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溪書院

蓮溪書院

位於秣陵鎮城區內。蓮溪書院是原項城縣清乾隆年間所創立的縣內最高學府,(今老城高中校址)。據清宣統三年《項城縣誌》載:“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知縣顧芳宗建虹陽書院於文昌宮西,後歲久傾圮。乾隆二十五年(1761)知縣梁作文以其基址低洼狹小,遂於縣署 東南隅準提閣舊址構講堂2楹,旁房10餘所以為書院。因虹河舊有瑞蓮之兆,乃名蓮溪書院。嘉慶二十二年(1817)縣令邵傑重修,有記。道光十六年 (1846)全縣紳董勸捐重修,就旁隙地增設文場;河南學使俞長贊作記。同治八年(1869)知縣李慰喬及紳董勸捐,於宅後修房10餘間。從此人文蔚起。 光緒三十年(1904)改設高等國小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蓮溪書院
  • 位於秣陵鎮城區內
  • 年代:清乾隆年間
  • 占地:5000平方米
目錄,蓮溪書院,書院簡介,蓮溪書院與袁氏家族,張伯駒,張伯駒挽陳毅,為毛澤東所驚,蓮溪書院的教授,夏氏連英,

目錄

蓮溪書院簡介】
蓮溪書院想像圖蓮溪書院想像圖
蓮溪書院圖蓮溪書院圖
蓮溪書院人物】

蓮溪書院

書院簡介

“縣之有書院也與鄉學並重,凡鄉之秀美而文者,自成人以及小子鹹得攻詩書習禮樂,交相鼓勵於其中。”“書院以蓮溪命名者,緣虹河舊有瑞蓮之兆。書院周圍環繞虹水之分流,水中種以芙蕖(荷花的別名),其沿堤四面皆植柳槐,紅香綠蔭,交映相輝,所以使都人士肆業其間者,豁其耳目,擴其心胸,益有以長文思而助吟興”。
清末,戊戌變法之後,於光緒三十年改為高等國小校。
民國年間,項城縣中、項城縣師設此。
項城縣中、項城縣師於一九六九年改為現在的老城高中。
老城高中是河南省周口地區成立最早的高中之一,培養了周口地區的許多優秀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和祖國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現老城高中校址院內還保存原講堂五間。
蓮溪書院舊曾為項城八景之一,清柳堂賦詩讚之:“微雨初晴望眼空,蓮溪門外立春風。半灣芳草縈深碧,夾岸小桃放淺紅。水面浮沉雙鴨子,船頭漂泊一漁翁。天然詩趣天然畫,欲學維摩愧未工。”
豫東頗具聲望的蓮溪書院,後來的項城縣第一中學、項城縣師,到現在的項城市老城高級中學,已經成為一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百年老校!蓮溪書院人物

蓮溪書院與袁氏家族

同治十二年(1873年),袁保恆回鄉為祖母做壽、安排祖母的頤養事宜,還做了幾件大事,其中第四件事是整頓項城蓮溪書院。他和縣令一起,將被吏胥隱瞞的舊有書院田地一律查出,連同書院房屋一併出租。並以袁家名義捐了一千兩銀子,縣令捐了二百兩銀子,加上舊存,共得三千兩銀,開一當鋪生息。兩項生息一年共一千兩銀子。用這筆經費,請一山長,購買書籍,交為鄉、會試的考生補貼盤費。經此一整頓,“可期振興文風”。從此一年至科舉廢止的三十年間十餘次科考中,項城共中了十九名舉人,十名進士。其中一定有項城蓮溪書院之功。(劉路生研究員)
蓮溪書院建成幾十年後,已顯破敗不堪,每逢鄉試科考,烈日炎炎之下上千學子均露天考試,其辛苦甚不忍睹。為重修及擴建蓮溪書院,據清宣統三年《項城縣誌》載:
袁甲三捐錢一百千
同治五年(1866年)袁保恆捐銀五千兩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袁世凱捐銀五百兩
光緒三十年(1904年)袁世彤捐城西南汝陽西盛營地六十畝”
註:袁世彤 即原項城市政協副主席袁曉林先生的曾祖父

張伯駒

民國四公子”:張學良溥侗袁克文張伯駒之張伯駒(1897--1982),字家騏,號叢碧,別號遊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市老城鄉閻樓村人,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3月14日生於官宦世家,系張錦芳之子,過繼其伯父張鎮芳張伯駒幼年入私塾蓮溪書院,後就讀天津新學書院。是我國老一輩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鑑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於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國家文物局鑑定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

張伯駒挽陳毅

廣東現代史潮匯注之區,自明季迄天今茲,漢種孑遺,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類皆孵育萌興無斯;先生挺生其間,砥立於革命中流,啟後承先,滌新陶舊,揭民族大義,矻然再造乾坤;四十餘年,殫心瘁心,拆以青天白日,紅血紅旌,喚起算帳獨立之精神,誠為人間留正氣 ;
中華世界列強競爭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經濟侵凌,甚至共管陰謀,爭思奴隸牛馬而來;吾黨適丁其會,喪換我建國山斗,雲淒海咽,地黯天愁,問繼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億兆有眾,惟工與農,須本三民五權,群策群力,遵依犧牲奮鬥諸遺訓,厥成大業慰英靈!

為毛澤東所驚

仗劍從雲做干城,忠心不易。軍聲在淮海,遺愛在江南。萬庶盡銜哀,回望大好河山,永離赤縣。
揮戈挽日,接樽俎豪氣猶存,無愧於平生,有功於天下,九泉應含笑,佇看重新世界,遍樹紅旗。
有人認為文革期間張伯駒之聯有所隱晦,原聯應該是這樣的:
仗劍從戎,做干城忠心不易。軍聲在淮海,遺愛在江南,萬庶盡銜哀。回首大好河山,永離赤縣。
揮戈返日,挈樽俎浩氣尤存。無愧於人民,有功於天下,九原應含笑。佇看重新世界,遍樹紅旗! (僅供參考)
關於這副輓聯的內容,從前所有的文獻中都是錯誤的,而且錯誤多得驚人——從戎誤從雲,回首誤回望,返日誤挽日,挈樽俎誤接樽俎,浩氣誤豪氣,人民誤平生,九原誤九泉。至於斷句、標點亦有錯誤。當年張伯駒曾將此聯抄錄一稿交給蕭勞,素有過目不忘美名的劉毓煊先生於蕭齋看到原作。劉先生曾給新華社寫信糾正其誤,並希望他們找到陳吳蘇先生找來當年送到追悼會上的輓聯原件以最後確正。後來,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陳吳蘇派人來復說原件不知卷壓何處,一時難找。這次我向劉先生問正史實,劉先生連忙說起這一段。也已年過八旬的劉毓煊老人希望借我這篇文章糾正傳訛,以了余願。難怪,從前讀這副名聯,總覺得什麼地方不對勁,可作者名望太高,晚學淺陋如我,當然不好懷疑。如今再讀改正之作,才真嘆大家所為高妙不虛,難怪毛澤東也為之驚嘆。

蓮溪書院的教授

蓮溪書院的教授在當代富有盛名,其中最大的儒家門第夏府有“夏氏連英”之稱,同時夏府也是蓮溪書院教授歷史最久儒家門第。
夏府原籍河南項城夏營鄉,蓮溪書院任教時期遷址原項城縣城,文革時期因富農成分和蓮溪書院與張伯駒的關係等受到迫害,夏府遷回原籍,打入牛棚,夏府的儒家老人也接著相繼去世,“夏氏連英”的時代結束,蓮溪書院真正的儒家文化血脈至此而終!“夏氏連英”教授蓮溪書院期間藏書十數萬卷,立著修書不下千餘,至文革前期還存有藏書數萬卷,文稿五百餘,其中立著修書流傳與世的很少,至此家族文化財富、數代儒風雅韻合在歷史的風雨中焚毀殆盡,不復存在!

夏氏連英

夏府家族成員參加了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至今家族還保留有家族參加辛亥革命時的照片(更多的資料在戰亂等中丟失)和一些參加中國革命建設新中國相關證明。蓮溪書院結束後,家族中的儒家文化傳人移居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在汝南高中繼續中華文明文化的傳播,並作出了積極可觀的貢獻。家族中由於歷史原因對儒家文化研習不夠精深的也在現在項城市老城高中和項城市老城第一初級中學(王營國中)等單位和學校繼續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至2002年“夏氏連英”最後一代真正儒家傳人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高中結束教育生涯,夏府暫無從事民族文明文化教育工作的後來之人,“夏氏連英”的儒家文明文化傳播使命暫時告一段落!“夏氏連英”後人之中非儒學教育工作者中在支援邊疆(如青海明膠前身青海骨膠廠的建設和發展、青海重工等)、促進中原發展(鄭鋁等)作出了和正在作出著傑出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