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烏頭(毛茛科烏頭屬植物)

蔓烏頭(毛茛科烏頭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蔓烏頭(學名:Aconitum volubile Pall. ex Koelle)是毛茛科烏頭屬植物。蔓烏頭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纏繞,無毛或上部疏被反曲短柔毛,分枝。莖中部葉有長柄或稍長柄;葉片堅紙質,五角形。花序頂生或腋生,有3-5花。蓇葖長1.5-1.7厘米;種子狹倒金字塔形,長約2.5毫米,密生橫膜翅。8-9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朝鮮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在中國分布於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生長於海拔200-1000米間山地草坡或林中。

蔓烏頭是中國傳統中藥材,據《東北藥用植物原色圖志》記載,蔓烏頭塊根具鎮痛鎮靜、治神經痛、風濕痛、祛風散寒等療效,全草可入藥;在農業上對蚜蟲類害蟲具有驅避、殺蟲作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苗期管理,田間管理,適時採收,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蔓烏頭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纏繞,無毛或上部疏被反曲短柔毛,分枝。莖中部葉有長柄或稍長柄;葉片堅紙質,五角形,長7-9厘米,寬8-10厘米,基部心形,三全裂,中央全裂片通常具柄,菱狀卵形,漸尖,近羽狀深裂,二回裂片約3-4對,最下面的二回裂片較大,狹菱形,有2-3枚三角形小裂片,上部的二回裂片小,狹三角形或狹披跨主疊針形,側全裂片斜扇形,不等二裂達基部或近基部,表面疏被緊貼的短柔毛,背面無毛或幾無毛;葉柄長為葉片的1/2或2/3。
花序頂生或腋生朽照凶,有3-5花;軸和花梗密被淡黃色伸展的短柔毛;基部苞片三裂,其他的苞片小,線形;花梗長2-3.8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以下,線形,長2-3毫米;萼片藍紫色,外面被伸展的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1.8-2.7厘米,自基部至喙長1-1.5厘米,下緣稍向上斜展,側萼片長1-1.5厘米;花瓣無毛,瓣片長6-10毫米,唇長約為瓣片之半,距長1.5-3毫米,向後彎曲;雄蕊無毛,花絲全緣;心皮5,子房被伸展的短柔毛。蓇葖長1.5-1.7厘米;種子狹倒金字塔形,長約2.5毫米,密生橫膜翅。8-9月開花。

主要變種

捲毛蔓烏頭Aconitum volubile Pall. ex Koeue var. pubescens Regel):與蔓烏頭的區別:莖、花梗和萼片外面都有彎曲並貼伏的短柔毛;心皮無毛。分布於中國、朝鮮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在中國分布於遼寧和黑龍江。生在於山坡林邊。
蔓烏頭蔓烏頭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紙霉騙、朝鮮和俄羅斯(西伯阿抹烏虹利亞);在中國分布於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生長於海拔200-1000米間山地草坡或林中。蔓烏頭的生長環境多為暖濕、光照充足的地方,多生長於陰濕的次生林、低矮的灌木叢和荒地等。土壤多為棕壤及山地暗棕壤,生長於腐殖質深厚的棕色森土或肥沃的黑棕色油沙土,土壤酸鹼度近中性最為適宜,重黏土、鹽鹼地不適宜生長。

繁殖方法

為了保證蔓烏頭的種性和繁殖係數,選用較大的側生塊根作為栽種的材料。選擇海拔較高的山坡作為栽培基地進行蔓烏頭的分株栽培,選用沙質壤土作為栽培基質,將土地進行翻曬,殺死越冬蟲卵和有害病原菌,土壤要進行深翻,達到土質細軟疏鬆,一般耕耙3次為宜,直至土壤充分細碎,整好地後,再作畦,畦寬55-65厘米,溝寬27厘米,作好畦後備用。
栽種時間一般在入秋後至冬至前,結凍之前栽培蔓烏頭宿根。選擇生長期較長的蔓烏頭鬚根,這樣的蔓烏頭根系發育最好,在栽培地將畦面開穴,行距為21厘米、株距15-18厘米,每穴各栽1個蔓烏頭宿根,保證芽頭向上,栽完即行覆土,覆土厚為6-10厘米。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冬季風大時應注意在床面覆上覆蓋物以防蔓烏頭的繁殖根系被吹走,播種後至春季出苗前應防止人和牲畜踩踏。根系播種後在次年適宜的溫度下出苗。幼苗生長前期不耐乾旱,較喜濕潤,怕強光照射。出苗後應船汽乎恥注意土壤的濕潤度,防止幼苗缺水乾旱。秋冬季植株枯萎後結凍之前,向床面覆蓋1厘米左右的腐殖質土,起到越冬防寒的作用。

田間管理

修根:蔓烏頭一年要進行兩次修根,苗長出4-5片葉時進行修根,刨開植株附近的泥土,露出母根及母根內側留的鬚根,抹符灶修根的過程中勿要損傷母根。
摘尖:及時摘尖,當蔓烏頭苗生長到6厘米時開始摘尖,生長較旺盛時長度稍長,相反則較短。每次施肥之前需摘除植株葉腋間長出的腋芽,使營養集中於蔓烏頭的根部,從而提高蔓烏頭的產量。
除草追肥:栽培中應及時除草,適時追肥。在種子發芽後進行第1次施肥,每畝(667平方米/畝,下同)施有機肥10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可促進幼苗的生長。當苗高6厘米時進行第2次施肥,每畝用腐熟有機肥1000千克施於行間。第3次施肥在第1次修根後進行,每畝施磷酸鈣25千克加腐熟堆肥1500千克施在每兩株之間,施肥辨幾後除草,結合培土。注意清除病植株,及時拔除霜霉病株,缺苗則應及時補齊。
灌水:蔓烏頭栽培需精細,保持土壤的疏鬆與濕潤。春季乾旱,極易影響幼苗的生長,應及時進行灌水,一般只灌半溝水,防止水澇。夏季雨天忌積水,為防止爛根需及時排水。

適時採收

蔓烏頭倒苗後需在冬至之前進行採摘,採收後對蔓烏頭進行分級並分別堆放在室內進行攤晾,防止發熱霉爛。堆放和運輸的過程中注意儲存。

病蟲防治

5-8月是白絹病流行的時期,感染白絹病會使植株大量死亡。發病初期需3-5天進行一次檢查,發現病株及時挖除中心病株,並及時用藥,防止病菌蔓延。葉斑病會使後期塊根物質的積累受到阻礙,使蔓烏頭減產,嚴重時全株枯黃倒苗。在葉斑病開始流行時,用500倍的代森鋅液噴灑葉層,每周1次。

主要價值

蔓烏頭是中國傳統中藥材,據《東北藥用植物原色圖志》記載,蔓烏頭塊根具鎮痛鎮靜、治神經痛、風濕痛、祛風散寒等療效,全草可入藥;在農業上對蚜蟲類害蟲具有驅避、殺蟲作用。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冬季風大時應注意在床面覆上覆蓋物以防蔓烏頭的繁殖根系被吹走,播種後至春季出苗前應防止人和牲畜踩踏。根系播種後在次年適宜的溫度下出苗。幼苗生長前期不耐乾旱,較喜濕潤,怕強光照射。出苗後應注意土壤的濕潤度,防止幼苗缺水乾旱。秋冬季植株枯萎後結凍之前,向床面覆蓋1厘米左右的腐殖質土,起到越冬防寒的作用。

田間管理

修根:蔓烏頭一年要進行兩次修根,苗長出4-5片葉時進行修根,刨開植株附近的泥土,露出母根及母根內側留的鬚根,修根的過程中勿要損傷母根。
摘尖:及時摘尖,當蔓烏頭苗生長到6厘米時開始摘尖,生長較旺盛時長度稍長,相反則較短。每次施肥之前需摘除植株葉腋間長出的腋芽,使營養集中於蔓烏頭的根部,從而提高蔓烏頭的產量。
除草追肥:栽培中應及時除草,適時追肥。在種子發芽後進行第1次施肥,每畝(667平方米/畝,下同)施有機肥10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可促進幼苗的生長。當苗高6厘米時進行第2次施肥,每畝用腐熟有機肥1000千克施於行間。第3次施肥在第1次修根後進行,每畝施磷酸鈣25千克加腐熟堆肥1500千克施在每兩株之間,施肥後除草,結合培土。注意清除病植株,及時拔除霜霉病株,缺苗則應及時補齊。
灌水:蔓烏頭栽培需精細,保持土壤的疏鬆與濕潤。春季乾旱,極易影響幼苗的生長,應及時進行灌水,一般只灌半溝水,防止水澇。夏季雨天忌積水,為防止爛根需及時排水。

適時採收

蔓烏頭倒苗後需在冬至之前進行採摘,採收後對蔓烏頭進行分級並分別堆放在室內進行攤晾,防止發熱霉爛。堆放和運輸的過程中注意儲存。

病蟲防治

5-8月是白絹病流行的時期,感染白絹病會使植株大量死亡。發病初期需3-5天進行一次檢查,發現病株及時挖除中心病株,並及時用藥,防止病菌蔓延。葉斑病會使後期塊根物質的積累受到阻礙,使蔓烏頭減產,嚴重時全株枯黃倒苗。在葉斑病開始流行時,用500倍的代森鋅液噴灑葉層,每周1次。

主要價值

蔓烏頭是中國傳統中藥材,據《東北藥用植物原色圖志》記載,蔓烏頭塊根具鎮痛鎮靜、治神經痛、風濕痛、祛風散寒等療效,全草可入藥;在農業上對蚜蟲類害蟲具有驅避、殺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