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蘇中1941年夏季反“掃蕩”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第1、第3師在江蘇鹽城、阜寧和東台、泰縣地區,反擊日偽軍大規模“掃蕩”的作戰。
1941年夏,日軍獨立混成第12旅和偽軍共1.7萬餘人,“掃蕩”蘇北抗日根據地鹽阜地區,企圖圍殲新四軍領率機關及新四軍蘇北部隊主力,擴大占領區。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政治委員劉少奇,決心以第3師2個旅、第1師1個旅在蘇北反擊日偽軍“掃蕩”;以第1師主力在蘇中地區適時發動攻勢,襲擊敵人後方重要交通線和指揮中心,策應蘇北反“掃蕩”作戰。7月20日,日偽軍由東台、興化、射陽、陳家洋等地,分4路出動,合擊新四軍軍部駐地鹽城。第3師第7旅於建陽、湖垛一線,殲擊由射陽、興化進犯之日偽軍;第8旅於東溝、益林地區,牽制由陳家洋向鹽城進犯之日偽軍第1師第2旅於鹽城以南,阻擊由東台北犯之日偽軍。各部予日偽軍以殺傷後,分別轉入其側後,待機殲敵。22日,日偽軍進占鹽城,27日起將“掃蕩”重點轉向阜寧、東溝、益林地區。在蘇北反“掃蕩”的同時,第1師為牽制日偽軍,早在日偽軍部署進攻鹽城時,即在蘇中的泰興、南通地區圍攻日偽軍十幾個據點。當日偽軍向鹽城“掃蕩”時,第1師主力在蘇中又發動攻勢,圍攻古溪;殲滅偽軍1000餘人,並乘勝攻克黃橋,圍攻泰興縣縣城,威脅獨立混成第12旅駐地泰縣城(今泰州),並廣泛向南通、如皋境內的日偽軍據點和鹽城至東台的主要交通線進襲,追敵回撤。8月初,日偽軍大部兵力自鹽城、阜寧地區南撤,轉向蘇中地區進行報復“掃蕩”。新四軍軍部遂組織力量在蘇北進行反擊,第3師主力收復阜寧、東溝、益林等城鎮;第3師2個團攻擊湖垛、上岡,特務團和抗大分校等部襲擊伍佑、岡門等地;第1師第2旅攻占鹽城南裕華鎮等地。“掃蕩”蘇中的日偽軍主力被迫北調,以保鹽城為中心的占領區。至8月20日,新四軍第1、第3師反“掃蕩”作戰勝利結束,共殲日偽軍3800餘人,繳獲輕重機槍25挺、炮2門、步槍3300餘支、電台1部,擊沉汽艇80餘艘,進一步鞏固了蘇北、持中抗日根據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