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殼紅山茶

薄殼紅山茶

薄殼紅山茶為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為我國特有物種,分布於雲南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薄殼紅山茶
  • 拉丁學名:Camellia tenuivalvis H. T. Chan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側膜胎座目  
  • 亞目:山茶亞目 
  • :山茶科
  • 亞科:山茶亞科
  • :山茶族 
  • :山茶屬  
  • 亞屬:山茶亞屬 
  • :薄殼紅山茶
  • 組 :紅山茶組  
  • 亞組  :滇山茶亞組 
  • :滇山茶系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區別,

形態特徵

灌木,高1.5-2米,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卵形或長圓形,長5-7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漸尖或略鈍,基部闊楔形或略圓,上面乾後深綠色,發亮,下面黃綜色,無毛;側脈4-5對,與網狀小脈在上下兩面均不明顯,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5-7毫米。花紅色,直徑4-5厘米,1-2朵生於枝頂葉腋,近無柄;苞片及萼片8-9片,革質,長1.3-3毫米,內側4-5片被灰白色絹毛,外側4-5片無毛;花瓣7片,闊卵形,長2.5-3厘米,基部相連約7-8毫米,無毛;雄蕊長1.5厘米,花絲管極短,長僅1-2毫米,游離花絲長1-1.3厘米,均無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長1厘米,3爿裂開,果爿厚1-1.5毫米,木質,每室有種子1個,宿存中軸長6-8毫米。花期1月。 本種和怒江紅山茶近似,但嫩枝無毛,葉長圓狀披針形,花較大,花瓣7片,長2.5-3厘米,花絲管極短,果爿極薄,易於區別。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 460米的疏林中。

分布範圍

四川會理縣龍肘山一帶。

物種區別

它和寡瓣紅山茶也近似,兩者同屬紅山茶但後者葉片披針形或狹長圓形,先端尖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