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長諷諫

《蘇世長諷諫》選自《唐語林》本文語言淺顯易懂,作者通過三件事的敘述表現人物性格,雖沒有對人物性格的特點的具體概括,但讀者卻能在頭腦中描繪出蘇世長那鮮明的形象。文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展現出來的。對話描寫是本文的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世長諷諫
  • 選自:《唐語林》
  • 語言特點:淺顯易懂
  • 本文特色:對話描寫
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原文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後,其行台僕射蘇世長漢南歸順。高祖責其後服。世長稽首曰: “自古帝王受命,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萬夫斂手。豈有獵鹿之後,忿同獵之徒,問爭肉之罪也?”高祖與之有舊,遂笑而釋之。
後從獵於高陵,是日大獲,陳禽於旌門。高祖顧謂群臣曰:“今日畋,樂乎?”世長對曰:“陛下廢萬機,事畋獵,不滿十旬,未為大樂。”高祖色變,既而笑曰:“狂態發耶?”對曰:“為臣私計則狂,為陛下國計則忠矣。”
侍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煬帝之所作耶?何雕麗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諫似直,其心實詐。豈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須詭疑是煬帝?”對曰:“臣實不知。但見傾宮鹿台,琉璃之瓦,並非帝王節用之所為也。若是陛下所造,誠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當陪侍。見陛下宅宇才蔽風霜,當此時亦以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數歸有道,而陛下得之,實謂懲其奢淫,不忘儉約,今於隋宮之內,又加雕飾,欲撥其亂,寧可得乎?

翻譯

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後,他的行台僕射蘇世長帶著漢南來歸順。高祖責備他歸順遲了。蘇世長叩首說:“自古以來帝王登基,用擒鹿作比喻,就是一個人得到了,其他人便收手了。哪裡有捕獲鹿以後,還忿恨其他同獵的人,追究他們爭奪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舊交,便一笑而釋放了他。
後來蘇世長與高祖在高陵圍獵,那天收穫豐富,(高祖命令)將捕獲的禽獸陳列在旌門。高祖環顧四周的諸位大臣問:“今天圍獵快樂嗎?”蘇世長回答說:“陛下打獵,停止了政務,不過是一百來只獵物,沒什麼太值得高興的!”皇上吃驚得臉色都變了,然後笑著說:“你發瘋了嗎?”蘇世長回答說:“如果僅從我的角度來考慮便是發狂了,但如果從您的角度來考慮則是一片忠心呀!”
蘇世長曾經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興的時候,上奏道:“這座宮殿是隋煬帝建的吧?為什麼裝飾雕刻都很相像!”高祖回答說:“你擅於進諫,是個直率的人,其實內心狡詐。你難道不知道這座宮殿是我建的,為何(佯裝不知而)懷疑是隋煬帝建的呢?” 蘇世長回答說:“我真的不知道,只是看見高聳的披香殿的鹿台,是用琉璃做的瓦片,這不是一位崇尚節儉的君王所應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實在不應當呀!我過去在武功,有幸做您的侍從,見到您的住所只不過能夠用來遮蔽風霜,在那時您也認為那樣的住所也就足夠了。如今因為隋煬帝的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您得到了江山,其實是對他竭盡奢靡的懲罰,(您自己也應)不忘節儉呀。現在在他的宮殿內又大加裝飾,想革除隋的暴政,又怎么辦得到?”

注釋

:平定
漢南歸順:帶著
高祖其後服:責備
高祖責其服:遲,晚
高祖責其後:降服,歸順。
世長稽首:叩首
自古帝王受命:從古至今
自古帝王受命:受天命,意為登基
萬夫手:收,停
遂笑釋之:表修飾。
後從獵高陵:在
日大獲:這
禽於旌門:陳列
今日:打獵
陛下萬機:停下
陛下廢萬機:各類繁雜事務
不滿十旬:百天
大樂:憑藉
態發耶:發狂,發癲
何須詭疑:哪裡必要假裝
傾宮、鹿台:高聳的宮殿和樓台。鹿台:紂王所修的台。這裡披香殿的台。
並非帝王節用之所為也:節約開支
誠非所:應當。
見陛下宅宇蔽風霜:只能
當此時以為足:也
當此時亦以為足:認為
今因隋之:奢侈
隋宮之內:在。
欲撥其亂,寧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辦得到?
設宴披香殿曾經。
見傾宮鹿台只是。

賞析

本文選自《新唐史》。
蘇世長,雍州武功(今屬陝西西安市)人。其祖父在後魏時做過通直散騎常侍,父親做過北周刺史。蘇世長承襲父職,在隋朝任長安令,後為都水少監。入唐,任玉山屯監,曾諫止李淵去武功圍獵,以免踐擾百姓。在披香殿陪李淵宴會,直勸其以隋煬帝為戒,制止奢侈浪費,李淵為之動容。後調為陝州長史、天策府軍咨祭酒並引為文學館學士。貞觀初,蘇世長奉命出使突厥,談判中不辱使命,力爭不讓,贏得朝野讚許。後調升為巴州刺史,赴任途中因乘舟落水而亡。
本文主要敘述了蘇世長善辯的三件事,一是歸順後,巧言回復李淵的責怪。二是諫止李淵去武功圍獵,以免踐擾百姓。三是在披香殿陪李淵宴會,直勸其以隋煬帝為戒,制止奢侈浪費。從三件事中可以看出蘇世長是一個能言善辯、敢於直諫、勸諫講求方法的忠臣。在第一件事中,他把君王爭天下,比作逐鹿,得鹿即斂手,不會“忿同獵之徒,問同爭之罪也?”,自己是同獵者,並非爭天下者,再又一個反問句加以強調,便使高祖“遂笑而釋之”。可見蘇世長能言、會言。在第二件事中,他勸諫高祖不應畋獵,以免踐擾百姓。在李淵獵得百多獵物時,問群臣:“今日畋,樂乎?”只有蘇世長敢於直說:“未為大樂”。直接說出反對意見,請問在古時有幾人能敢於這樣直言不諱?有的文章說在畋獵前蘇世長不規勸,畋獵後才勸,是討高祖喜歡的虛假勸諫,那請問在畋獵後,除蘇世長外,又有誰敢於勸諫呢?我想即使說蘇世長的勸諫是“亡羊補牢”,我認為也是“未為晚矣”。此事可以看出他是敢於直諫的忠臣。在第三件事中,更可能看出蘇世長的膽氣。他看到李淵的宮殿如此豪華,頗含諷刺的問道:“此殿隋煬帝之所作耶?何雕麗之若是也!”明知宮殿乃李淵所建,卻說隋煬帝所作,其諷刺之口吻顯而易見,連高祖這樣一位能納諫的君主也忍不住心中怒氣,說道:“卿好諫似直,其心實詐”,正表現了他對蘇世長的不滿。但蘇世長卻並不為此所懼,還是講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勸告高祖必須節儉,不要奢侈淫逸,以免步隋的後塵,招來滅國之禍。這件事,充分體現了蘇世長的膽氣和為國憂民的忠心。那么蘇世長的勸諫為什麼沒有真正的觸怒皇帝呢?這是因為在唐朝剛擁有天下的時候,需要鑑戒割除隋朝弊端,採納忠正之言,當時的皇帝正要開闊言路,藉以勉勵全國,所以蘇世長直言進諫,即使觸及禁忌,卻沒有觸怒皇帝。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淵也是一個比較開明的君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