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縣石橋中心國小

蒼梧縣石橋中心國小

蒼梧縣石橋中心國小是一所已有百年歷史的老校,前身是同文義學,創辦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解放後稱蒼梧縣石橋中心國小。這一間歷史悠久並具有特殊意義的國小,現在已成為石橋鎮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蒼梧縣石橋中心國小
  • 簡稱:石小
  • 創辦時間:1872年
  • 所屬地區:蒼梧縣
  • 類別國小
  • 現任校長:陳凌秋
  • 前身:同文義學
辦學條件,辦學歷史,校內文物,校園環境,

辦學條件

蒼梧縣石橋中心國小位於廣西梧州市蒼梧縣石橋鎮新鋪街,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國小。
學校堅持“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為宗旨,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實施“全面打好基礎,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創造精神,提高人才素質”的辦學目標,狠抓教學質量,狠抓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基礎。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為育人理念,研究現代教育課題,密切關注教育改革前沿,學校擁有一支團結、實幹、高素質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一年級至六年級現有24個教學班,57名教師,在校學生1159人,學前班6個班,350人。
學校轄區內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7-12周歲的適齡兒童中沒有輟學現象,鞏固率100%,小學生畢業率100%。教師中本科、大專以上學歷51人,占89.5%,中專、高中學歷5人占8.8%。中級職稱27人,初級職稱30人。是一支素質高、業務精、年輕化、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學校有校級領導7人,平均年齡43歲,本科學歷1人,大專學歷5人,中專學歷1人,校長領導崗位培訓合格上崗率100%。
校有圖書室、閱覽室、實驗室、儀器室、美術音樂教室、勞技室、衛生室、微機教室、遠程電教室、體育器材室等共10個。
蒼梧縣石橋中心國小

辦學歷史

蒼梧縣石橋中心國小是一所已有百年歷史的老校,前身是同文義學,創辦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同文義學改為東光國小堂。民國元年(1912年),教育部頒發《整頓教育案》,指出要改革機構,把學堂改為學校。因此,東光國小堂改為東光國小,並在大門外建起一座五聯拱式騎樓。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廣西當局提出“建設廣西,復興中國”的方針,規定鄉(鎮)一級學校稱中心國民基礎國小,村一級國小則稱國民基礎國小。東光國小改為蒼梧縣石橋中心國民國小。新中國成立後,改為蒼梧縣石橋中心國小。
這一間歷史悠久並具有特殊意義的國小,現在已成為石橋鎮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得從莊炎林先生與石橋的情緣說起。
民國32年1月(1943年),中共黨員楊月英、李林林(化名何美珍)、覃舜恩(化名梁琴)到此任教,以教師身份作掩護從事革命工作,建立黨組織。同年8月,中共廣西省工委派莊炎林(化名張明江)、韋立仁(化名馮若瑜)到此任教,在“同文義學”組成中共特別黨支部,莊炎林任黨支部書記,把石橋作為建立省工委預備基地,開展秘密革命活動。為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作出貢獻。後因國民黨當局的注意和懷疑,民國33年春,莊炎林等五同志分批撤離石橋。現尚存他們的臥室、工作室和辦公桌、椅,有他們開展革命活動的圖片(展覽室)。中共石橋地下支部舊址已列入蒼梧縣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校內文物

中共石橋地下支部舊址
中共石橋地下支部舊址,位於石橋中心國小校內,為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門面有五圍拱式門口。
莊炎林等五同志受廣西省工委委託,在“同文義學”組成中共特別黨支部,現尚存他們的臥室、工作室和辦公桌、椅,有他們開展革命活動的圖片(展覽室)。中共石橋地下支部舊址已列入蒼梧縣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中共石橋地下支部舊址中共石橋地下支部舊址

校園環境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辦公區、教學區、活動區布局合理,總占地面積164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27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11.9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4.0平方米。學校一貫堅持“樹立品牌、狠抓質量、優質服務”的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樹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贏得了社會的讚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