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詩意地棲居

藝術:詩意地棲居

是通過漫談古今中外文藝現象、藝術趣聞,來感悟有關文藝理論和鑑賞的道理的著作。

基本介紹

  • 書名:藝術:詩意地棲居
  • 作者:劉坤媛
  • ISBN:9787308056441
  • 頁數:303頁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7年11月1日)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浙江大學; 第1版 (2007年11月1日)
平裝: 303頁
ISBN: 7308056449
條形碼: 9787308056441
尺寸: 20.6 x 14.6 x 1.6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劉坤媛,1953年生,吉林長春人。197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並留校執教,任文藝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現為中國計量學院人文學院教授、中文系主任。長期致力於文藝理論、美學的研究。獨立承擔教育部項目、省市級項目共6項;參與並完成國家重點圖書項目、教育部和省級項目共4項。著有《時代的選擇與交融》、《現代美學新編》、《美學:審美理論》(二人合著)、《美的發生與流變》(三人合著)等,共7部;合作出版教材《美學原理》、《文學概論》等,共3部。發表論文幾十篇。

內容簡介

《藝術:詩意地棲居》是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06年社科普及課題《走進藝術殿堂——引領你認識和欣賞藝術美》的最終研究成果,分為詩性反思、審美鑑賞、藝術感悟三大部分,在漫談古今中外文藝現象、藝術趣聞中,感悟有關文藝理論和鑑賞的道理。

目錄

【上編】 詩性反思:藝術是什麼的追問
一、“藝術”的傳統闡釋
(一)“再現”說:藝術對客觀現實的摹仿
(二)“表現”說:藝術家主觀情感的流溢
二、“藝術”的現代解讀
(一)傳統理念的式微:文藝的多元並存
(二)“有意味的形式”說:以純形式表現藝術家的審美情感
(三)“藝術符號”說:表現人類情感的形式符號
三、對“藝術”的再認識
(一)藝術構成四要素:世界、藝術家、作品、欣賞者
(二)藝術存活方式:以作品為中心的四要素互動活動
四、藝術的審美屬性
(一)形象性:美只能在形象中見出
(二)情感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三)獨創性:有生命力的一個“這個”
【中編】 審美鑑賞:在藝林漫步中學會領略藝術美
一、慧眼見真,能見彼岸——按照審美規律欣賞藝術
(一)藝術欣賞是一種藉助於聯想、想像的再創造性的審美活動
(二)藝術欣賞有個人的審美偏愛和追求,並在這種偏愛和追求中顯示著欣賞的社會性
(三)以審美的方式審視藝術,區分藝術與生活的不同之處
(四)藝術欣賞能夠激起欣賞者的愛憎情感,獲得一種審美享受
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審視文藝作品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
(一)了解文藝作品產生的社會時代狀況
(二)關注藝術家的審美傾向和創作意圖
三、探索藝術迷宮的“阿里阿得娜線”——把握作品的藝術形象
(一)在作品環境描寫中體察人物形象
(二)藉助藝術描寫手法透視人物形象
(三)透過“點睛之筆”探悉人物形象
(四)憑藉完整的藝術形象詮釋作品的審美價值
四、行遍江村未有梅,一花忽向暖枝開——用正確的審美觀欣賞藝術
(一)人乎其內,出乎其外
(二)汲取精華,剔除糟粕
(三)“新”的可能不美,“舊”的也許不醜
【下編】 藝術感悟:審美開啟了多彩的精神之窗
一、把彩虹的顏色,借給雲霧的人生——增益現代人的生存智慧
(一)認識社會,啟迪人們對人生的思考
(二)增長自然科學知識,接受現代科學教育
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完善人的審美人格
(一)陶冶人的性情,升華人們的道德境界
(二)提高藝術修養,培養審美鑑賞能力
三、詩意地棲居於這片大地——建構和諧的人生精神家園
(一)摒棄“人類中心主義”,促進人與自然的融合匯通
(二)化障蔽為澄明,推動人與社會的默契忻合
(三)消弭自我與非我的分裂,追求人自身的和諧發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