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浴療法

藥浴療法

藥浴,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自周朝開始,就流行香湯浴。所謂香湯,就是用中藥佩蘭煎的藥水。其氣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濕、醒神爽腦的功效。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雲中君》里記述:“浴蘭湯兮沐芳華。”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賦》中亦說:“沐蘭澤,含若芳。”從清代開始,藥浴就作為一種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歷代中醫的推崇。

中藥藥浴療法是祖國醫學獨特的外治療法,是一種獨特的給藥途徑。對亞健康的調理,有良好的效果。藥浴亦稱“水療”,系中草藥加水煎煮,取藥液洗浴局部或全身。現代研究表明,藥浴液中的藥物離子通過皮膚黏膜的吸收、擴散、輻射等途徑進入體內,避免了肝臟首過效應,減少了毒副作用。同時藥浴液的溫熱效應能夠提高組織的溫度,舒張毛細血管,改善循環,使血液加速,且通過皮膚組織吸收後,調節局部免疫狀態,抑制和減少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形式多種多樣:洗全身浴稱“藥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燙洗”、“熏洗”、“坐浴”、“足浴”“藏浴”“苗浴”“瑤浴”“哈尼藥浴”等之稱,尤其燙洗最為常用。

藥浴為我研究所特色治療,中藥藥浴自古就以其獨到的效果倍受青睞,成為皇家貴族治療及美膚的時尚享受。《禮記?曲禮》中云:“頭有創則沐,身有瘍則浴”。古有藥浴,源於宮廷,傳至民間。楊貴妃凝脂浴、慈禧太后煎湯浴,早已聞名遐邇。《史記》記載了天子“香湯浴”,既可治膚,又能潔膚、潤膚、香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浴療法
  • 外文名:Medicated bath therapy
  • 性質:治療法
  • 出處:《雲中君》
  • 用途:治療亞健康
作用機理,種類,全身沐浴,局部凌浴,

作用機理

中藥藥浴療法可以通過局部洗浴治療全身疾病。治病範圍廣泛。中醫學認為,人體內臟和表體各組織器官是一個有機的的整體。故藥浴液中的有效成分通過局部進入體內以調整臟腑功能而治病求本。藥浴用藥與內服藥一樣,亦需遵循處方原則,辨病辯症選藥。即根據各自的體質、時間、地點、病情等因素,選用不同的方藥,各司其所。煎藥和洗浴的具體方法也有講究;將藥物粉碎後用紗布包好(或直接把藥物放在鍋內加水煎取亦可)。製作時,加清水適量,浸泡20分鐘,然後再煮30分鐘,將藥液倒進盆內,待溫度適度時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後浴洗法,也有邊擦邊浴之擦法。

種類

藥浴療法是根據各種具體病證,在中醫辯證或辨病的基礎上選取適當的藥物,組成藥浴方劑。
藥浴液的製備方法:①將藥物加水適量,煎煮為液;②將藥物放入溶液中浸泡數日製成浴液;③將藥物研細過篩,製成散劑或丸劑保存,用時加熱水溶解而成浴液;④將藥液進行有效成分提取,加入皮膚吸收促進劑,調成藥浴液,其用法可分為全身沐浴和局部洗浴兩大類型。

全身沐浴

本法是借浴水的溫熱之力及藥物本身的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竅開放、起到發汗退熱、祛風除濕、溫經散寒、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消腫止痛、祛淤生新等作用。
(1)使用方法:
將中藥浴液倒入清潔消毒後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熱水,然後把水調到適當的溫度,即可洗浴。
(2)注意事項:
①洗澡前,先試試水溫,再慢慢進入浴缸里,浴液加水後,溫度要適中,不能過熱,以免燙傷。
②沐浴時要注意保暖,浴室溫度不宜低於20C,避免受寒,吹風,洗浴完畢馬上拭乾皮膚。冬秋之季,尤其注意浴處宜暖而避風。《老老恆言》謂:“浴後當風,腠理開,風易感,感而即發,僅在皮毛則為寒熱,積久入里患甚大,故風來宜避,浴後尤官避。”
③飯前飯後30分鐘內不宜休浴。空腹洗浴,容易發生低血糖,而虛脫昏倒。飯後飽腹沐浴,全身體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胃腸等內臟血液都會被動員而分散到身體表層,胃腸道的血量供應減少,同時會降低胃酸分泌,並使消化器官功能減低,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④高熱大汗、高血壓病、主動脈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傾向等患者不宜使用。
⑤對於兒童,老人和心、肺、腦等病患者,不宜單獨洗浴,應有家屬助浴,洗浴的時間不宜過長。
⑥沐浴時,對患有關節病的患者,洗浴時間應稍長一些,多用熱水浸泡浴巾熱敷。
⑦沐浴時和出浴後,若感覺口渴,應喝1000毫升左右的溫水,及時補充水分。

局部凌浴

本法是藉助熱力和藥物的綜合作用,直透局部皮膚腠理,而發揮清裁解毒,消腫除濕,祛風殺蟲,止瘁,活血行氣,軟化角質,祛腐生肌等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1)頭面浴:
該療法主要是將中藥浴液倒入灌潔消毒的臉盆中,待浴液溫度適宜,進行沐發,洗頭,洗面。該浴法在面部皮膚美容及護髮美發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同時對頭,面部疾病也有治療作用。
其注意事項為:沐發洗面時要注意避風受寒,同時也注意防止浴後受風,對於面部急性炎症性滲出明顯的皮膚病應該慎用。
(2)目浴:該療法主要是將煎劑濾清後淋洗患眼,洗眼時可用消毒紗布或棉球漬水,不斷淋洗眼部,亦可用消毒眼杯盛藥液半杯,先俯首,使眼杯與眼窩緣緊緊靠貼,然後仰首,並頻頻瞬目,進行眼浴,每日2~3次,每次20分鐘。臨床往往多是先熏後洗,這種方法除藥物直接作用於眼部,達到疏通經絡,退紅消腫,收淚止癢等效果外,尚有由於藥液的溫熱作用,使眼部氣血流暢。
該法使用時要注意藥液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洗劑必須過濾,以免藥渣進入眼內,同時,一切器皿,紗布、棉球及手指必須消毒,尤其是黑暗有陷翳者,用洗法時更須慎重;眼部有新鮮出血或患有惡瘡者,忌用本法。
(3)手足浴:
該療法是臨床經常使用的治病護膚的方法。手部洗浴除了治療皮膚病,軟組織損傷等外,還具有護膚保健作用。手的美感是潔淨,細嫩和滋潤,適度的洗浴手部,不僅清潔皮膚,而且有防止皮膚老化作用。洗浴足部要用溫水,而不能使用冷水,洗完或泡好後要擦乾,不要受涼。四肢洗浴要根據患病部位的不同,來決定藥液量的多少,洗浴的方法可分別使用浸泡,淋洗或半身沐浴。若治療癬類皮膚病,可將藥物浸泡在醋液中,或煎湯後加醋,製成藥溶液進行洗浴。治療股癬,浸洗液濃度不能過高。
(4)坐浴:
該療法是用藥物煮湯置盆中,讓病人坐浴,使藥液直接浸入肛門或陰部,以治療某些疾病的方法。它可使藥液較長時間的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並藉助熱力,促使皮膚黏膜吸收,從而發揮清熱除濕,殺蟲止癢,活血化瘀,收澀固脫等效果。藥湯溫度要適宜,坐浴時不可太熱,以免燙傷皮膚或黏膜,也不可太冷,以免產生不良刺激,一般以40~50℃為宜。對肛周膿腫已化膿者,則應先經手術切開引流後,再用坐浴療法。
(5)瑤浴:主要有、排毒養顏、養心安神、婦科炎症、月子調理、舒筋活絡、十二級通脈、減肥降脂、活血化瘀、驅寒去濕等長期使用效果顯著。
(6)苗浴:調節血脂、血糖、血壓、舒緩疲勞、護肝養腎、養神醒智、骨質增生、緩解疼痛、靜脈曲張、排毒散寒、健脾養心、強筋健骨、增強免疫、活血通絡。
(7)藏浴:護肝利膽、三高調理、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腰腿疼痛、健脾養胃、排毒養顏 滋養卵巢、失眠多夢、腰背酸痛 骨質疏鬆、調理心腦血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