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的青年時代

蕭邦的青年時代

波蘭電影《蕭邦的青年時代》由波蘭電影製片廠於1951年出品,由中央電影局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2年譯製。該片由亞歷山大·福特執導,賽斯拉夫·華樂柯、亞歷山特娜·斯拉司卡、讓·克那柯維支、T·貝亞洛誠辛斯基、G·布辛斯基、S·白德銳姆等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十九世紀波蘭傑出的愛國音樂家弗里德里克·蕭邦青年時代的革命鬥爭和創作生活。青年時代的蕭邦受波蘭復國運動和俄國沙皇統治下十二月黨人起義的影響,一方面認清了波蘭傀儡政權的腐朽黑暗,另一方面,體會到勞動人民的深重疾苦,因此,蕭邦在政治上傾向進步,在創作上具有強烈的人民性,他的樂曲,以人民喜聞樂見的旋律表現著生活的真實,蕭邦以他富有民族特色和革命精神的音樂,鼓舞著戰鬥中的波蘭革命人民。蕭邦在國外旅行演奏期間,他的音樂雖響遍歐洲,但他的心始終與波蘭人民相連。由於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勝利,全歐洲革命的怒潮風起雲湧,波蘭境內也爆發了起義,波蘭的起義雖然不久就被沙皇殘酷地鎮壓下去,但身居國外的青年蕭邦已明確地認識到,人民的起義並沒有因此而結束,而結束的僅僅是自己的青年時代。蕭邦展望到了人民必將崛起,他在鋼琴上猛烈地彈奏出迴蕩著波蘭人民戰鬥激情和熱愛祖國的樂曲……

基本介紹

  • 導演:亞歷山大·福特
  • 編劇:亞歷山大·福特
  • 主演:賽斯拉夫·華樂柯,亞歷山特娜·斯拉司卡,讓·克那柯維支,T·貝亞洛誠辛斯基,G·布辛斯基,S·白德銳姆
  • 出品公司:波蘭電影製片廠
  • 對白語言:波蘭語
  • 中文名:蕭邦的青年時代
  • 外文名:Mlodosc Chopina
  • 其它譯名:Chopins Youth
  • 出品時間:1951年
  • 製片地區:波蘭
  • 類型:傳記
  • 片長:121分鐘
  • 上映時間:1952年03月14日
  • 分級:芬蘭:K-8;瑞典:Btl
  • 色彩:黑白
  • 譯製公司:中央電影局上海電影製片廠
外文片名,上映日期,演職員表,職員表,演員表,電影劇情,獲獎記錄,

外文片名

美國:The Youth of Chopin(video title)
《蕭邦的青年時代》海報《蕭邦的青年時代》海報
美國:Young Chopin
希臘:Chopin
民主德國:Chopins Jugend
瑞典:Chopins ungdom
比利時:Jeunesse rebelle(法語片名)
比利時:Opstandige jeugd(弗拉芒語片名)
義大利:La giovinezza di Chopin
法國:La jeunesse de Chopin
芬蘭:Nuori Chopin

上映日期

波蘭:1952年03月14日
《蕭邦的青年時代》DVD封面《蕭邦的青年時代》DVD封面
美國:1952年12月24日
法國:1953年02月13日
芬蘭:1953年05月08日
瑞典:1954年04月29日
奧地利:1954年04月30日
丹麥:1956年10月04日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原著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配樂剪輯藝術指導服裝設計
Gustav Bach Jerzy Broszkiewicz Stanislawa Hadyna Jan Korngold亞歷山大·福特Aleksander FordHubert Drapella Olga Ford Zbigniew Kuzminski亞歷山大·福特Aleksander Ford雅羅斯拉夫·杜扎爾Jaroslav TuzarKazimierz SerockiKrystyna TunisRoman MannTeresa Roszkowska
▪ 蕭邦作品演奏者:海林娜·翟尼-斯梯芬司卡
▪ 巴哈及派格尼尼作品演奏者:凡達·費柯莫司卡
▪ 莫扎特詠嘆調演唱者:斯梯芬尼柯·華杜維支
▪ 維也納管弦樂隊指揮:莫拉爾特
▪ 波茲南交響樂隊指揮:維斯洛基
譯製職員
▪ 配音導演:岳路
▪ 翻譯:陳敘一
▪ 錄音:周雲麟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蕭邦Fryderyk Chopin賽斯拉夫·華樂柯Czeslaw Wollejko凌之浩----
康士坦莎Konstancja Gaadkowska亞歷山特娜·斯拉司卡Aleksandra Slaska蘇秀蕭邦女友
艾司納Prof. Elsner讓·克那柯維支Jan Kurnakowicz程引音樂學院院長
列勒威Joachim LelewelT·貝亞洛誠辛斯基/Tadeusz Bialoszczynski崔超明教授
扎托斯基親王Prince Adam Jerzy CzartoryskiG·布辛斯基/G. Buszynki尚華----
魯貝基親王Prince Franciszek Ksawery Lubecki-DruckiS·白德銳姆/Seweryn Butrym於鼎----
諾弗西索夫Nikolaj N. NowosilcowL·皮德拉克維支/Leon Pietraszkiewicz胡慶漢----
華賽蕭斯基Tytus WojciechowskiI·司密洛夫斯基/Igor Smialowski聞兆烽----
魏微基Stefan WitwickiJ·鄧辛斯基/Jerzy Duszynski張捷----
扎爾斯基Bohdan ZaleskiJ·皮德拉克維支/Jerzy Pietraszkiewicz任申----
莫納基Maurycy MochnackiJ·卡里司采夫斯基/Jerzy Kaliszewski任大銘----
孟紐斯基Dominik MagnuszewskiJ·紐維洛夫斯基/J. Nieweglowski陸英華----
高生辛斯基Seweryn GoszczynskiE·洛布辛斯基/Ebigniew Lobodzinski邱華----
蘇卡ZuskaJ·克雷司瑪洛娃姚念貽----
夏白郎司基親王Prince JabaonowskiCzeslaw Strzelecki--------
睡覺的學生Lech Ordon--------
Lt. PisarzewskiMieczyslaw Wojnicki--------
旅館中的間諜Janusz Sciwiarski--------
Prof. Feliks BentkowskiKazimierz Szubert--------
Dr. Malfati揚·切切爾斯基Jan Ciecierski--------
Nicolo PaganiniFrancisek Jamry--------
蕭邦的父親S. Drewicz--------
蕭邦的母親Maria Gorczynska--------
Maj. Nikolai Sergeivich LuninTadeusz Cygler--------
Prof. LindeBoleslaw Mierzejewski--------
Piotr WysockiO. Jacewicz----刺客
OsiaskiF. Chmurkowski--------
GrzymaaaAleksander Gassowski--------
GodebskiRyszard Barycz--------
Ignacy Dobrzya„skiZenon Burzynski----學生
KoamianMaksymilian Chmielarczyk--------
Lt. ZaliwiskiEmil Karewicz--------
WoaowskiJanusz Galc--------
Soa‚tykWladyslaw Neubelt--------
NabielakZygmunt Nowicki--------
KrzyanowskiKazimierz Pawlowski--------
教授Stanislaw Lapinski--------
警察分局局長Henryk Modrzewski--------
憲兵Antoni Fuzakowski--------
法國憲兵Adam Cyprian--------
音樂評論員Jozef Andrzejewski Juliusz Lubicz-Lisowski--------
維也納客人Stanislaw Brylinski;Roman Klemens;--------
DrumkaAleksandra Bonarska----牧羊女
TavernesseWladyslawa Czosnowska--------
夏白克的馬車夫Kazimierz Brodzikowski--------
婚禮馬車夫Feliks Parnell--------
新娘Wieslawa Pohoza--------
新郎Waclaw Lukasik--------
維也納侍者Kazimierz Jarocki--------
信徒W. Jakubinska--------
婚禮上的小提琴演奏者Ignacy Janiszewski--------
盲人小提琴演奏者Tytus Dymek--------
風琴演奏者Leopold Zbucki--------
指揮Henryk Debich--------
車夫Marian Dabrowski--------
郵政局長Waclaw Scibor-Rylski--------
Land BailiffRoman Deren--------
教堂司事Wincenty Loskot--------
神父Edmund Szafronski--------
編輯辦公室守門人Jerzy Ciesielski--------
校對員Tadeusz Zutt--------
管理員Henryk Rzetkowski--------
手藝人Zbigniew Skowronski--------
頑童Stanislaw Michalski--------
巴黎工人Hanna Skarzanka;Stefan Sródka;--------
農婦Celina Klimczakówna--------
老農夫Józef Pilarski--------
斯拉夫小提琴演奏者Maciej Maciejewski--------
鋼琴家Halina Czerny-Stefanska--------

電影劇情

蕭邦是十九世紀波蘭傑出的愛國作曲家和鋼琴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所作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充滿熱愛自由的情感的樂曲,對推動當時的革命浪潮起了很大作用。
1825-1831年是蕭邦人格的形成期,也是全歐洲社會動盪的時期:民族主義不斷高漲,人們強烈呼籲社會變革。蕭邦作為一名學習音樂的優秀學生,內心充滿了對祖國波蘭的革命情懷。他所舉辦的一系列音樂會得到貴族階層的高度好評。
在他年輕的時候,歐洲已捲入了民主革命的浪潮。那時波蘭王國還在沙皇俄國的統治下。波蘭受壓迫的人民已開始覺醒,起來進行革命鬥爭,反抗反動統治。但波蘭的地主、貴族階級卻害怕革命,他們怕革命成功後會使他們失掉世襲的爵位、特權和土地。因此,他們極力阻撓革命的進展。
1825年聖誕節的那一天,青年蕭邦正在貴族夏白郎司基親王家演奏鋼琴,一群貴族聚集在親王的另一間書房裡談論著沙皇亞歷山大的突然身亡,和彼得堡十二月黨人的革命事件。
貴族們為了向沙皇獻媚,就派了特務追捕逃到波蘭的革命者庫棲貝卡等,還還逮捕了波蘭的愛國者。蕭邦的同學華洛斯基也被捕了。青年學生們為了抗議當局這種行動,當天晚上,他們來到法官家門前,向法官家的窗戶扔石頭,來表示抗議。蕭邦也參加了這次鬥爭。
蕭邦經常接近人民大眾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民族和民間的特色。可是在音樂院年終考試時,學校中的保守教授沒有把他評定為該校的“最優等生”。
按照學校規定,所有學生在星期天都要到教堂去參加禮拜。蕭邦在教堂內認識了一位音樂院的女生康士坦莎,兩人開始相愛了,並常在一起研究音樂。
有一次,當蕭邦到夏白克伯爵家去給康士坦莎伴奏。在半路上,起了暴風雨,他只得在一個農民家裡過夜。在那裡,他親眼看到了貴族帶給農民的災難。他又參加了一個農民的婚禮,從這個婚禮上他得到了他後來改編民間小調的一個啟示。
在華沙舉行的一個小提琴音樂會上,蕭邦從著名的音樂家派格尼尼演奏成功的事實中,明確了他自己所走的道路是正確的,證明了用一種單獨的樂器也可以表達出人們生活中的歡樂、哀愁的豐富感情。從此,他更埋頭於作曲和苦練鋼琴。蕭邦在音樂院的考試中得到了“非凡的才能、音樂的天才”的獎狀。
為了使波蘭音樂傳播的全歐洲去,音樂院院長艾司納主張讓蕭邦公費出國演奏。但是執政當局卻認為這是浪費國家的金錢,沒有批准。
1830年,法國巴黎人民為反對法國皇帝恢復絕對君主專制,爆發了七月革命。當時以扎托斯基親王為首的波蘭統治階級,對波蘭人民採取了殘酷的破壞手段。許多立場不堅定的革命者都動搖起來了。但是,人民受到壓制愈大,反抗壓制的革命浪潮也愈高漲。幾個革命的青年軍官,準備在蕭邦籌集出國費用的音樂會上,刺死沙皇俄國派在波蘭的統治者康士坦丁大公。康士坦丁大公事先得到特務的報告,沒有去參加音樂會,他們的計畫沒能實現。蕭邦卻在這次音樂會上獲得了成功,籌到了出國費用。
蕭邦離開了華沙。那時,自由的呼吸及革命的思潮正瀰漫著整個歐洲大陸。蕭邦在維也納聽到華沙起義的訊息,非常想回國參加戰鬥。他不顧朋友們的勸阻,堅決動身回華沙。他在半路上病倒了,又回到維也納來。他痛苦地說:“人要活著不能為祖國,就白活了……”他繼續抱病在各地巡迴演奏。他到了巴黎,他的音樂引起了巴黎人民對波蘭人民的歡呼。
由列勒威教授等領導的波蘭革命,在貴族、地主的破壞下失敗了。蕭邦的朋友們都流亡到巴黎來,他們又興奮地會在一起,他們參加了法國工人的示威遊行。法國和波蘭的革命者團結在一起了。正像列勒威教授所說:“這新生的、光榮的大革命,已經震動了一切,雖然沒有成功,可是它使人民覺悟了,傾向了革命!”
蕭邦是一個為了愛祖國而不得不逃亡離開祖國的革命者,是一個為後世人民所永遠稱頌的音樂家。

獲獎記錄

該片在第七屆國際電影節上榮獲大傳記片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