規劃、加快軌道交通換乘設施建設、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等綜合舉措,推進市區道路交通排堵促暢工作。現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治理交通擁堵節點
(一)治理南環路南園路口。
1.打通夏蓮路、冬青路和拓寬蘇苑東街。實施夏蓮路北延工程。其中,2014年實施長青路至吳中東路段建設(施工道路長526米,寬24米),長青路至南環路段建設列入2015年計畫,完成南環路至南門路段的建成通車(僅剩南門路夏蓮路口一建築未拆遷);實施冬青路南延剩餘工程(道路總長度930米,剩餘400米,道路寬31米),打通南環路與寶帶東路連線;實施蘇苑東街(迎春路至冬青路段)拓寬工程(施工道路長890米,寬24米)。(責任單位:市住建局、蘇州城投公司,配合單位:姑蘇區、市規劃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
2.拓寬南環路南園路口。2014年實施南環路南園路口西北角拓寬工程,在路口東向西方向、北向南方向各增加一條機動車道,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其中,北進口道西側退現狀道路紅線約12米,長約160米;西出口道北側退現狀道路紅線約4米,長約600米。(責任單位:市市容市政局,配合單位:姑蘇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
3.改造高架上下匝道。在南環橋引橋西北側增設南環高架東向西南園路下匝道(下匝道長約142米,寬7米,匝道下方及邊側需進行相應改造,輔道整體向北偏移),於2014年建成通車;在東南環立交的西北象限,增設東向西上匝道(上匝道長約270米,匝道下方及邊側需進行相應改造,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相應向北偏移),於2015年5月建成通車。(責任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規劃局)
(二)治理盤胥路南環路口。
拆除路口東口、西口、南口的中央、機非隔離帶,增加車道數量並渠化,於2014年完成規劃方案並儘量實施。(責任單位:市市容市政局,配合單位:姑蘇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園林和綠化局、市財政局、市規劃局)
(三)治理莫邪路楊枝塘路口。
實施莫邪路拓寬,南起楊枝塘路,北至竹輝路,長約360米,寬32米。計畫2014年上半年開工,當年年底竣工。(責任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姑蘇區、市財政局、市規劃局、市公安局、市園林和綠化局)
(四)治理獅山路(道路全長2公里)。
2014年實施獅山路運河路口兩側聯繫匝道建設工程,實現東西向左轉彎車輛由匝道下穿獅山橋進運河路,保障直行車流暢通,為軌道交通3號線施工期間交通組織創造條件。待軌道交通3號線建成後,實施獅山路治理,撤併獅山路沿線單位出入口,打通相鄰單位內部通道,壓縮獅山路非機動車道,增加機動車道並渠化。(責任單位:蘇州高新區,配合單位:市規劃局、市公安局)
(五)治理齊門外大街。
2014年實施齊門外大街(齊門北大街至蘇站東路段)北延工程(施工道路長1360米,寬51米),打通相城區與姑蘇區的連線,分散北環高架齊門路出口交通流。(責任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市規劃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姑蘇區)
(六)治理拙政園周邊。
2014年先行實施唐家巷(北園路至東北街段,道路長522米,寬16米)拓寬改造以及百家巷停車場改建工程。待條件成熟,實施北園路(齊門路至唐家巷段,道路長1040米,寬16~18米)拓寬改造工程。(責任單位:姑蘇區,配合單位: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園林和綠化局、市財政局)
二、加強停車場建設管理
(七)建設4個公共停車場。
按照規劃要求建設完成廣濟路——冰廠街西北、胥秀路——港務路東南、楊枝塘路——東環路西南、三香路——勞動路東南4處公共停車場。其中,蘇州交投公司承擔1處停車場建設,2014年完成廣濟路——冰廠街停車場建設,暫為公車、出租汽車使用,待條件成熟實施綜合開發時一併考慮公共停車場建設;蘇州城投公司承擔三香路——勞動路、東環路——楊枝塘路2處公共停車場建設,並於2014年完成;胥秀路——港務路停車場建設待招投標確定建設主體後,再進行開發建設。(責任單位:蘇州城投公司、蘇州交投公司,配合單位:姑蘇區、市市容市政局、市財政局、市規劃局、市公安局、市國資委、市國土局)
(八)建設4處軌道交通換乘停車場。
2014年至2015年,吳中區、蘇州高新區完成軌道交通1號線沿線木瀆站、蘇州樂園站2處換乘停車場建設;姑蘇區、吳中區完成軌道交通2號線平瀧路東站、寶帶橋南站2處換乘停車場建設。交通運輸部門、公安部門要最佳化完善軌道交通1、2號線沿線計程車即停即走泊位的設定工作。(責任單位:各相關區政府<管委會>,配合單位:市規劃局、市住建局、市市容市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蘇州軌道交通集團、市國土局)
(九)建設4處非機動車換乘停車點。
在姑蘇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區域設定4處非機動車換乘停車點,分別為樂橋站、臨頓路站、桐涇路站、相門站,爭取2014年完成。同時,市容市政部門積極在軌道交通站點出入口處有條件的人行道板上設定非機動車停車區域。(責任單位:市市容市政局,配合單位:姑蘇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蘇州軌道交通集團)
(十)最佳化停車規劃政策。
加快修訂蘇州市區停車設施近期、中期和遠期規劃,指導停車場建設,加快與軌道交通線網、公交場站等設施的銜接。市容市政管理局要在2014年儘快出台公共停車設施和配建停車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市容市政、規劃、財政部門要制定停車場建設投融資政策,建立可採用附帶地塊開發、立體車庫優先的招投標建設機制。市容市政部門要牽頭對公共停車場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確保社會公共停車泊位不被挪作他用。(責任單位:市市容市政局、市規劃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
(十一)最佳化停車組織管理。
在鳳凰街、十梓街、觀前商貿區等市區部分道路組織實施級差式計時停車收費工作,緩解停車矛盾。公安、市容市政部門適當取消景德路兒童醫院周邊、新市路(人民路至東大街段)、因果巷等路段的路內機動車停車泊位,將桐涇路金閶外國語學校門口的路內非機動車停車泊位改建為機動車臨時停車位,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車輛通行安全。(責任單位:市市容市政局、市公安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物價局)
三、完善公交優先體系
(十二)拓展公交專用道網路。
根據“二橫三縱兩環十放射線”的公交優先網路規劃,加快公交專用道的網路化建設,2014年以吳中區金山路、蘇福路、相城區相城大道為重點,結合新、改建道路計畫,增加20公里公交專用道建設,落實配套的公交專用道標誌標線以及信號燈、監控抓拍等智慧型交通設施,並進一步完善、最佳化已有的公交專用車道。(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吳中區、相城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
(十三)增配公車輛。
2014年新購600輛公車和500輛計程車,其中純電動公車5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公車300輛以上,電調專用計程車200輛,普通計程車300輛,並根據城市特點購置小型公車96輛,試點開通市區公交短駁線路。(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環保局)
(十四)最佳化公交站點設定。
科學布設公交站點,對設定不合理的公交站點進行撤併、改造。2014年,交通運輸部門要實施鳳凰街十全街路口南北兩個西側站台的撤併、道前街養育巷路口西進口道處公交站台的遷移、十全街相王弄口西側雙向對開公交站台的錯開、南環路南園路口南(汽車南站出口)處公交站台的擴建等4處公交站點改造工程。(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姑蘇區、市規劃局、市住建局、市財政局、市公交公司)
(十五)加快慢行交通體系建設。
進一步完善《蘇州市中心城區慢行交通系統規劃》,2014年新增200個公共腳踏車站點,重點加強居民區、商業區、旅遊景區、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的公共腳踏車網路建設,不斷健全完善公共腳踏車與地面公交、軌道交通的銜接換乘體系。(責任單位:市市容市政局,配合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園林和綠化局、市交通運輸局)
四、科學組織管理城市交通
(十六)最佳化中心城區信號控制。
對姑蘇區範圍內的路口交通信號機進行統一改造、最佳化,實現中心城區內部交通信號聯網;同時,對姑蘇區與外圍城區相連線的路口交通信號機進行改造,實現中心城區與外圍四個城區的有效協調控制,並充分套用綠波、自適應等信號控制技術,最佳化信號配時,提高路口通行能力。(責任單位:市公安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
(十七)新增10條背街小巷微循環。
疏通姑蘇區的10條背街小巷,建成錦帆路至通關坊、新橋巷至侍其巷、河沿街至王天井巷3個區域交通微循環網路。其中,錦帆路至通關坊微循環由錦帆路、體育場路、環體路、皇廢基、大興街、穿心街6條道路組成,實行時段性單向交通組織;新橋巷至侍其巷微循環由侍其巷、新橋巷2條道路組成,實行時段性單向交通組織;河沿街至王天井巷微循環由王天井巷、河沿下塘2條道路組成,實行全天候單向交通組織。同時,積極完善3個區域相應配套交通標誌標線以及電子監控設備。(責任單位:市公安局,配合單位:姑蘇區、市財政局)
(十八)最佳化中心城區循環交通。
進一步最佳化已經建成的交通微循環區域內的交通組織,進一步明確單向通行時間、規範交通標誌標線、織密電子監控網路,確保交通微循環組織的落實;針對蘇州古城區窄街小巷多的實際,公安部門要會同規劃部門研究在市區範圍內推廣單向交通系統的交通組織方案、技術規範和配套政策措施。(責任單位:市公安局,配合單位:姑蘇區、市規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
五、建立配套保障機制
(十九)建立高端協調機制。
充分發揮市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平台作用,建立落實季度例會制度,加強對日常工作和重點項目的高位協調和督促指導。市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辦公室要實體化運作,成立道路及公共停車設施建設推進組、公交優先推進組、停車管理推進組、交通規劃及管理推進組及綜合保障組,具體運作組織、交通政策措施研究、部門區塊間的協調,工作措施落實的督查推進等。各區政府(管委會)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加強與市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的溝通聯繫。(責任單位:市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辦公室,配合單位:市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二十)建立條統塊管的交通管理機制。
積極推進市區道路交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將管理警力下沉到各區,使交通基礎管理和勤務運作更加貼近民生,更加精細化,破解小區停車難、糾紛多等民生熱點和管理難點。市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市級層面交通管理的巨觀指導、面上掌控、政策研究、標準制定、高端協調、督促落實上,與各區和規劃、建設、交通運輸、市容市政等部門加強對交通規劃執行情況的檢查、督導,確保科學規劃得以落地實現。(責任單位:市公安局,配合單位:市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二十一)建立交通影響評價機制。
進一步完善交通影響評價機制,2014年要儘快出台新的交通影響評價技術標準,完善、細化具體操作辦法。(責任單位:市規劃局、市公安局,配合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
(二十二)建立停車管理機制。
在市級層面成立市停車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並在市容市政管理局設立停車場(庫)管理機構,適當增加人員編制,建立市、區、街道三級停車設施管理體系,統一紮口市區各類停車設施的管理,綜合協調各類停車資源的建設、管理、收費、政策,搭建停車資源基礎信息平台,建立停車智慧型化管理系統;市市容市政管理局要會同公安、物價等部門建立各類停車設施的設定、收費和行政許可聯合辦公機制。(責任單位:市市容市政局,配合單位:市編委辦、市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二十三)建立督查考核機制。
市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辦公室要建立督查考核機制,圍繞排堵促暢重點工作,組織力量抓協調、抓指導、抓組織、抓推動、抓落實、抓反饋,督促各有關責任單位加大工作力度,對確定的項目要儘快安排項目用地、確定方案措施、落實經費保障。各有關責任單位要對照方案確定的工作要求,按時完成各項工程建設。市城市道路交通委員會辦公室要對未按要求完成任務的有關單位予以通報,並將有關考核結果報至市編委辦,由市編委辦納入市級機關績效考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