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圈地運動

藍色圈地運動

藍色圈地運動,是指各國爭奪海洋資源的舉動。因陸地資源稀缺,已經不足以支撐21世紀的經濟發展速度時,為了生存世界各國便把目光轉到了海底世界,而深海海域卻成為了人類最後一片知之甚少的未開發區域。而公海,一塊沒有屬地的資源地,像是散在野地里的財寶,更成為強國必爭之地,而在為此作出的所有行為便稱之為藍色圈地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藍色圈地運動
  • 外文名:Blue enclosure movement
  • 主要目的:開採資源
  • 圈地原因:陸地資源匱乏
  • 圈地目標:海洋
  • 圈地結果:各國紛爭
爭奪原因,歷史因素,現實因素,爭奪北極,俄羅斯行動,北冰洋沿海國行動,爭奪深海,學者觀點,外大陸架,形勢分析,參考資料,

爭奪原因

歷史因素

人類對海洋,始終是熱愛又敬畏的。遠在古羅馬的昌盛時期,人們就開始關注海洋這片藍色的水域,若干世紀以來,列強的“藍色圈地運動”從未停息。然而,人們能觸及的僅僅是海面和有限深度的海中,海底難以企及。20世紀下半葉,隨著深海開發技術的不斷完善,人們越來越深入地探索著海洋底部無窮無盡的資源。石油、可燃冰、錳結核、熱液硫化物……探索在進一步深入,爭奪也越來越激烈。占有豐富海洋的渴望與探索生命起源的熱情,使世界各國興起了一輪“藍色圈地運動”。

現實因素

因為現在是一個資源稀缺的時代。千萬年來大自然積存的自然資源在人類超負荷的開採中已岌岌可危。當陸地上的礦產資源已不足以支撐21世紀的經濟發展速度時,人們便把目光轉到了海底世界。而深海海域卻作為人類最後一片知之甚少的未開發區域了,而由於蘊藏了豐富的資源,就已成為世界各國爭取海洋權益的重要場所。隨著海洋科學、深海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日益深入的認識了海底,發現它是無可窮盡的地球資源寶藏,也是日益枯竭的陸地資源的可靠接替。陸地稀有、罕見的海洋動植物及其基因都深藏在幽幽的“國際海底”。

爭奪北極

俄羅斯行動

2007年8月,在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奇林加羅夫率領下,俄羅斯科考隊員在 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俄羅斯國旗。隨後俄羅斯晨報在2007年9月20日宣稱,科考結果表明北冰洋120萬平方公里的洋底歸俄羅斯所有。俄羅斯這一舉動在國際社會,尤其是在其他四個比鄰北冰洋的國家——美國、加拿大、丹麥和挪威中引起軒然大波。緊接著加拿大政府在2007年10月16日宣稱計畫繪製北極地區海床地形圖,來證明北極大部分地區屬於加拿大。
藍色圈地運動

北冰洋沿海國行動

然而,面對資源的巨大誘惑,北冰洋的沿海國在想方設法地擴大自己的管轄海域,而最直接的途徑就是通過證明大陸架的延伸超過200海里,從而合理合法地把自己的管轄海域擴大。北冰洋的海底是一個橢圓形的大海盆,被三條主要海嶺相分割,即羅蒙諾索夫海嶺、門捷列夫海嶺(阿爾法海嶺)和北冰洋中脊。其中羅蒙諾索夫海嶺長近 2000 公里,高出深海平原 2500 米以上,從新西伯利亞群島穿過北極點一直延伸到格陵蘭島北岸。對北冰洋資源的爭奪就圍繞著羅蒙諾索夫海嶺展開。俄羅斯早期一直堅持北極地區領土劃分的扇形。

爭奪深海

“海洋蘊藏了全球超過70%的油氣資源,海底的油氣如同埋在地里的馬鈴薯一樣等待我們去挖掘。”在2007年4月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海洋石油天然氣研討會上,美國休斯敦大學石油化學及能源教授米切爾·伊科諾米季斯做了這樣的開場白。
藍色圈地運動藍色圈地運動
世界水深500米或超過500米的深海油氣勘探開發始於上個世紀70年代,至2002年底,已發現470億桶石油。到2003年,海洋油氣勘探水深已達3053米。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和國際能源機構估計,全球深海區最終潛在石油儲量有可能超過1000億桶。2010年深海原油產量可達850萬桶/日(4.3億噸/年),可滿足全球石油需求的9%。
在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持續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對石油的爭奪已經不再局限於陸地和淺海,許多國家和大型油氣公司都在向深海進軍。深海石油戰早已拉開序幕。

學者觀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汪品先在接受《環球》雜誌採訪已經表明了目前世界各國在海底中爭奪最激烈的資源就是石油。“2007年8月俄羅斯北極科考隊出動深海潛水器,在北極點下潛至4000多米深的海底,安插俄羅斯國旗,這是為什麼?德國宣稱要造世界上最大的深海鑽探船深入北極,這是為什麼?加拿大、美國和丹麥都對北冰洋虎視眈眈,這又是為什麼?主要還是為了爭奪那裡的深海石油。”
到2003年底,全世界已經發現深水油氣田328個,已投入開發的有75個,其中,墨西哥灣、巴西和西非是世界深海油氣勘探和開發的“金三角”。
各國對深海石油的激烈爭奪可以從墨西哥灣看出來。在這裡,美國的石油開採公司已經向縱深地區邁進,鑽探深度逐漸加大。2005年美國能源法案通過額外減免深水和超深水石油天然氣開發的礦產開採費,為風險較大的墨西哥灣海上石油天然氣開發提供了新的動力。僅在這一年,就有兩個深水石油項目建成投產,另外還有6個油田正在開發之中。
同時看中墨西哥灣的還有巴西石油公司。由於擁有開採本國海域深海石油的發達技術,巴西石油公司早已把目標轉向國外。在2010年前,巴西石油公司將主要投入三個地區的石油開發,其中墨西哥灣海底油田處在第一位。
另外,2007年3月,挪威石油已經得到墨西哥灣300個油氣開採許可證;5月,日本石油公司和日本三菱公司宣布,將共同投資12億美元購買位於墨西哥灣的一個油氣田的股份;而由雪佛龍、殼牌和英國石油聯合出資建設的超深海平台Perdido,將是墨西哥灣第一個超深海平台,計畫在2010年投產。
石油是現代社會經濟得以維繫的重要能源。只要對石油的需求源源不斷,各國對深海石油的勘探和開發就會繼續,對那些像“馬鈴薯”一樣的油氣的爭奪只會愈演愈烈。

外大陸架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如果沿海國認為本國自然延伸的大陸架超過了200海里,則需要在2009年5月之前,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200海里以外大陸架外部界線的申請,並提供相關科學證據,證明自己的權利主張。委員會在對申請和所附證據進行審查後,提出意見和建議。提出申請的沿海國需要在委員會建議的基礎上,最終確定其200海里之外的大陸架的外部界限。
藍色圈地運動
2009年5月是此次全球“圈海”的最高潮,僅1日至12日便有20多個國家趕在大限到來前提交劃界案,隨之而來的是各國間紛繁複雜的爭吵。
路透社稱,遠海海床此前一直被認為沒有多少商業價值,但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川融化以及現代鑽探技術的不斷革新,讓人看到了外大陸架蘊藏的巨大利益。
除了已於2008年4月獲該委員會允許延伸其大陸架的澳大利亞和已提出類似申請的俄羅斯以外,打算提交劃界案的國家包括愛爾蘭、奈及利亞、湯加、紐西蘭、挪威、英國、納米比亞、斯里蘭卡、烏拉圭、巴基斯坦、日本、緬甸、蓋亞那。另外,還有數個國家回復稱劃界案正在編寫之中,無法確定劃界案完稿的準備時間。
法國提交的劃界案宣稱要擴展其位於加拿大東海岸的法屬聖皮埃爾及密克隆群島的海底權益,這必然侵害加拿大的大陸架權益。此外,同處孟加拉灣的孟加拉國、印度和緬甸對彼此的劃界案也很不滿。在韓國11日提交東海劃界案後,韓聯社也預測說中日韓預計將再起風波。

形勢分析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幾年來,世界諸強對海洋的開發、爭奪和控制的特點已初現端倪,其中的重頭戲就是向深海進軍。這一輪看不見的“深海暗戰”雖似風平浪靜,卻暗藏殺機,並將對未來全球政治格局、軍事戰略和國際關係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時,控制深海對打贏陸戰、空戰,甚至太空戰也將有決定性的意義。
藍色圈地運動
其實,早有科學家預測,深海,這片迄今為止人類知之最少的“科學盲區”,將成為繼太空之後下一個關係到人類社會發展和政治格局的重要地域。而實際上,或出於政治目的,或著眼經濟利益,或本著科研精神,世界強國早已開始了一場關於奪取未來戰略制高點的深海暗戰。
當人們在不斷開拓新的疆界,歷來是各國、各民族奪取新的生存發展空間、獲取新的能源、資源、奪取對其他國家軍事戰略優勢的重要途徑。16世紀前後的海洋大開發,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一些歐洲中小海洋國家抓住了歷史的機遇,它們的艦隊奪取了海洋這個新空間的控制權,徹底打敗了亞太、美洲地區許多歷史悠久的封建帝國,成為全球新霸主。歷史的經驗證明,誰抓住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誰就能踏上富國強民的快車道,更改自己在國際政治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藍色圈地運動-
正是因為深海這個人類未來生存發展的新空間,蘊藏著巨大的能源礦產和無限的資源,使得各國勢必必爭,同時也成為了新型高技術海戰武器大顯身手的新戰場。必定會有一些思維敏感的新興國家捷足先登,搶先在開發深海的爭奪中拔得頭籌,從而急劇增加本國的國力。然後再向傳統的強國叫板,最後甚至導致國際政治軍事格局重新洗牌。

參考資料

[1] [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