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年雲

蔣年雲

蔣年雲,男,漢族,1948年7月出生,安徽省壽縣人,中共黨員,碩士學位,經濟學研究員,哲學副研究員。現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黨組成員。1976年9月至1982年5月為安徽大學哲學研究生(1982年5月獲碩士學位),1982年6月至1995年3月先後任蕪湖市社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87年)、研究員(1993年)、所長。1995年4月調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曾任股份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股市導報》總編輯,2000年12月起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2005年11月起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黨組成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年雲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壽縣
  • 出生日期:1948年7月
  • 畢業院校:安徽大學
獎項及榮譽稱號,社會職務,學術成果,

獎項及榮譽稱號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獲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廣州市社科聯優秀成果三等獎、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廣州市政府1996-1997年度優秀成果三等獎、廣州市社科聯招標課題三等獎、廣州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二等獎、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三等獎。

社會職務

廣州市股份經濟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第六屆特約研究員。

學術成果

長期從事經濟學和哲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成果豐厚。在哲學研究方面,發表在國家級及其他刊物上的論文30多篇,並出版專著,約40多萬字;在城市經濟學研究方面,發表在國家級及其他刊物上的論文60多篇,並出版專著,約120多萬字。其中,36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有關專題轉載,1本書和1篇論文的觀點登載於《中國哲學年鑑》,受到《自學》雜誌的推介,兩本專著和4篇論文獲獎。主持研究省、市及企業的課題45項,共150萬字,其中3項課題獲獎,8項課題在經濟建設中取得巨大經濟效益。主要代表作有:《城市經濟學概論》(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等城市經濟與社會生活》(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1994年獲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城市擴散與鄉村集中》,載《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87年第2期);《企業擴張行為與主體再造》,載《企業界》(1987年第1期);《辯證思維認識之論綱》(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996年獲廣州市社科聯優秀成果三等獎;《黑格爾邏輯學是一部認識論著作》(商務印書館,《外國哲學》第8輯)獲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論主體思維認識發展的內在動力》,載《中國社會科學》(1986年論文集);《廣州實現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對策》,載《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7年3月),獲廣州市政府1996-1997年度優秀成果三等獎;《企業·市場與政府——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制度分析》(專著,紅旗出版社1999年版),獲廣州市社會科學基金會資助出版;《充分發揮廣州中心城市作用的思路與對策》(1998年度廣州市社科聯的招標課題),獲廣州市社科聯招標課題三等獎;《澳門經濟定位的構想》,載《澳門研究》(1997年第12期),獲廣州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基礎》,載《光明日報》1995年5月7日第6版,獲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二等獎;《從國有企業產權的嬗變看重建個人所有制》(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論文集),獲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三等獎;《論股權的所有制屬性》,載《開放時代》(1999年第3期)。主持完成的主要套用研究成果有:《廣州市產業技術政策》、《重點技術目錄》、《廣州工業發展集團經濟發展規劃》(1996年)、《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組建方案》(1997年)、《廣州市文化局下屬經營性企業轉制方案》(1998年)、《廣州市文化局下屬藝術劇團改制方案》(1999年)、《廣州芭蕾舞團藝術經營發展方案》(1999年)、《廣州飲食服務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改制組建方案》(1999年8月)、《以科技進步為主導,形成廣州新一輪經濟成長》(2000年4月)、《構建廣州(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港》(2000年6月)、《廣州市國有(控股)企業經營者考核激勵辦法》(2000年8月)、《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走自己的路--花園酒店模式的創建與發展》(200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