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面碗團

蕎面碗團

蕎面碗團是一種山西呂梁地區的一種傳統美食,是用水和純蕎面和一起,加熱到高溫形成糊狀,然後冷卻即可,食用時澆上辣椒油、醋,用刀叉劃成塊狀即可食用,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即食食品。

山西柳林縣也有蕎面碗團,是柳林縣義一帶非常有名氣的小吃,大街小巷都有賣碗團的身影,可冷食或者熱食。將蕎麥麵用水按一定比例調成稀的,而後將其放入碗團機內煮至100度高溫成糊狀,冷卻後食時切片,狀若柳葉。調拌湯汁用醋、油潑辣子拌起來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蕎面碗團
  • 民族:漢
  • 類型:傳統麵食
  • 位置呂梁山西孝義
簡介,種類,金圪達碗團,柳林碗團,平遙碗團,記載,製作方法,

簡介

蕎面碗團是一般是置於闊口淺碗裡,做好的碗團是一層銀圓薄厚略發烏色的面結晶,吃時用小刀叉把碗裡那淺淺的一層麵食割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拌以辣椒油、陳醋等佐料,入口咬嚼,柔韌、滑膩、筋道、香辣,霎時間酸甜鹹辣味溢滿口腔。細品,似乎還有點點苦味。

種類

金圪達碗團

金圪達碗團是一種山西呂梁地區的一種傳統美食,是用水和純蕎面和一起,加熱到高溫形成糊狀,然後冷卻即可,食用時澆上辣椒油、醋,用刀叉劃成塊狀即可食用,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即食食品。

柳林碗團

柳林碗團是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的漢族麵食小吃,在陝北榆林、離石中陽、平遙、保德等地都有,比較正宗的是陝北腕托和柳林腕托。[1]柳林碗團也被稱為碗脫碗禿或碗禿子。“碗團”之名的來源是因為它用小碗蒸,熟後晾涼,可從碗中脫下。在柳林方言中,“團”、“脫”、“禿”,音節相似,故有多名。但人們大多喜歡碗團這個名字,用圓圓的碗蒸出圓圓的碗團,象徵團團圓圓。

平遙碗團

平遙的碗托由清光緒年間城南堡廚師董宣首創,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途經平遙時,品嘗這種食品後,讚不絕口。當場賜予重賞。於是,碗託名聲大振,成為一種地方名吃。
平遙碗托的製作方法是將白面用溫水調成糊狀,再加以一定比例的鹽水、大料水和菜子油,由稠調稀後盛入五寸小碟內上籠蒸15分鐘左右,蒸熟涼切後即成。
平遙的碗托有冷調、熱炒兩種食用方法。冷調是切成麵條狀放入人後加醋、蒜泥、芝麻、大料水、辣椒末、香油等即可。食用時有一種涼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受。熱炒是將炒瓢內入入熟豬油,加入蔥蒜後,將切成條狀的碗倒入,加山藥蛋絲或豆芽菜,再加大料水、醬油、醋等調味品。炒熟後香味四溢,誘人饞涎欲滴。

記載

相傳西晉末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反晉,從離石左國城派大將石勒發兵攻晉,營地扎在柳林三郎堡。自然災害嚴重,戰亂頻繁,自然災害嚴重,軍糧供應不足,軍士就把蕎麥磨碎後熬成粥喝。一天,幾個軍士外出,誤了飯時,回來後,蕎面粥已結塊,士兵就把碗內的蕎麵團扒下來抓食。有人嫌味道太淡,便把蕎麵團切成條,隨便撒了一些鹽,澆了些醋、蒜泥、薑末、蔥花等佐料,一吃居然非常美味。有人給石勒端去一份,石勒吃後,大加讚賞,讓廚房如法製作,軍士飽嘗後精神大振。當地百姓聞訊後,去軍營觀看,軍士就讓百姓嘗新。百姓嘗後,甚感奇特,就模仿著去做,從此在民間得以流傳。剛開始在鍋內熬煮,碗內盛放,晾涼即食,後來發展到一小碗盛麵糊,上籠蒸熟,晾涼而食。外國傳教士來柳林後,把刀、叉扎的習慣傳到柳林,碗脫也由原來的筷子夾刀、叉扎食。
從此成為馳名秦晉的一種物美價廉的風味小吃。碗團多為冷食,切條,就碗刀切而食均可,以蒜泥、辣椒好醋為主要調料,尚配薑末、香油。碗團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來堅韌、醇香,已成為人們招待親友的必備品。

製作方法

  1. 取好蕎麥麵,在麵粉內放入適量的食鹽姜粉,兌入2.5的水,調成麵糊狀。
  2. 準備好和蕎面等倍的開水,並保持水持續的持續沸騰。
  3. 將麵糊緩慢倒入沸騰的水中,同時拿長木棒攪拌,防止粘鍋(注意火候保持沸騰,要一直不停的攪拌)
  4. 拿筷子沾少許糊,能冷卻以後利索的從筷子上扒下來就差不多了。
  5. 別關火,將鍋里的糊糊那準備好的碗盛好
  6. 放在通風處晾乾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