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爾蘇射箭節

藏族爾蘇射箭節

射箭節,爾蘇語稱“措呢屋”,每年農曆三月初一,爾蘇藏族人民就會穿上節日的盛裝,匯聚在一起,載歌載舞,歡慶自己的傳統節日。傳說是爾蘇人為紀念先祖英雄車莫阿剛發明弓箭、教人狩獵所設。節日裡,長者把酒祝天,祈神護佑,教化部眾遵規守約。儀式後大家分食佳肴,共飲美酒。這個節日具有宣誓、尚武、樹規、約法、集結等多種訴求和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族爾蘇射箭節
  • 爾蘇語:措呢屋
  • 民族:藏族
  • 習俗:長者把酒祝天,祈神護佑
簡介,其他地區,

簡介

爾蘇是藏族的一個支系,相對於西藏、康巴藏族而言,其語言、信仰、服飾、風俗都獨具特色。甘洛縣是爾蘇人歷次大遷徙後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射箭節藏名“措乃屋”。是爾蘇人為紀念古時英雄車莫阿嘎發明弓箭、教人守獵、訓練箭術、抵禦外敵的節日,也是祭祀神靈、祈禱豐收、安排農事的日子。
射箭節每年一次,定為春耕大忙季節前的農曆三月初一。
每年過完年(爾蘇人每年農曆冬月三十過年,時間為5天),爾蘇人就要籌集糧食準備釀製過射箭節的酒。大人每人一斤,小孩每人半斤,未分娩的胎兒也要按小孩的標準湊糧。糧食湊夠後,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集中交給本村2—3名釀酒技術好的婦女統一釀製,釀製的酒一般分為三種:一是壇壇酒,二是白酒,三是醪糟。有條件的村還要湊錢買豬買牛,節日當天宰殺後按人頭分給各家各戶。
射箭節這天一大早由青年人將釀好的酒抬到事先選好的壩子裡,將箭神、箭靶位按規矩安置妥帖。
全村人員著節日盛裝,不論年齡性別,頭上都纏帕子,一般30歲以上不滿40歲者纏白帕,40歲以上,60歲以內則纏青帕,60歲以上纏黑帕。爾蘇男子上身穿白高領為多,習慣外披羊毛氈褂子,褂子要用針線密密的織上一遍,然後在褂襟兩邊織上爾蘇藏族喜歡的花紋,下身穿褲,褲腳很大,褲腿內側一邊繡著太陽圖案,一邊繡著月牙圖案;女性上身長衫套小袖,外穿青羊毛褂子,沒有高領,下穿裙。男子必須背上祖傳的自製弓箭,弓由取自山中韌性好的木樹枝,去皮烘乾,將兩端削細,中部手把處鑲進一塊約15公分長的牛骨,然後上漆製成;弦,用牛皮搓成皮筋製成;箭頭有圓錐形、燕尾形兩種;箭桿用箭竹;箭尾用鵝羽綑紮於箭桿上然後上漆製成。
全村人員齊聚一起自然圍成一圈席地而坐後,祈福儀式開始。先由一個火盆手端著火盆(相當於香爐。火盆是草木灰加水做的壇壇酒酒蓋,裝上些木炭火,再用濕檀香、柏枝條壓上讓其保持冒煙狀態)出場。緊隨其後的是村中老者或薩巴(此前村中老者或薩巴要準備一枝鮮蒿拿在右手上,並從壇壇酒里抽出一碗酒端在左手上),後面跟著海螺手(必須是單數)和射箭手。排成一路縱隊緩步來到壩子中央停下來,村里德高望重者或薩巴開始用鮮蒿葉蘸酒向東西南北中五方敬撒,邊敬撒邊念祈福詞,完畢,海螺手吹響海螺,號聲停頓時,全體射箭手邊跺腳邊齊聲吆喝“依喔……”,這樣反覆三遍,表明箭手們消滅邪惡勢力的信心和決心。
接下來,火盆手將火盆置於附近略高的一處台地上或置於較清潔的灌木叢中,主持人回到人群中,射箭手開始拉弓放箭。射箭時,先朝著左邊正方(我方)箭靶象徵性地放三箭,意為我方遭到外敵入侵。然後箭手們依次瞄準右邊反方(敵方)靶心放箭,意為我方同仇敵愾,誓將一切邪惡勢力消滅乾淨,保衛家園。射向敵方的第一箭為射向魔鬼;第二箭射向侵略者;第三箭射向自然災害。此後,便由射箭者依次射箭。射箭中,如果誰首先射中代表敵方的靶心,則意味著該箭手家裡將遇喜事,年輕人將喜得貴子。此時,中靶者要快速回家取來一壇酒招待眾人,以示謝意。藏族爾蘇射箭節
射箭告一段落後,人們便開始聚在一起,分享自釀的酒,一般老人和年輕人喝白酒和壇壇酒,不善飲酒者和小孩喝醪糟。喝酒要先請老年人和長輩喝,再請婦女喝,最後才是青壯年男子和兒童喝。邊喝酒要邊對歌,對歌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叫“嘎沙實”的對答歌,即一方用吟唱的方式提出問題,另一方以吟唱的方式作答,看誰難倒誰。另一種是叫“社嘎爾嘎”的自由山歌。與此同時,年輕人可以摔跤、掰手腕、相互嬉戲……總之,能樂盡樂。
射箭節有許多程式,依次為:入場儀式、祈福儀式、射箭儀式、宗教遊戲、比武儀式、祝酒許願儀式、安排農事等、賽歌活動。此外,青海省河湟地區的尖扎縣和雲南省德欽地區的藏族也有射箭節這個傳統節日。

其他地區

青海尖扎縣的射箭節還被確定為民族體育運動會召開的日子,全國民族運動會還有專門的射箭比賽項目。雲南徳欽的射箭節在農曆四月間。相傳是為紀念藏族民間英雄格薩爾王而形成。節前,成年男子相聚一起,商議過節事宜,確定過節的時間、地點,推選1個主持人,負責籌備箭、酒等。參加者每人交箭1支,2—3斤青棵,爾後釀成或換成酒。凡男子上至老人,下至初生嬰兒,均參加射箭,無力射箭者可由他人代射。節日這天,主持人以長鼓或牛角號為信號,召集全體參加者聚於靶場舉行儀式,先分箭,爾後迎靶,射手喝酒後,進入靶場開始比賽。每人可射一對箭,所有人射完後,以中箭多少定勝負。夜晚,姑娘、媳婦們到靶場敬酒,為射手祝福,並燃起篝火載歌載舞。雲南德欽的大地上,青棵已經開始抽穗,田野里滿眼翠綠,山上的牧草也已長高,一片生機勃勃。又一夜的夏雨迎來農曆五月十五日的射箭節。雨崩人稱這個節日為“昂巴達叫”門(nga Pa mdavrgag),意思是五月的射箭節。按照習慣,過完五天的射箭節,襯裡的牧人便要趕著在襯裡餵養了一個冬春的牛羊上到高山牧場了,開始隨季節的變化,在不同高度的高山牧場放牧,經營各自的畜牧產品,直至農曆十月底趕著肥壯的牛羊回村。射箭節既是村中男人們顯示英雄本色的日子,又是村民結束農閒,開始農忙的標誌。同時,還是一個新季節——夏季開始的標誌。各地的氣候不同,情況有別,但是射箭節以後,牲畜改變放牧地點,游轉到高山上,這是一致的。藏民族的射箭節,有許多文化內涵,值得挖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