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窯黑陶

薛家窯黑陶
1980年後,鐵制、鋁製以及塑膠製品流行,替代了原來一度廣泛使用的陶器。但2000年後,薛家窯黑陶又煥發了新的生機,推出了許多實用性、工藝性、觀賞性的新式品種,成為莒南地方特產中一大亮點。
一、歷史
薛家窯村制陶歷史悠久,前幾年考古發現,本村出土有春秋時期的錢幣,銅壺,在村南的古墓石頭棺內挖出過高腳杯等陶器。從本村周圍出土的龍山文化黑陶杯等文物看,此地制陶的歷史可上溯到四五千年前。村中曾出土過龍山時期蛋殼陶石斧等(石斧現存劉德君處)。此地發現不少隋唐時期的陶器出土。如有一種拇指大的陶器鬹。當地人稱“陰由”,傳說上古時期人口稀少,民間迷信鬼神,認為人鬼雜處不易分辨,故製成了這樣一種陶器,人執一件,類似今天的身份證。外出辦事,出示一下“陰由”,別人就知道你是人不是鬼了。現在這種“陰由”,薛家窯村民中仍有保存者,皆系多年前從地下挖掘而得。
薛家窯制陶真正可考的歷史在金和南宋時期,薛家窯村在古代名為營子官莊。宋金時期農民起義軍紅襖軍建立政權後在這兒安營建窯,由軍隊管理這裡的陶器製造工作,此地成為制陶產業基地。所制陶器一為軍用民用,二為商品貿易獲利以充軍資。因此村莊得名“營子官莊”。從此以後數百年,這兒的陶器遠近知名,遠銷各地。據說,嘉峪關一帶長城上面的獸頭即為薛家窯生產。歷經明、清、民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70年,此地堪稱魯東南陶都。
後來紅襖軍失敗,原來的窯工有些繼續從事制陶業,改為民間個體經營。因窯工多為薛姓,後來村名漸漸演變為“薛家窯”。清朝中期以後,“薛家窯”村名始固定下來,成為法定名稱。
由於陶業發達,帶來經濟的繁榮,吸引了南來北往的商旅。從宋朝後,此地建有尼姑庵二處,稱為上庵下庵,當時香火盛極一時。明代後期,奢靡之風盛行,社會風氣敗壞,庵中尼姑不守清規,趕考的舉子有迷戀其中而死者。尼庵被官府查抄,至今廟址仍在,尼姑墳址仍在。於此可以想像當時一度的景象繁榮。
清末民初,社會動盪,有很多農民破產,無地無家,流浪至此,成為莊氏地主的佃戶。為了謀生,便加入了制陶這個憑手藝吃飯的行業,因而薛家窯成為制陶專業村。另外有許多沒有技術的人乾起了販賣陶器的行當,因陶器的市場需求量很大,因而販賣陶器成為一項規模很大的商業活動。“賣窯貨”成為許多人謀生的職業。
清朝至一九四七年,是薛家窯陶器的鼎盛時期。清代,薛家窯生產的烤火手爐、茶壺、痰盂子、蟋蟀罐等作為貢品,成為供皇宮使用的器皿。其後,隨著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木器、竹器、瓷器(如白瓷碗)漸多,取代了一些陶器。1980年後,黑鐵、白鐵製品、鋁製品、搪瓷製品、塑膠製品、不鏽鋼制器皿逐漸替代了原來的陶器。因為這一類製品方便耐用,而且質地細膩,外形美觀,且用機器生產,批量大,成本低。相形之下,陶器顯得粗糙,而且全憑原始手工製作,勞動強度大。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耐碰撞,一不小心碰撞一下就破碎了,不象鐵器鋁器、塑膠器皿那樣結實耐用。所以,從1970年後,陶器市場逐漸萎縮。1980年後,就只有極少數人還用一部分陶製的盆、罐。缸等。2000年後,陶器作為一種工藝品重新煥發生機,受到社會重視。至2008年,薛家窯生產的工藝品和生產生活用品仍繼續為社會、為人民服務。
二、工藝
燒制陶器的原料是粘土。這種陶土礦物質成分主要有高嶺石、水白雲母蒙脫石石英長石等,吸水性和吸附性強,水泡後可塑性好。薛家窯村周圍的土是上乘的陶土,主要分布在村西大路以西,泥質細膩,色黑、勁道,有柔韌性,耐抻拉。這種黑泥不透水,做成壺用來燒水比鐵鍋還快,省時、省燃料,一般一壺水用一二根高梁桿就能燒開,令人叫絕。茶壺的造型非常科學、美觀,壺嘴設計在腰突處,倒水沖水非常方便。壺底為圓椎凹入形,便於得火,非常符合省柴、省時和環保節能的原理。而且便於放穩,接觸地部位面積小,更易於保溫。過去大店集上賣茶的人在集市上砌一斜面凹槽,上面連續可放坐十幾把壺,只在地面處燒火,上面的壺都可以燒開。
窯貨中的盆和缸,都是根據實際需要設計各種大小不等的型號,底部和上沿略厚,便於放置和提拉,搬動時既方便又堅固。工藝設計之巧令人嘆服。盛水罐子兩邊各設計一個空鼻,用以穿繩,盛滿一罐水足有幾十斤,兩個罐鼻承受重力非常從容,一般罐碰破了,鼻也不會壞。古代設計者對力學的理解和運用的智慧不能不讓人佩服。
陶器的造型樸素大方,實用美觀,異彩紛呈:有的粗獷,有的纖巧,有的典雅,有的端莊。如家庭用作食盒的陶盆,外表光滑細膩,刻有牡丹、月季等花卉及蝴蝶、喜鵲等動物,有的刻有胖娃娃抱大魚,喻義年年有餘。上有瓦蓋,既實用,又有美術欣賞價值。
冬天用以取暖的火爐子設計非常精巧,一般下面是一圓罐,可貯火種,火上用灰覆蓋,防止冒煙。上有一圓柄,提著非常方便。罐上有鏤空成圖案的陶瓦蓋,用以隔火,防止火炭與衣服或人體的接觸,防止燒傷或燒壞衣服,用起來非常安全放心。還有一種大的爐子,盛炭火較多。上有三股提梁,是為了家有嬰兒烤乾洗換的尿布之用,放在上面,一般濕棉布二三十分鐘就烤乾了,很是方便。
家庭用的水罐有的可以盛五六擔(合十幾罐或桶)水,容量大,很實用,貯水清潔衛生,不變質。水中雜質很快沉於缸底,換水時便於清掃。乾缸用於盛糧食,容量大、方便、安全,防鼠防蟲。
小孩玩具用的陶製繡球,中空、外表鏤花,非常精巧,內部有時設定裝有沙子的小球,滾動時發出嘩啦啦的響聲,外邊可以繫上彩帶,便於小孩攜帶。另有泥哨,可以吹奏出幾個音階的樂譜,泥制老虎等玩都栩栩如生,憨態可掬。
陶製香爐、筆筒、花瓶也都古色古香,雅典不俗,成為一個時代的擺設特色。
燒窯用的燃料一般是木柴,古時多為松木,從1960年逐漸改為燒煤。
陶器製作的工藝流程分為十個步驟:挖土→曬乾→水泡→和泥→制坯→刻花→晾曬→裝窯→燒窯→出窯。每一個步驟都有嚴格的操作要求。如挖土,選土質好的地方取土。薛家窯村泥土層明顯分三層:最上面是黃土層,即今種植農作物的土層;下面是黑土層,約有3—5米,全為黑色淤泥,是質地最好的陶土;再下面是紅土,土層中發現有小田螺(當地叫“烏婁”)殼,是幾億年前海洋地質沉積而成。中間這層黑土也是億萬年前特殊冰川地質時期形成的。
挖出的土要放在場中曬乾曬透,然後用水泡,乾土見水後迅速均勻粉化,泡透後開始和泥,這就象做麵食和面一樣。過去一千多年來和泥都是用人工,即是用手揉和腳踹,用鐵杴、钁頭、抓鉤攪拌,是一種繁重的體力勞動。2000年後,開始用球磨機和泥,才把人從繁重和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制坯是成型的關鍵,要由技術最好的師傅操作,其形狀大小厚薄全在師傅手上掌握。
刻花由有繪畫專長的人負責,畫得好的更受顧客歡迎。所以陶器上的刻畫水平不能低,低了就要影響售價,好畫會更有吸引力。晾曬學問也很大,每件陶器一般都要晾曬多次,而且不能暴曬,因為暴曬泥土收縮過快,陶坯容易變形,且產生裂紋。陶器的各個部位厚薄不一樣,如底邊和沿、柄部厚,腹部薄。薄處幹得快,厚處幹得慢。為了讓土坯乾的速度時間同步,就要對不勻處用水抹,一般要抹水三四次,行內稱為三水、四水。一些細巧的陶坯晾而不曬,俗稱為“陰乾”。
乾後裝窯也有學問,既要使一窯之中裝的件部儘量多,又要不至損壞,還要容易平均受熱。這樣,陶坯的大小、形狀、重量、位置分布就要合乎科學要求。否則,有的地方燒過了火變了形,有的地方燒不熟,那樣一窯製品就報廢了。
燒窯乃是全部工藝成功的關鍵。古代沒有溫度計,火候掌握全憑目測和燒窯師傅的經驗及感覺。一般燒窯要40多個小時,中間不能停火,人不能離開。行規不能在窯邊大小便,不能說不吉利的話,說是敬窯神。其實就是古代制陶工人敬業精神的另一種曲折表達而已。至於燒缸瓦、琉璃瓦,用的時間更要長些。
出窯即是把燒好的陶器取出,實際上也有許多技術和講究。一是開窯時溫度高,很燙手。二是有的陶器很大很重,如大欄缸,一個有上百斤。有的大小不一,要配套裝在一起,要既快又整齊完整地搬出來,這就要有一定技術。有經驗的窯工出窯時能把燒得尚紅的一百多斤重的大缸旋轉著一下扔到窯外而安然無恙,令人驚為絕技。
窯又分為磚瓦窯與盆窯兩種。磚瓦窯專燒制建築用磚瓦,又有蒙頂窯、馬蹄窯、油簍窯等幾種。盆窯又稱團窯。薛家窯過去一直以盆窯為主。2005年,在大店重新修建山東省舊址和115師司令部紀念地時,薛家窯村承擔了燒制中國傳統式黑色磚瓦的工作。
三、品類
薛家窯陶器品種繁多,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1、盆類:共分十種。
一號盆叫接盆,是最大的盆,可盛5擔水,主要是手工作坊做粉條用,或拌物料用,一般家庭不用,為特大盆。
二號盆叫陶盆,做豆腐用,又稱套盆。俗叫大盆。平時用以盛煎餅、饅頭,或盛米糧。
三號盆叫四件半盆。
四號盆叫半套,俗稱二盆,用以淘菜、泡糧食,或臨時盛放食品。
五號盆叫兩件子。
六號盆叫滑三盆。
七號盆叫三盆,這種盆大小適中,方便順手,用處最大,用的最多,主要是用以烙煎餅盛糊子、淘菜,家家用。另外用於結婚辦喜事盛糖果糕點、喜饃用,此時謂喜盆。還用來作喪葬中摔牢盆用的牢盆,稱公事盆。
八號盆叫四盆,主要是吃飯用來盛稀飯,盛湯菜或渣腐菜。
九號盆叫小五盆,用於盛菜。
十號盆叫瓦盆子,用以喝牛肉湯、泡油條或喝稀飯,也用來代替大碗盛菜。農村最多的是用來盛渣腐。
以上都是用以盛食物的。另外還有一種專門用來洗臉、洗腳用的盆子,寬沿,利於端水,名叫洗臉盆,直徑與四盆大小相同,但比四盆淺,底小。
2、罐類:分九種。
一曰雙罐。這種罐很大,容量多。主要用以擔水,但只有身壯力大的人能擔得動,一般人少用。
二曰行(音xíng)罐。相當於後來的水桶,容量為雙罐的二分之一。這種罐用的最多,一般作擔水用。還有一種帶嘴的罐,用來作便桶,叫作尿罐,嘴用來在農田澆尿施肥用。
三曰二罐。用於盛稀飯、盛茶水。古時農人在野外種田,家中人送飯常用。
四曰狗頭罐。大小如狗頭,小巧方便。夏季農人在外頭鋤地帶著用以盛茶水。也有人用這種小罐當尿罐,相當於夜壺。也叫磨鐮罐,割麥、稻時,盛上水帶到地頭磨鐮用。
五曰耍罐。比拳頭略大,小巧輕便,口小肚大,用於小孩玩耍。有時小孩帶到野外抓螞蚱,捉蟲子,或到河中撈蝦子、撈小魚時盛物用。
六曰盆罐。結婚陪嫁用。用來盛上床鞋。能盛兩雙女式繡花鞋(古時為小腳穿用)。
七曰煙罐。長時間在家的老人或婦女吸菸者用來盛菸絲、煙末用。古時配以火鐮、火石、火紙。在外幹活的男子則帶煙包裝菸絲。
八曰鳥食罐。養鳥用,盛米粒或盛水,置鳥籠中供鳥用。有鼻,可固定在籠子上。
九曰蟋蟀罐。古人習慣鬥蟋蟀為戲。故有人養蟋蟀供角斗或賣錢。養蟋蟀用罐,罐上有孔,可供蟋蟀呼吸或投放食物。
3、缸類。有大小多種,形狀相似。最大的一種是一號缸,叫攔缸,高和直徑有1.5米,肚大口稍小,能盛800斤小麥。二號缸叫兩套缸,三號缸叫個缸,能盛200斤小麥,四號缸叫腿子缸,五號缸叫半套缸。用來盛糧、盛水,小缸也可用來栽植花木。
薛家窯貨主要是盆、罐、缸三類。賣窯貨的人俗稱大缸大盆為“大件”;行罐、二盆、五盆為“套件”;行罐、茶罐等為“單件”。
4、茶具。有茶壺、茶碗、茶盤、茶缸等。
(1)茶壺,有五種。
一曰大茶壺。雙把,盛十幾斤水。容量相當於一個二罐。平底,主要用以盛開水,可供四五個人在地里幹活時飲用。1960年前百姓多用石榴樹代替茶葉燒茶用,味道很好。後又有用蘋果樹葉者。
二曰燎壺。大肚凹底,用來燒開水。此壺使用最多最廣,家家必備。盛水相當於現在一熱水瓶多一點,用以沖茶,也可以對著嘴喝壺中的溫開水。
另有一種穿心壺,中間有個小煙筒,用來燒水又快又方便。現在已被白鐵壺代替。
三曰抽壺。嚴格說已不是茶具,主要為染房用。有一抽水竿,按住壺,抽出染缸內的顏料渣子,抽水筒有1.6尺(老棉布尺),下端有一噴壺嘴,用以吸沉澱的雜質。
四曰沖壺。用於盛開水的壺。用來沖泡茶葉。扁平狀,兩邊有耳,可繫繩。上端有一截圓筒狀口,用來罐水和倒水。
五曰“茶都嚕子”,人少時送飯用。有時推車人外出幹活時掛在車把根部當水壺用。
還有一種燉飯壺,壺側有一中空圓把,可以手持。壺中可以盛米或飯放火上燉熟,多用來餵孩子。
(2)茶碗 用來喝茶品茶,比飯碗小,現已成為觀賞工藝品。
(3)茶盤 多為圓形,也有帶角的,一般為八角形,中部低平,四周有邊翹起,造形雅致、美觀,用以放置茶壺茶碗。
(4)茶海 有蓋,用以放茶葉。
5、用具
(1)火爐子 有大小兩種,大的三個把,用的較少,主要用來給嬰兒烘烤尿布。小的上有一提梁。下面是圓狀平底,上有鏤空圖案的爐蓋,用以防止爐中炭火燒到人體或衣服。
(2)香爐 古時用來燒香用,今已絕跡。有大小之別,有懸掛式和站立式兩種。形狀有方形、圓形、扁形三種。中間放高糧米或沙子,裡面插香。
(3)文具筒 大的叫字畫筒,用以存放裝裱捲起的字畫。小的叫筆筒,俗稱筆箍子,用以放毛筆。這些都是文人雅士家中的擺設。另有一種筷子筒,專放筷子用。
(4)花瓶 有大小之分,做工精巧別致,上面有魚蟲,花鳥的浮雕或刻花,用來插花,點綴環境。
(5)石板 盛行於1945—1975年,為小孩上學練寫字用。形狀為長方形,多為30厘米×20厘米。配以白色綿石作的石筆,可以隨寫隨擦,十分方便。在經濟條件差的年代裡,對小學生學習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每片幾分錢。也有的學生用鐵片或破盆底陶片代替,效果一樣。
(6)枕頭 陶製枕頭,中空,外表光滑,又硬又涼,用的人少。
(7)鍋蓋。形如反扣的底小口大的盆,上部有一抓手,用以蓋鍋,不怕水汽浸潤。可長久使用。
(8)瓦蹲 用來坐放熱飯盆或熱水壺,或用來作坐具,代替板凳。
(9)泥桌 用來吃飯或放置器物,但用的不多,一般與瓦蹲配套使用。
(10)燭台 用來放蠟燭,照明。
6、花盆 用來栽植花卉,形狀大小不等。薛家窯生產的花盆最大的直徑棉布尺1尺8寸,約合今1米。最小的三寸,合今10厘米。行業語按容量講一升土,二升土等。形狀有圓形的,多邊形的,帶花邊的,帶棱的為多角形。可根據各種花卉形狀氣質特點,選擇不同的花盆。還專門生產了一些蘭花專用,如:君子蘭專用的花盆。
7、玩具 主要是適應兒童需要而製造,種類有:
①小動物。如老虎、獅子、狗、貓、兔、雞等。
②碌碡。樣子如同農民打場用的碌碡,中間粗,兩頭細。可以用繩子拉著滾動。中空,兩頭有兩個壺蓋對著。有的中間設計能發出響聲的東西,俗名叫“響車子”,很受小孩兒歡迎。
③繡球 球狀中空,外表鏤刻著圖案花樣,有孔可拴系彩帶,有的中間放幾粒小石子,一晃嘩嘩作響,為嬰兒所喜愛。
泥哨 可吹出各種不同響聲。形狀不同,大小各異。最大的泥哨有雞蛋大,可吹出“鳴鳴”或“咕咕”的聲音,多為粘棕子式。有的荷包式。還有一種三角形小哨,頭上有嘴向里吹氣,尾分兩角,尾部有二孔,用手指捏著,忽收忽放,可吹出幾個不同音階。走街貨郎往往一邊搖著小鼓,一邊吹著泥哨,引誘小孩來買,樂音多為
還有一種最小的泥哨俗稱“屋鎖”,上面系一紅繩,掛在嬰兒脖子上,吹出的聲音類似一種夏天的蟬鳴。聲尖卻不刺耳。習慣於端午節時佩帶。
8、建材 主要是仿古建築用的青磚翅瓦、脊瓦、瓦當、獸頭等,手工做的瓦叫瓦扎(音zhà)子。
產品種類隨著社會發展,適應不同時期的生產生活需求而不斷改變。古代以盆、罐、缸為主,這幾年以工藝品仿古器具為主,適用於裝飾、擺設的時尚需要。花盆生產多,新產品如陶製飲水機等已開發投產,種植草莓營養杯大量生產
四、工匠
薛家窯制陶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歷史上能工巧匠出了很多,但做為下層勞動人民,得不到社會的重視,很多寶貴的經驗、技術沒有得到記錄和整理。甚至連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的名字也湮沒無聞。實在是令人痛惜的事情。現在記得名字的能工巧匠有如下幾人。
莊本×(1868—1928)外號“能豆子”,傳說一手抱著孩子餵小孩,用另一隻手一早晨功夫能做300多個帶端把的燉米壺,被稱為奇才。
莊維善 清代人,技術全面,手藝過人。
莊本善(莊欠開曾祖),清末人,技術高超,經濟狀況優於一般,平日著大褂禮帽,形象優雅。兄弟三人,都是陶工高手。
另外從清代到建國初的名手還有劉西厚、莊會和、莊玉三、劉學松、劉學瑞、薛立會(善修坯)。還有個人號稱神手王玉田,是個擅長製做茶壺的高手,他做壺質量好,速度快,備受推崇,於1981年去世。
劉西同(1886—1956),擅長做剃頭鍋子、痰盂子、燭台等器物,做工精細,雕花精美。到外地授徒去世於沭河西莒縣石井村西北的徐家莊,終年70歲。
薛仕成 生於1918年,今年90歲,健在。為當地制陶老師傅。
現在成就最大的當數莊乾開和劉德福二人,在傳承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創造,他們製做的產品已形成較大規模,遠銷國內外市場。現在他二人正在繼續開拓市場,重振薛家窯陶器雄風,把名牌打出去,把制陶業提到一個更高的新水平,讓這一傳統工藝得到不斷發展。
另外,劉德君、王京俊(神手王玉田之子)的制陶技術也有很大影響。王京俊的制壺手藝高超,有一定社會聲譽。
歷年來,還有不少工匠外出發展謀生授徒。如莊孝全帶領全家去了沂水馬站東的躲莊,莊同連去了郯城,莊孝利去了內蒙古林河。還有去新疆、瀋陽、遼寧、黑龍江等地傳藝的,他們已在當地落戶安家,把薛家窯制陶的技術和工藝帶到外地,傳播到祖國各地,成了家鄉文化的播種者,對推動本地陶業文化的傳承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98年,山東電視台國際部主任兼顧問於拓同志等人曾來薛家窯村攝製過《美在農家》專題記錄片,在電視上放影,產生了很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