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宏(南朝時期梁國皇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蕭宏(473~526年),字宣達,南蘭陵蘭陵(今江蘇常州市)人。南朝梁宗室大臣,梁文帝蕭順之第六子,梁武帝蕭衍之弟。

長八尺,美鬚眉,容止可觀。天監元年,封臨川郡王,位揚州刺史,加都督。怯懦貪鄙,刻薄百姓,官至太尉、驃騎大將軍。經歷洛口之敗,常懷愧憤。普通七年(526年)薨,追贈侍中、大將軍、揚州牧,假黃鉞,給溫明秘器,諡號靖惠。

1997年春夏之交,南京市博物館與棲霞區文管會聯合發掘了蕭宏墓,蕭宏墓位於南京市仙林大學城學則路捷運站南。

基本介紹

  • 本名:蕭宏
  • 字號:字宣達
  • 所處時代:南朝梁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南蘭陵
  • 出生時間:473年
  • 去世時間:526年
  • 主要成就:官至侍中,封臨川王
  • 官職:太尉、驃騎大將軍
  • 封爵:臨川王
  • 諡號:靖惠
  • 追贈:侍中、大將軍、揚州牧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墓碑石刻,家族成員,父母,兄弟,姐妹,兒子,女兒,

人物生平

蕭宏(473~526年5月13日),字宣達,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南朝梁宗室大臣,梁武帝六弟,官至侍中太尉。梁武帝攻占建康(今江蘇南京),以為中護軍,衛戍京師。天監元年(502),封為臨川王,遷揚州刺史。天監四年,奉詔都督南北兗、北徐、青、冀、豫、司、霍八州北討諸軍事。梁軍器械精新,軍容極盛。攻占梁城,駐兵洛口(今安徽懷遠附近)。之後,畏縮不前,夜遇暴風雨,棄軍逃亡,致使數十萬大軍潰散。後遷太尉、驃騎大將軍等職,領揚州刺史二十餘年。

軼事典故

天監四年,蕭宏奉命都督諸軍征魏,軍至洛口,畏葸不前,結果大敗而歸。後因窩藏殺人兇手。妾弟吳法壽,與梁武帝女兒永興公主私通,謀殺梁武帝等行為,多次被降職免官。普通元年(520年),任太尉、揚州刺史、侍中普通七年四月死,時年五十四歲。臨死前,梁武帝先後七次親臨看望,可見恩寵非同一般。
蕭宏平庸無能,但愛財如命,貯藏錢財的庫房將近百間。當時有人向梁武帝密告,蕭宏家庫房中暗藏有兵器鎧甲。梁武帝很為不快,親往探視,結果打開庫房一看,三十餘間庫房中堆滿了銅錢,其餘庫房中堆滿了布、絹、絲、綿、漆、蜜、硃砂、黃屑等物,不計其數。梁武帝這時疑慮頓消,不僅沒有責備蕭宏貪婪,反而盛讚蕭宏是理財能手。極盡搜括聚斂之能,有庫房百間,積錢三億,絹帛、奇珍無數。豫章王蕭綜作《錢愚論》諷之。梁武帝見其無政治野心,亦不加罪。
蕭宏奢侈過度,沉湎聲色。王府高屋飛甍,仿佛帝宮;侍女千人,爭芳鬥豔。寵妾江無畏,服飾珠寶堪與東昏侯的寵妾潘妃媲美。
普通七年(526年)四月,蕭宏死後,梁武帝詔贈侍中、大將軍。揚州牧,假黃鉞,“並給羽葆鼓吹一部,增班劍為六十人。給溫明秘器,斂以袞服。謚日靖惠”。《梁書》依照南梁官方記載,將蕭宏寫成寬和篤厚的長者。《南史》綜合各方面史料,寫出了蕭宏的怯懦貪鄙。
《南史·梁宗室傳上·臨川靖惠王宏》載:蕭宏,貌美而柔懦,北魏稱之為蕭娘。後世用以泛指美貌多情女子。

墓碑石刻

蕭宏墓石刻位於南京市仙林大學城學則路捷運站南。政府組織拆遷之前,位於仙鶴門外張庫村,當地人稱其為“烏龜田”。政府組織拆遷前,其田所有人為陳某一家。1997年春夏之交,南京市博物館與棲霞區文管會聯合發掘了一座大型的南朝墓葬,該墓呈“凸”字形,全長13.4米,由封門牆。甬道、墓室、排水溝等部分構成。墓室四壁外弧,內長7.7米,內競3.7米,高5.25米。因早年遭盜掘,僅出土有少量的銅鏡、鐵鏡、鐵棺針、陶憑几、陶盤。陶涌。鎏金銅釘、青瓷盞、青瓷唾壺、石墓門等遺物,還出土人牙4枚。其中石墓門上浮雕有人字拱,在建築學上具有參考價值。這座南朝大墓被認為就是蕭宏的陵墓。
蕭宏墓石刻蕭宏墓石刻
蕭宏墓前石刻在1956年曾進行過修復,現存石刻3種6件,其中石辟邪兩隻,東西相對,均為雄獸。西辟邪已碎成數塊,橫臥在水溝蔓草之中,僅有雄性器官部分尚可辨認。東辟邪原倒在深約1.5米的溝中,50年代升高到地面,搬到長3.87米、寬1.80米、高0.74米的基座上。為南朝石辟邪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石辟邪。
2012年,國家文物總局遺產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單位的文物保護專家對此南朝陵墓進行了勘探,並進行了保護抬高處理。

家族成員

父母

父親:蕭順之 字文緯(梁文帝,蘭陵蕭氏)
母親:陳氏(太妃,潁川陳氏)

兄弟

哥哥
長沙宣武王蕭懿
永陽昭王蕭敷
梁武帝蕭衍
衡陽宣王蕭暢
桂陽簡王蕭融
弟弟
南平元襄王蕭偉
安成康王蕭秀
始興忠武王蕭憺
鄱陽忠烈王蕭恢

姐妹

義興昭長公主蕭令嫕

兒子

蕭正仁(臨川哀世子)
蕭正義(臨川王世子)
蕭正德(梁帝)
蕭正則(樂山侯)
蕭正立(建安侯)
蕭正表(封山侯)
蕭正信(武化侯)

女兒

長樂公主,蕭正德妹,嫁陳郡謝禧。後與蕭正德私通,化名柳夫人。
蕭宏 .梁書 :清華 ,1954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