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窯址

蔣家窯址 時代晚唐、五代至宋。分布在衡陽市南郊15公里處的東陽渡鄉高山村蔣家祠湘江沿河一帶。現存10餘個古窯堆,文化堆積最厚達5-6米。1974年以來,因附近修建公路和抗洪,民眾挖取匣缽和陶瓷碎片填鋪路面或搶修江堤,使窯址陸續遭到破壞。1981年10月清理龍窯一座。

蔣家窯址 時代晚唐、五代至宋。分布在衡陽市南郊15公里處的東陽渡鄉高山村蔣家祠湘江沿河一帶。現存10餘個古窯堆,文化堆積最厚達5-6米。1974年以來,因附近修建公路和抗洪,民眾挖取匣缽和陶瓷碎片填鋪路面或搶修江堤,使窯址陸續遭到破壞。1981年10月清理龍窯一座。
蔣家窯的產品有碗、盞、盞托、盒、壺、瓶、尊、缽、缸、壇、燈台、硯和網墜、擂棒等。胎色有灰白、青灰、赭灰、磚紅等。釉色以青綠為主,亦有青黃、青灰、蝦青、淺黃、油黃、油綠,釉層較薄,有的作冰裂紋或魚子紋開片。裝飾手法多採用刻花、印花、雕塑,個別碗加彩書寫文字。刻花以蓮瓣紋為主,常用於壺、瓶、壇、缸、托盤等;印花多為團花、菱形紋、連珠紋,多見於碗、盤、盞、托盤的器心與壺鋬等,也有印文字的,如“高足盤”;雕塑有浮雕、圓雕兩種,浮雕多為蓮花瓣裝飾,常見於碗、盤外壁,圓雕則有烏龜等。彩釉極少,僅見於龜形瓷塑使用赭色無光釉和青釉瓷片上書有黑色文字。蔣家窯曾出土刻有“大中年”、“至和貳年”和“乙酉歲”等晚唐和北宋年號銘款的青釉擂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