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州金河寺

蔚州金河寺

金河寺位於河北省蔚縣小五台西台北麓 ,背靠高山,面臨金河。所處的山間台地呈船形,金河環繞船形台地。金河寺在小五台眾多的寺院中,是一座歷史悠久,有史可考的名剎,以建築宏偉,名僧輩出而著稱。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概述,布局,歷史,塔林,

概述

金河寺位於河北省蔚縣小五台山西台北麓 ,背靠高山,面臨金河。金河寺以河命名,故名金河寺。所處的山間台地呈船形,金河環繞船形台地。金河寺在小五台眾多的寺院中,是一座歷史悠久,有史可考的名剎,以建築宏偉,名僧輩出而著稱,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這座寺院歷經滄桑,時廢時興,天災兵燹 ,破壞慘重,寺院已按照明代宣大巡撫羅亨信所記碑文進行恢復,清代遺址上僅存一些碑碣,經幢、柱礎、石碾、龜座及大殿基址等殘跡。東側現存歷代高僧靈骨塔四座。2013年塔群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蔚州金河寺蔚州金河寺

布局

金河寺遺址分布在一塊由西北向東南漸次增高的台地上。台地共分五級,全長約200餘米,寬60米。第一級台地長56米,第二級台地長20米,第三級台地長80米,第四級台地長18米,第五級台地長24米。五級台地之後是一塊長110米的緩坡,第五級台地原為清朝金河寺遺址。從遺址看,原寺院隨山取勢,坐北朝南,長約24米,寬約18米,主體建築寬約8米,模組較小。前後兩座正殿,南側下房為碑廊,殘碑斷碣,斷幢散落其間,其中明代石碑數塊,清代碑兩塊。明代碑已斷為兩截,一般掩埋於地下。這塊石碑為漢白玉石質,寬0.90米,厚0.20米,圓弧碑首,浮雕二 龍,龍體蒼瘦,龍首垂於外下側,中抱圭型碑額,篆書六字“ 賜金河寺碑”碑首刻法與清制明顯不同。

歷史

金河寺經歷了三次大的興盛時期,碑文中載,又按《清涼傳》記:“西五台大孚寺亦北魏文帝建,金河之創,實與之同時。”據碑文記載,昔如來滅度,文殊師利東涉贍州,曾游此山,欲就說法,化導群迷。後覺其地狹隘,不足容眾善,因往西五台清涼山,啟建道場。召集諸天擁護,已成盛會。然而佛祖所過,靈跡長存,神光屢現,有足感人,登覽者多塔其上。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公元477年——公元499年),有僧寶普賢相台東五十里,四山回合,中有曠墟,天然禪窟。乃創伽藍大剎,以延奉師利香火於其中。北魏時該寺就有明確的佛教活動記載。
遼代小五台山屬遼國疆土,因此金河寺成了皇家活動區域,成為遼五台。據明成化《山西通志》卷五《古蹟·寺觀》記載:“金河寺,在蔚州東南八十里東五台山下,河中碎石為金,故名金河寺,據遼統和(公元983年——公元1012年)間建。”遼代的金河寺規模也很宏大,從發掘的清代寺院分析,明代所建的毗盧閣出土了成排的遼代八角蓮花大柱礎,規模十分雄偉,遼代金河寺極有可能建在第五級台地上明代的毗盧閣上。這裡背山面水,金河環繞。遼聖宗,道宗都親臨該寺,據《遼史·本紀十三》記載:“遼宗聖耶律隆緒統和十年(公元992年)九月癸卯,游幸五台山金河寺飯僧。”清寧九年(公元1063年)七月,道宗幸金河寺。“帝王兩次游幸的背後,明顯有帝王巡邊的軍事目的。遼代崇信佛教,聖宗、興宗、道宗三代最為興盛。兩位遼王均親親臨該寺。因此,遼金河寺名聲顯赫,高僧雲集,留單僧眾多達300多人,其中不乏丹青巨擘,佛學名流。遼代高僧道 的代表作《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就撰寫於金河寺:另一高僧行均”寓金河而載輯,九仞功績,五度炎涼,完成了名著《龍龕手鏡》。更有高僧講輪法衡為一代書林名家,他的存世作品《陀羅尼經幢》書與遼大安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書體剛柔相濟,為遼代書法珍品(遼代書法作品在我國書法史上存之甚少)。所以此幢也彌足珍貴。此幢原在古定安縣,今存於蔚縣玉皇閣內。由此可見遼代金河寺堪稱一方名剎,高僧雲集的佛教重要聖地。
遼代之後,至大金承安、元代大德年間,在這一百七十多年的時間裡,有僧智滿,義聰等相繼修營,後來又毀滅於王朝末世的動亂。
延自明初,金河寺又已荒廢,明宣德元年至英宗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的十五年間,懿然,清忍師徒歷經艱辛,二次重建金河寺,也是金河寺歷史上第三次興盛時期。第一次重建,首建佛殿與正中,伽藍有位,祖師有堂,前作天王殿,外有廊廡、禪堂、僧舍、庖廩依次而建。時隔不久,正殿著火焚毀,懿然也在此時辭世,清忍悲痛欲絕,想與其師一塊焚毀,只是覺得死去對弘揚佛法無益,又辜負了亡師之託,決心銳志以圖再做振興,他親自拜訪了平日崇拜佛教,好修善果的宣化府總戎永寧譚月庭(又名譚廣)居士,這位譚廣明史有載,兩度出任宣府,為宣府總兵,他在宣府捐資曾修彌陀禪寺等,是位很有聲望的官宦。順聖川督牧御馬太監阮普崇,他們拿出白銀數百兩首倡,譚月庭又捐了大量的木材。重建大殿五間,高深均三丈七尺,闊四丈五尺(按明尺。折合正殿高,深為11.84米,寬14.4米)殿內供奉釋迦、藥師、阿彌陀佛,釋迦佛左右侍奉阿難,釋迦葉。殿後築台,建毗盧閣七間,共四層。高六丈五尺,深五丈二尺,闊七丈五尺。內侍奉盧舍那佛,坐以千葉化佛蓮花,左右分列文殊,普賢二菩薩,閣下為法堂,兩掖又立兩小閣,各三間,高三丈五尺,深兩丈六尺,左塑觀音,羅漢,右塑地藏十王。巍樓大殿,高高的樓閣,長長的走廊,梁雕畫棟,藻飾華彩,飛檐斗拱,金碧輝煌,確是塞北佛教寺院之首。此為第三次興盛時代。明代的金河寺坐東南,面西北,位於五級台地上,規模宏大。歷經十五年寺院告峻後,內侍太監王振上奏英宗 賜名“金河禪寺”,復賜大藏經寶一藏。這部大藏經為《永樂北藏》。它是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北京開雕的宮廷大藏經。開雕於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完成於英宗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共收藏經162部6361卷,分作636涵。這部藏經庋藏在寺內,成為鎮寺之寶。這次興建不但得到司禮監王振的襄助運籌,而且從重修碑碑陰所刻的助緣信官中看出,即有朝中顯宦,又有地方軍政要員,如永平太長公主,鎮朔將軍總兵武定候郭炫,參將朱謙、紀廣,蔚州衛知州耿信,同知黃忠,千戶揚斌,蔚州衛指揮趙源等。迄至明代隆慶間寺復破敗荒蕪,蔚州一些軍政要員又加捐資重修。
由明至清廢者五,火焚者三,至清順治六年復遭災厄,寺焚僧散,遂成煨燼。本寺九代徒孫性露和其侄海洪,海地有故宮黍離之思,苦志募化,堅心扣控刑部尚書魏象樞,魏象樞捐奉舍栗;塞上農叟李雲華資助施金,善女芳門李氏助資施木,並有眾善人捐助不等,於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重建竣工,前後共歷時九年。又經多年寺復荒蕪。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住持僧戒納等廣求叩募又修復一新。清代金河寺的規模大不如從前,根據地形及地面殘垣斷壁看來,寺院在清代已成為一般小寺院,前後二進院,且坐向以改成坐北朝南,僅位於第五級台地上,北靠山崖,南臨金河,相傳此時寺院既無山門,又無鐘、鼓樓、連院牆都不建了,規模縮減為明代的十分之一。這時又有傳說,山門建在山崖西,鐘鼓樓建在金河南,即後人所說的金河寺山門在山西,鐘鼓樓在河南,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3年)侵華日軍縱火將其焚毀,可惜一座名剎,千百年來歷經無數次興廢,數十代人慘澹經營,竟最終化為灰燼。

塔林

寺北是歷代高僧的萬年壽藏,原有72座靈骨塔(據傳說是有72座明塔,72座暗塔),因自然破壞,今僅存四座,高低錯落,自然分布於山巔,山陽等處。最有史料價值的是坐落在山巔的明成化年 敕賜清泉寺主持靈濟正宗第二十四代傳人“資中政公禪師”靈塔,覆缽體式磚塔,方形底座,塔身正南嵌石刻塔銘,北鑲磚雕塔銘,剎下為方形基座,上為相輪四重。塔銘為賜進士及第、中憲大夫,太常寺少卿燕國使副總裁,翰林院大學士,永新劉定之撰寫,“台山之陽,懸空之旁,擇以佳域,為師壽藏,群峰環拱,金水蒼茫,樊然秀氣,胤後蕃昌,宿善既備,續焰生光,永昭名德,萬古傳揚。梵教隆顯,斯塔瑩煌”。此塔歷經五百多年風雨戰亂,至今仍屹立在金河高山之陽,也算一個奇蹟。另一座密檐磚塔為六角實心三層,高十一米,塔身刻元代八思巴銘文,對研究元代佛學有重要的價值。山南的一座六角密檐塔塔身刻梵文準提咒。塔林之東為懸空庵舊址,已圯毀。過金河寺沿金河向南,金河之東有南塔林,僅存一靈骨塔,“無邊禪師靈塔”至今仍巍然屹立。為一座六角密檐塔,塔身刻梵文,金河寺在歷史上準提派興盛,被一些國內外學者稱為準提宗派的發源聖地。遼代顯宗密宗文化交融發展的重要區域。明清時為禪宗臨濟正宗的重要傳播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