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彰

藤原彰

藤原彰(1922年7月2日-2003年2月26日)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史學科,是著名的日本現代史學家、作者。

藤原彰青少年時期正值日本軍國主義思潮高漲階段,他報考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55期。三年後畢業,成為駐中國華北地區第二十七師團的基層軍官。

藤原彰三次負傷,直到晚年,他的下顎上仍然留有八路軍的手榴彈彈片造成的傷痕,胸部也殘留與川軍第44軍在茶陵地區作戰的子彈,由於腳上的負傷還稍微有一點不良於行。同時藤原彰也看到日本侵略戰爭對中國人民帶來的悲慘現實,逐漸感覺到日本以往鼓吹的解放亞洲而進行“聖戰”之類的謊言的虛偽性。

隨著戰爭的結束,藤原彰懷著對戰爭的疑問,萌生了要弄清戰爭的真實情況的願望,從而報考了東京大學文學部史學科。在學史過程中藤原彰受到戰後日本馬克思主義歷史學開拓者井上清的影響,開始以唯物主義歷史觀來思考日本的近代歷史。他的畢業論文是“二二六事件”,隨後又與遠山茂樹、今井清一合著了《昭和史》;結合自己從軍的歷史和安格盧斯的軍事理論寫成的《軍事史》;戰爭犯罪方面的《南京的日本軍》等近代在日本暢銷和有著深遠影響的著作。

藤原彰先後任一橋大學副教授、教授、名譽教授。1980年任日本學術會議會員,歷史學研究會委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藤原彰
  • 外文名:ふじわら あきら
  • 國籍:日本
  • 民族:大和
  • 出生地:東京
  • 出生日期:1922年7月2日 
  • 逝世日期:2003年2月26日
  • 畢業院校:東京大學文學院史學科 
  • 主要成就:歷史學研究會委員長、學術會議會員 
  • 代表作品:《昭和史》、《軍事史》、《南京的日本軍》《中國戰線從軍記》等
  • 職稱:教授
人物生平,家庭背景,學生時代,士官學校時期,戰爭時期,戰後時期,主要成就,學術成就,得意門生,出版著作,單著(日文版),合著(日文版),編輯(日文版),共同編輯(日文版),中文出版,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藤原彰的祖輩是在法隆寺內做雜務的貧窮家庭,父親是一大群兄弟中最小的一個。因為父親的兄長在一個寺廟做養子,後來當上了寺廟的住持。日俄戰爭時期他父親的兄長被徵召入伍,讓藤原彰的父親接替自己成為寺廟的養子。藤原彰的伯父戰死在旅順,他的父親不想去寺廟當養子,於是報考了不用繳學費的陸軍經理學校。因成績優秀得到了天皇恩賜的鐘表。
藤原彰的母親是龍田神社的神主的長女,因為藤原彰的父親在陸軍經理學校曾因生病休學一年,到龍田的國小當代課老師,而藤原彰的母親就是他的學生之一。
藤原彰是家中的長子,也是唯一的兒子,下面有三個妹妹。

學生時代

國小時代是在剛成立的中野本鄉國小渡過
1935年4月 東京府府立六中(即後來的新宿高中)一年級一學期(考試成績在270名學生中排第三名)
1935年7月 轉學到韓國漢城(首爾)龍山中學至1936年8月二年級第一學期(考試成績為第十名)
1936年8月 轉學到東京府府立六中,至第二學年完1937年3月(考試成績在270名學生中排第150名)一直讀完第四學年第一學期。

士官學校時期

1938年12月1日 作為陸軍士官學校第55期學生入校。
1939年12月 完成預科學習,成為士官後補生。去駐青山地區的近衛步兵第四聯隊(簡稱“近步四”)擔任隊副
1941年6月 接到通知轉隸屬駐中國華北的第27師團(中國駐屯軍)第三聯隊。
1941年7月18日 陸軍士官學校第55期學生畢業。晉升為曹長。

戰爭時期

1941年8月28日 坐船到達中國,併到27師團報到。
1941年9月5日 從天津出發去第三聯隊本部所在地河間縣,在途中看到幾天前被八路軍擊毀的兩輛卡車殘骸。
1941年9月11日 從河間縣出發去第三中隊所在地景和鎮出任第三中隊的中隊副,被中隊長山崎龍一郎告之,在對八路軍作戰中不要衝鋒在前。前任53期的小川少尉就是在肅寧掃蕩作戰中衝鋒在前被八路軍擊斃的。
1941年9月20日 接到特別工作隊(即當地漢奸武裝)報告西北村中來了二百多八路軍,中隊長命令藤原彰帶五十多人與八路軍作戰。
1941年10月 晉升為少尉軍官。
1941年秋天 到第三中隊後,第一次見到中隊有人陣亡。軍曹石井被八路軍阻殺。
1941年12月8日 被任命為第三中隊新兵教官。
1941年12月 得傷寒病入院治療。
1942年2月中旬 出院回到第三中隊。住院期間發生了二十七師團第一聯隊的一支部隊在冀東被八路軍全殲。所以第二十七步兵團司令部從滄縣移到到唐山,加強冀東防禦。而第三聯隊本部也從河間縣移到滄縣。
1942年2月下旬 由於第二十七師團的兵力部署重新分配,藤原彰被中隊長任命為小分隊隊長,駐守在沙河橋與河間之間的劉窩。
1942年3月下旬 回到中隊所在地。
1942年3到4月 作為小隊長參加了第三聯隊第一大隊對劉官莊、東南村、田家莊等地的掃蕩。
1942年5月初 被任命為第三聯隊本部的副官助理,離開第三中隊去聯隊本部報導。
1942年6月上旬 被任命為第三聯隊的旗手。與在第四十一師團任經理部長的父親見面。
1942年6月中旬 聯隊為掃蕩把本部移到河間縣。期間發生了士官學校的同學,駐任丘的第十一中隊副石田久之被八部軍擊斃。
1942年9月,由於冀東八路軍李運昌部給日軍造成了不少傷亡,日本華北方面軍總部發動“冀東一號”作戰計畫。第三聯隊把防區移交給第一一零師團,聯隊本部先後移駐灤縣。
1942年9月中旬 被任命為教育隊的教官,進駐開平。
1942年10月1日 被任命為中尉。
1942年10月 完成任務,回到第三聯隊本部,聯隊本部由灤縣移到沙河站。
1942年12月18日 發生了第三聯隊第二大隊第八中隊淺葉滋小隊和三枝機關槍分隊,在建昌營西南方的義新莊被八路軍全殲。藤原彰作為救援小隊的小隊長親眼目睹了事件。
1943年1月下旬 第三聯隊的本部回到了沙河鎮。
1943年的2月初 被任命為第三中隊的副隊長。
1943年2月19日到23日 參加了華北方面軍在長辛店舉辦的中隊長教育班。
1943年4月27日 被任命為第三中隊的中隊長。
1943年6月7日 發生了第三大隊第十二中隊中隊長木下五郎以下五十多人,在盧龍縣後官地被八路軍伏擊,全軍覆滅。
1943年6月17日 第二十七師團正式接到向“滿洲”開拔的命令。
1943年8月6日 第三聯隊乘上從灤縣出發開往“滿洲”的火車。8月7日早晨到達錦州。
1943年的10月到11月,作為學生被派到位於公主嶺的軍事訓練學校學習聯隊炮中隊長的業務。
1945年6月 任日本陸軍第二百一六師團第五二四聯隊第三大隊大隊長。

戰後時期

1946年5月 考入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史科成為一名大學生。
1949年3月 從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史科畢業。
1954年至1968年任千葉大學文理學部非常勤講師。
1967年11月 任一橋大學社會學部助教授。
1969年12月 任一橋大學社會學部教授。
1970年 任一橋大學社會學部部長。
1986年4月 從一橋大學退休任名譽教授。
1989年至1993年 女子榮養大學教授。
2003年2月26日 死亡。

主要成就

學術成就

日本近代史著名學者,一橋大學教授,一橋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術會議會員,被選舉為歷史學研究會委員長,參與編寫過日本歷史教科書。
藤原彰是1984年成立的南京事件調查研究會的核心成員,也是南京大屠殺史學權威之一。關於南京屠殺,笠原十九司和藤原彰通過自己的軍隊、戰鬥、戰場的體驗,對歷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嚴密的討論,再加上南京事件是日本軍隊史,戰爭史中定位分析,日本軍隊的歷史特質和這助長了背景下的日本國民對中國人蔑視和歧視觀的研究進行了評價,認為南京大屠殺人數當在20萬以上,這一論斷得到了史學界的廣泛認同。藤原彰為此著有專著《南京大虐殺》,還有針對日本右翼分子發布的南京大屠殺否定論,與笠原十九司等共同發表了駁斥的書籍《南京大虐殺否定論13のウソ》。
藤原彰也對日本在二戰中對中國軍民使用毒氣持肯定論斷,並於1984年(昭和59年)10月31日在《朝日新聞朝刊的第一版,發布“舊日本軍毒氣戰的決定性的證據照片發現”。但這遭到右翼報紙產經新聞提出質疑,認為其中兩張照片是炮彈煙幕,不有證據證明這兩張照片中的煙幕是毒氣。為此藤原彰與產經新聞展開了一場論戰,並拒絕修改已經發表的內容。
2002年5月25日,因為藤原彰在日本舊軍隊的侵略史研究獲得“野呂榮太郎”獎。
藤原彰得獎照片藤原彰得獎照片

得意門生

粟屋憲太郎(立教大學)
芳井研一(新潟大學)
須崎慎一(神戸大學)
塩田咲子(高崎経済大學)
坂本雅子(名古屋経済大學)
橫關至(法政大學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
三宅明正(千葉大學)
纐纈厚(山口大學)
荒川章二(靜岡大學)
功刀俊洋(福島大學)
吉田裕(一橋大學)
三浦陽一(中部大學)
小倉裕児(關東學院大學
坂上康博(福島大學)
平賀明彥(白梅學園大學
林博史(關東學院大學)
伊藤悟(成蹊中學・成蹊高校)

出版著作

單著(日文版)

《軍事史》(東洋経済新報社、1961年)
《日本帝國主義》(日本評論社、1968年)
《天皇制と軍隊》(青木書店、1978年)
《昭和の歴史(5)日中全面戦爭》(國小館、1982年)
《戦後史と日本軍國主義》(新日本出版社、1982年)
《太平洋戦爭史論》(青木書店、1982年)
《南京大虐殺》(岩波書店《岩波ブックレット》、1985年)
《日本軍事史》(日本評論社、1987年)
《世界の中の日本》(國小館、1989年)
《昭和天皇の15年戦爭》(青木書店、1991年)
《南京の日本軍――南京大虐殺とその背景》(大月書店、1997年)
《餓死した英霊たち》(青木書店、2001年)ISBN 4250201155
《中國戦線従軍記》(大月書店、2002年)
《日本軍事史<戦前篇・戦後篇>》(社會批評社、2007年)

合著(日文版)

(與遠山茂樹、今井清一合著)《昭和史》(岩波書店、1955年)
(與遠山茂樹、今井清一合著)《日本近代史(全3巻)》(岩波書店、1975年-1977年)
(與功刀俊洋、伊藤悟、吉田裕合著)《天皇の昭和史》(新日本出版社、1984年)
(與荒川章二、林博史合著)《日本現代史――1945→1985》(大月書店、1986年)
(與粟屋憲太郎、吉田裕、山田朗合著)《徹底検證・昭和天皇<獨白録>》(大月書店、1991年)
(與安斎育郎合著)《戦爭から平和へ――21世紀の選択》(かもがわ出版、1994年)
(與は井上久士、小野賢二、笠原十九司、吉田裕、本多勝一、渡辺春巳合著)《南京大虐殺否定論13のウソ》(柏書房、 1999年)(南京事件調査研究會)

編輯(日文版)

《日本民眾の歴史(10)占領と民眾運動》(三省堂、1975年)
《日本民眾の歴史(11)民眾の時代へ》(三省堂、1976年)
《日本民眾の歴史(8)弾圧の嵐のなかで》(三省堂、1978年)
《日本民眾の歴史(9)戦爭と民眾》(三省堂、1978年)
《體系日本現代史(6)冷戦下の日本》(日本評論社、1979年)
《資料日本現代史(1)軍隊內の反戦運動》(大月書店、1980年)
《ロシアと日本――日ソ歴史學シンポジウム》(彩流社、1985年)
《沖縄戦と天皇制》(立風書房、1987年)
《沖縄戦――國土が戦場になったとき》(青木書店、1987年)
《南京事件をどうみるか――日・中・米研究者による検證》(青木書店、1998年)

共同編輯(日文版)

(與今井清一、大江志乃夫共同編輯)《近代日本史の基礎知識――史実の正確な理解のために》(有斐閣、1972年)
(與松尾尊兌共同編輯)《論集現代史》(築摩書房、1976年)
(與野沢豊共同編輯)《日本ファシズムと東アジア――現代史シンポジウム》(青木書店、1977年)
(與功刀俊洋共同編輯)《資料日本現代史(8)満洲事変と國民動員》(大月書店、1983年)
(與雨宮昭一共同編輯)《現代史と<國家秘密法>》(未來社、1985年)
(與洞富雄、本多勝一共同編輯)《南京事件を考える》(大月書店、1987年)
(與今井清一共同編輯)《十五年戦爭史(全4巻)》(青木書店、 1988年-1989年)
(與今井清一、宇野俊一、粟屋憲太郎共同編輯)《日本近代史の虛像と実像(全4巻)》(大月書店、 1989年-1990年)
(與荒井信一共同編輯)《現代史における戦爭責任――現代史シンポジウム》(青木書店、1990年)
(與洞富雄、本多勝一共同編輯)《南京大虐殺の研究》(晩聲社、1992年)
(與粟屋憲太郎、吉田裕共同編輯)《昭和20年/1945年――最新資料をもとに徹底検證する》(國小館、1995年)
(與塩田莊兵衛、長谷川正安共同編輯)《日本戦後史資料》(新日本出版社、1995年)
(與小野賢二、本多勝一共同編輯)《南京大虐殺を記録した皇軍兵士たち―第十三師団山田支隊兵士の陣中日記》(大月書店、1996年)
(與森田俊男共同編輯)《藤岡信勝氏の<歴史教育・平和教育>論批判》(大月書店、1996年)
(與姫田光義共同編輯)《日中戦爭下中國における日本人の反戦活動》(青木書店、1999年)
(與新井利男共同編輯)《侵略の證言――中國における日本人戦犯自筆供述書》(岩波書店、1999年)

中文出版

南京大屠殺:日軍士兵戰場日記》(小野賢二、藤原彰、本多勝一)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囯戰線從軍記》(藤原彰著,林曉光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解讀中日全面戰爭》(藤原彰著,陳鵬仁譯)台北市
《日本近現代史》(遠山茂樹、今井清一、藤原彰, 鄒有恆等譯) 商務印刷出版社, 1983

人物評價

一橋大學歷史學教授吉田裕在藤原彰死後,對他生前的著作《中國戰線從軍記》在中國發行撰寫序言中評價藤原彰的學問和人品:……從東京大學畢業後,藤原先生一邊以寫作文字和擔任非常勤講師來維持生活,一邊作為在野的研究者先後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967年11月,藤原先生成為一橋大學社會學部的副教授。這可以說是日本現代史的研究在日本的學術界張揚市民權利的一件具有象徵意義的事。
就像上面所介紹的那樣,毫不誇張地說,藤原彰先生在日本現代史的研究領域起到了領路人、開拓者的作用,尤其是在以下三個研究領域做出了顯著的貢獻。第一是日本戰後史的研究……第二是日本軍事史的研究……第三是關於天皇制度的研究。
綜上所述,藤原彰先生一以貫之地在戰後日本的歷史學界領導著關於日本現代史的研究。其學問的原點就是在中國戰場上對於悲慘戰爭的體驗以及對於侵華戰爭的深刻反省。
關東學院大學歷史教授林博史在《追悼藤原彰先生》一文中道:我尊敬的歷史學者,恩師藤原彰先生2003年2月26日去世了。80歲了。第一次見到了老師的是我在大學四年級時,老師是一橋大學讓人敬仰的大教授,從入學到大學的6年在內,直到今天研究會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地方仍受到他細心的指導。
……
我是實質上是大學院藤原老師最後的研究生(另一人沒畢業,不算),老師報告總是受到好評,對擁護者鼓勵。老師總是鼓勵學生,記憶中也有生氣。去年年末,我獲得“伊波普猷獎”時候向老師打電話報告了。那個時候他相對朝氣蓬勃的聲音:“恭喜你,太好了”。這是我聽到老師的最後聲音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