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中毒性周圍神經病

是由於藥物使用不當或長期使用某種藥物而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過去主要分為神經痛和神經炎兩大類。近來根據臨床及病理可分為遠端軸索病、節段性脫髓鞘、感覺神經病、運動神經病、感覺運動神經病,常見的藥物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有:三叉神經痛、特發性面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末梢神經炎)、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臂叢神經損傷、尺神經損傷、橈神經損傷、正中神經損傷、脛神經損傷、腓總神經損傷、股外側皮神經炎、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

神經痛是指由於藥物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損傷而導致的感覺神經分布區發生劇痛,神經傳導功能及神經遞質無明顯變化,如三叉神經痛。

神經炎泛指藥物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損傷而導致的某些部位由於炎症、中毒、缺血、營養缺乏、代謝障礙、外傷等引起的一組疾病和損傷。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神經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外周神經系統
  • 常見病因:藥物使用不當或長期使用某種藥物而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
  • 常見症狀:弛緩性癱瘓、肌肉萎縮,局部麻木、灼痛、刺痛
病因及病理,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及病理

藥物所致周圍神經病主要包括以下幾類藥物:
1.抗腫瘤藥物包括順鉑、長春新鹼、蘇拉明、紫杉烷類,這類藥物主要與DNA結合,或者干擾微管裝配,破壞軸突運輸,或通過神經生長因子結合而引起遠端軸索病,也可引起周圍運動、感覺神經節段性脫髓鞘。
2.微生物類藥物包括氯喹、氨苯碸、異煙肼、甲硝唑、呋喃妥因等,這類藥物主要引起遠端軸索病、感覺運動神經病,其中氯喹還可引起肌病,氨苯碸可引起視神經萎縮。
3.抗病毒藥物包括左羥肌苷、非阿尿苷、拉米夫定、司他夫定、齊多夫定等。這類藥物主要引起遠端軸索病、感覺運動神經病,其中左羥肌苷可引起可逆性神經病,非阿尿苷引起不可逆性神經病,肌病,拉米夫定引起少見的核苷類似物逆轉錄酶抑制劑神經病。
4.心血管類藥物如胺碘酮、肼酞嗪、哌克昔林,這類藥物主要遠端軸索病、感覺運動神經節段性脫髓鞘,其中胺碘酮可引起神經肌病,肌酸激酶水平增高。
5.其他藥物包括秋水仙鹼、金製劑、他汀類、氧化亞氮、苯妥英鈉、吡哆醇、左旋色氨酸等,這類藥物主要引起遠端軸索病、感覺運動神經病,其中秋水仙鹼還可引起神經肌病,金製劑可引起肌纖維顫搐,他汀類可導致肌紅細胞溶解,左旋色氨酸還可引起嗜酸性肌痛綜合徵。

臨床表現

1.運動障礙
弛緩性癱瘓、肌張力降低、肌肉萎縮。
2.感覺障礙
局部麻木、灼痛、刺痛、感覺過敏、實體感缺失等。
3.反射障礙
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4.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局部皮膚光潤、發紅或發紺、無汗、少汗或多汗,指(趾)甲粗糙脆裂等。周圍神經損傷後,常出現水腫、攣縮等合併症,應注意預防。

檢查

藥物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損後,除了須仔細而全面地採集病史、行全身體格檢查外,尚有應進行功能檢查與評定,了解周圍神經病損的程度,作出預後判斷,確定康複目標,制訂康復計畫,評定康復效果等。血常規,尿常規,生化全項,肌電圖。
輔助檢測:檢測藥物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最常用的手段是神經傳導速度和肌電圖測定,主要反映的是有髓神經纖維功能,藥物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是小的有髓鞘纖維(A-δ)和薄的無髓鞘纖維受累所致;目前新的分類方法也將其稱為小纖維神經病,患者通常伴有自主神經受累。常規神經傳導速度和肌電圖測定結果通常是正常的。

診斷

本病診斷主要根據用藥史和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

治療

首先明確引起周圍神經病的藥物,根據臨床病情,酌情予以立即停藥或換藥處理,一般藥物可用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煙酸等,肢體疼痛者可用鎮痛劑如卡馬西平、七葉蓮片等。
一般藥物治療主要用於病損早期,手術治療用於保守治療無效而又適合或需要手術治療的損傷,而康復治療無論在周圍神經病損的早期與恢復期還是在手術治療前後均應進行。康復治療是整個治療過程中最主要的部分,目的是消除或減輕疼痛,預防與解除肌肉肌腱攣縮、關節僵硬,防止肌肉萎縮,增強肌力,恢復運動與感覺功能,最終恢復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