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斑條尾魟

藍斑條尾魟

藍斑條尾魟中文名:藍斑條尾魟(拼音:lán bān tiáo wěi gōng);英文名:Ribbontailed stingray;學名:Taeniura lymma。藍斑條尾魟,又名藍點魟,為軟骨魚綱鰩目魟科的其中一種,肉食性。

藍斑條尾魟(Taeniura lymma)又稱藍點珍珠魟,藍點魟,為燕魟目,魟科,條尾魟屬一種熱帶或亞熱帶地區近岸生活於底層的海水魚類。藍斑條尾魟分布於紅海,非洲東部至日本海南部,南至澳大利亞北部海域,活動於底砂豐富的礁石區域,其外形奇特、色彩艷麗,在海洋館及觀賞漁業中是非常著名的展示性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藍斑條尾魟
  • 拉丁學名:Taeniura lymma
  • 別稱:藍點珍珠魟,藍點魟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 燕魟目
  • :魟科
  • :條尾魟屬
  • :藍斑條尾魟
  • 英文名稱:Bluespotted ribbontail ray
分類,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保護級別,品種簡介,飼養方法,

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目: 燕魟目 Rajiformes
科: 魟科 Dasyatidae
屬: 條尾魟屬 Taeniura
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馬爾地夫、伊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中國等海域。主要以軟體動物,蠕蟲,蝦蟹等為食,卵胎生。

外形特徵

藍斑條尾魟體鮮艷,身上有卵形的大藍點,尾上有沿著尾巴方向的藍色條紋。口部圓形有角,藍點有闊邊,尾巴粗壯,向後漸漸變細,長度短於身體的兩倍,末端有寬闊的尾鰭。藍點上沒有刺,但成年藍斑條尾魟沿背脊中線有一些突起物,尾部後端比其他魟魚多一條刺。體長可達35厘米,尾長35-50厘米。

生活習性

藍斑條尾魟為近海底棲魚類,棲息於大陸架,漲潮時,它們會成群進入淺沙海域去吃軟體動物,蠕蟲,蝦蟹等,退潮時回去洞穴,岩底找庇護所。平時常將魚體半埋於沙中,藉機躲避敵害與偷襲獵物。游泳能力不強,以波浪狀方式擺動體盤兩側來游泳。

分布範圍

藍斑條尾魟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馬爾地夫、伊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中國、越南、高棉、孟加拉、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印度、菲律賓、澳洲、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等海域。

生長繁殖

藍斑條尾魟繁殖期在春末和夏季,卵胎生,孕期4個月至一年。

保護級別

品種簡介

藍點魟是很漂亮的一種魟魚,越漂亮的東西越有毒,它們身上鮮亮的蘭色斑點是一種警告色,這種魚的尾刺內含有強烈的毒素,人被扎傷後會有生命危險。目前市場上的個體大多來自菲律賓和印尼,一些個體在捕撈上來後就將尾刺摘除了,這是漁民的自我保護行為。尾刺在幾個月後會再次生長出來,所以飼養者還是要小心。

飼養方法

藍點魟可生長到70厘米長,體盤直徑約35厘米。它們是很怕冷的魚,水溫低於24℃時就不進食了,長時間的低溫可能會造成死亡,最好用26-28℃的水溫來飼養。雄性的藍點魟臀鰭進化出了用來交配的棒狀衍生物,成熟後它們的交配欲十分強烈,在適應水族箱環境後就開始到處尋歡了。如果你成對飼養,它們能在水族箱中繁殖成功,小藍點魟出生的時候直徑大概12厘米左右,非常可愛。
如果水族箱內鋪設有沙子,藍點魟會將身體潛伏到沙子中,只有覓食的時候才游出來。冷凍的魚蝦肉都是它們喜歡的食物,但一定要注意餌料的衛生。如果想繁殖藍點魟最好用1m以上的正方形魚缸來飼養,它們在交配的時候可能發生爭鬥,事實上雄魚多半是將雌魚強暴了,寬闊的空間可以讓雌魚多一些逃避空間,防止傷害加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