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盡火傳:宋志明中國古代哲學講稿(薪盡火傳(圖書名稱))

薪盡火傳:宋志明中國古代哲學講稿(圖書名稱)

薪盡火傳(圖書名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薪盡火傳:宋志明中國古代哲學講稿》內容簡介:1974年,我在吉林大學哲學系參加《中國哲學史》編寫,算起來我與這門課程相伴已經30多年了。說心裡話,我對中國哲學史學科是有感情的,希望能為這門學科的建設盡點力。對於這門學科的現狀,我覺得還有改進的必要。目前出版的中國哲學史方面的教材,大概有十幾種,我讀後覺得存在著三點遺憾。第一,不夠“中國”。有些編寫者似乎自信心不足,習慣於按照國外的模式來寫,沒有充分反映出中國哲學的獨到精神、獨到韻味。第二,不夠“哲學”。有些編寫者似乎只是把古人的言論編纂在一起,並不做思想的提煉。據有人統計,有些教材引用的原文,甚至超過全書的三分之一的篇幅。第三,不夠“歷史”。有些編寫者選擇的人物眾多,似乎想把所有有點哲學言論的人都一網打盡,結果弄得篇幅冗長,無法展現哲學思想發展脈絡。《薪盡火傳:宋志明中國古代哲學講稿》力圖彌補這三點遺憾,寫出一本有特色的讀本。當然,未必達到目的,“非所能也,心嚮往之”而已。

基本介紹

  • 書名:薪盡火傳
  • 作者:宋志明
  • ISBN:9787303100705
  • 頁數:443頁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叢書名:京師大講堂
作者簡介,目錄,後記,

作者簡介

宋志明,男,1947年生於吉林市。198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為該校首批博士學位獲得者。現任該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哲學分會委員、哲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孔子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哲學院二級教授及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現代哲學史研究會副會長。主要著作有《現代新儒家研究》、《中華儒學源流》、《熊十力評傳》等20餘部,發表論文100餘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總論 中國哲學概況
第一章 中國有自己的哲學
第一節 哲學三義
第二節 哲學三性
第三節 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
第四節 中國哲學的發展前景
第二章 基本問題
第一節 回到中國哲學自身
第二節 哲學基本問題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第三節 天人關係是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
第三章 主要內容
第一節 總體格局
第二節 發展階段
第三節 主要問題
第四節 儒家哲學的發展歷程
第五節 道家哲學的發展歷程
第六節 佛教哲學的發展歷程
第四章 精神韻味
第一節 自強不息
第二節 實事求是
第三節 辯證邏輯
第四節 以人為本
第五節 內在超越
第六節 有容乃大
上編 原創期:百家爭鳴
第五章 原創期概述
第一節 哲學產生的語境
一、由於經濟的發展,使哲學產生成為可能
二、由於社會轉型的需要,使哲學產生成為可能
三、由於文化的積累,使哲學產生成為可能
第二節 中國哲學的起步
第三節 主要話題
第四節 主要學派
第六章 道家的天道學
第一節 老子哲學
一、其人其書
二、以道論物
三、以道看人
四、貴柔守雌
五、以道救世
第二節 莊子哲學
一、其人其書
二、齊物論
三、逍遙遊
四、應世之道
第七章 儒家的人道學
第一節 孔子哲學
一、其人其書
二、從天道轉向人道
三、從“無知之行”到“有知之行
四、禮學與仁學
五、中庸之道
六、大同之世
第二節 孟子哲學
一、其人其書
二、仁政說
三、人性善
四、天道誠
五、求放心
第三節 荀子哲學
一、其人其書
二、禮法並用
三、化性起偽
四、天行有常
五、物理可知
第八章 墨家的人天學
第一節 墨子其人其書
第二節 賴其力而生
第三節 兼相愛,交相利
第四節 從人學到天學
第五節 取名以實
第九章 名辯思潮與名家出場
第一節 名辯思潮的活躍
第二節 惠施的“契約異”說
一、其人其書
二、歷物十事
第三節 公孫龍的“離堅白”說
一、其人其書
二、白馬論
三、堅白論
四、指物論
第十章 法家的治道學
第一節 早期法家的探索與實踐
第二節 韓非的法治理論
一、其人其書
二、以理解道
三、以計算之心相待
四、法術勢結合
中編 發展期:三教並立
第十一章 發展期概述
第一節 語境的變化
一、漢初的選擇
二、魏晉的轉型
三、唐代的定格
第二節 文本的整理
……
第十二章 經學的建構與解構
第十三章 玄學與體用之辨
第十四章 中國佛教哲學
第十五章 道教哲學
下編 高峰期:理學行世
第十六章 高峰期概述
第十七章 宋明理學的草創
第十八章 朱子理學
第十九章 陸王心學
第二十章 張王氣血
第二十一章 清初樸學
參考書目
後記

後記

2008年,我已過“耳順”之年。不再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書報中心總編之後,我又回到了哲學院本科生的課堂,為2006級哲學專業本科生講授“中國古代哲學史”課程。這個年級有兩個班,一個是普通班,一個是國防班,加在一起有60人之多。加上許多旁聽生,課堂坐得滿滿的。同學們聽課很認真,課堂氣氛很好,使我頗受感動。我儘量講好每一節課,力求做到深人淺出,把中國哲學的精蘊表達出來。每次講課結束,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陳治宇同學建議把講課錄音整理成書,我接受了她的建議,遂有本書寫成。同學們利用暑假時間,把我的講課錄音整理成文字。其中第一章、第二十一章由陳治宇同學整理,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由李依蔓同學整理,第二章、第三章由張婉月同學整理,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由楊昊同學整理,第四章、第十八章由黃心哲同學整理,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由李興同學整理,第十一章、第十五章由古麗南·胡斯曼同學整理,第四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由馮佳欣同學整理。我以同學們的整理稿為基礎,加以修改,寫成了此書。感謝同學們的熱情,感謝同學們的辛勤勞動,感謝同學們讓我體味到教學相長的快樂!
1974年,我在吉林大學哲學系參加《中國哲學史》編寫,算起來我與這門課程相伴已經30多年了。說心裡話,我對中國哲學史學科是有感情的,希望能為這門學科的建設盡點力。對於這門學科的現狀,我覺得還有改進的必要。目前出版的中國哲學史方面的教材,大概有十幾種,我讀後覺得存在著三點遺憾。第一,不夠“中國”。有些編寫者似乎自信心不足,習慣於按照國外的模式來寫,沒有充分反映出中國哲學的獨到精神、獨到韻味。第二,不夠“哲學”。有些編寫者似乎只是把古人的言論編纂在一起,並不做思想的提煉。據有人統計,有些教材引用的原文,甚至超過全書的三分之一的篇幅。第三,不夠“歷史”。有些編寫者選擇的人物眾多,似乎想把所有有點哲學言論的人都一網打盡,結果弄得篇幅冗長,無法展現哲學思想發展脈絡。本書力圖彌補這三點遺憾,寫出一本有特色的讀本。當然,未必達到目的,“非所能也,心嚮往之”而已。不當之處,敬祈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