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造紙技藝

藏族造紙技藝

藏族造紙技藝,西藏自治區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藏族造紙技藝一般要經過去皮、劃搗、蒸煮、漚制、漂洗、搗料、打漿、抄造等環節製作而成。

2006年6月5日,藏族造紙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6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藏族造紙技藝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Ⅷ-69
  • 申報地區:西藏自治區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取材,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自唐朝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起,中原造紙術傳入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公元8世紀,為譯經的需要,藏族人民不斷學習、借鑑周邊民族先進的造紙技藝。就地取材,生產出了獨具地方特色的藏紙。
清乾隆年間,曾做過湖南巡撫的查禮時至西藏,留有《藏紙詩》長句,詩中說“蜀紙遜豫章,工拙奚足尚……孰意黃教方,特出新奇樣,臼搗柘皮漿,簾漾金精浪……質堅宛繭練,色白施瀏亮。題句意固適,作畫興當暢。裁之可糊窗,綴之堪為帳。何異高麗楮,洋箋亦復讓。”美言藏紙比蜀紙高出一籌,就連高麗紙也稍遜風騷。
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大幅提高,政府對民族手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日益重視。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政府加大對傳統民族手工業的扶持力度,藏紙傳統手工藝在這一時期得到傳承與發展。

工藝特徵

由於原料和工藝的限制,西藏境內藏紙的產量極低,年產量約1萬張以下。其具有強度高、天然防蛀、防腐、不變色等特點。
第一,具有防蛀、防腐功能,易長久保存。古紙為了預防蟲蛀,南宋時有用三椒液,即胡椒、花椒和辣椒浸紙的方法。以瑞香狼毒草的根為原料生產的藏紙,由於自身含有毒素,不用添加其他有毒原料,節約資源。藏紙由於有毒,所以存放時間長,不被蟲蛀,老鼠也會避而遠之,具有防蛀、防止被鼠咬的功能,由狼毒紙書寫的佛教經文和檔案可以長期保存,西藏用這種紙書寫的檔案文獻至今仍保存完好,在寺院經歷數百年的藏經文也完好無損,不因時間長久而損壞,字跡也不模糊,證明藏紙確有這一特殊的功效,這是藏紙的一大特色。
第二,紙質輕柔,纖維細長。藏紙由於質地柔軟,所以吸墨性強,字跡永不褪色。
第三,對眼睛傷害小。藏紙為低白度,略略泛黃,書時不刺眼,不傷眼睛,長時間閱讀對眼睛的副作用較小。
第四,不乾裂,抗壓耐折,堅韌厚實、耐拉,容易搬運,可藏至內閣。藏紙重量輕,大約只有相同體積宣紙的一半。
第五,可循環利用,可再生。生產藏紙時的廢紙也可以再利用成工藝製品,如肖絲和熱絲。據當地的民眾介紹,肖絲和熱絲是藏族跳神時所用面具的主要原料。由於藏紙具有諸多的特點,受到中國國外消費者的青睞,他們用藏紙作窗紙,因為藏紙堅韌、耐用,防濁氣、防塵埃,夏天還能防害蟲等。由此可知,藏紙在中國國外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第六,變廢為寶,環保,不污染環境。生產藏紙所用原料是狼毒草,狼毒草是有劇毒的植物,不能用於飼養牛羊,不能用於高原畜牧業的發展,而用來生產藏紙,變廢為寶,一舉兩得。同時,生產藏紙所用染料都是礦物顏料,對環境無污染,有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

工藝流程

取材

藏紙原料來自喜馬拉雅山脈6500米以上生長的一種叫“瑞香狼毒”的灌木樹皮,對昆蟲有微毒,瑞香科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莖叢生,葉互生,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最初,西藏也是用麻類作為造紙原料(這種技術是由中原內地傳人。中國漢代時期造紙所用原料是麻類、破布和樹皮,晉代以後所用原料為藤皮、稻草、麥秸、桑皮、褚皮等。唐宋時期,造紙原料達到近10種),但由於原料供給不足,西藏根據資源稟賦,就地取材,主要用狼毒草生產藏紙。狼毒草在高原分布廣泛,豐富的原料為藏紙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以廉價的原料加工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藏紙品種。

流程

古代藏紙的製作工序較繁雜,有十一道步驟。第一道工序是采剝樹皮;第二道工序是曬乾;第三道是磨平,用小刀把粗皮剝平;第四道是水煮;第五道是放在石頭上用木槌敲打到泛白為止;第六道是再次水煮;第七道是加澱粉使之催熟;第八道是用紗布過濾使之平整;第九道是整平後曬乾;第十道是對紙張打磨,處理紙張的薄厚、柔軟度和光澤度;第十一道是用加了小麥粉的水煮紙張蒸乾。這樣,整個造紙工序才完成。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藏族造紙業不僅在西藏地區得到全面推廣,還傳入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高超的藏紙技藝,悠久的藏紙歷史,豐富的藏紙生產經驗,遍布全藏的藏紙工藝,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藏紙文化。
高超的藏紙技藝、悠久的藏紙歷史、豐富的藏紙生產經驗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藏紙文化,有必要對這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切實保護。

傳承人物

次仁多傑,男,藏族,西藏自治區尼木縣塔榮鎮雪拉村人。2009年6月,次仁多傑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西藏自治區申報。

保護措施

強巴遵珠於1993年成立拉薩彩泉福利特殊學校(即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藝研發中心),1998年恢復德格手工藏紙生產。
2011年,拉薩市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藝研發中心被選為“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習基地”。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4年12月30日,由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和國家圖書館共同主辦,中國民族圖書館協辦的“我們的文字—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字傳承”跨年大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拉開帷幕,藏族造紙技藝在其中得到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