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關道

蒲津關道

蒲津關道因蒲津關而得名,蒲津關在今陝西大荔縣朝邑鎮東黃河上。古代秦晉往來皆經蒲津關道。蒲津關在唐代為六上關之一,通驛路。

基本介紹

道路開闢與路線變化,歷代運用,驛傳設定,

道路開闢與路線變化

秦晉兩地遠在先秦時期各邦國部族間即有交往,在渭水北側逐漸形成一條通道。由於地形條件的制約,這條路線沿渭水北側東行,渡黃河後,又略循涑水接汾水河谷而上,經太原至漠北或涿、薊。但各個歷史時期政治、經濟、軍事等背景有異,交通格局及運用狀況不盡相同。唐代蒲津關道見圖。西周建國前後,今大荔縣東南境有芮國,合(郃)陽縣境內有莘國,韓城市南境有梁國,山西省平陸縣北有虞國。虞芮兩國為土地糾紛共同請周文王調解。其入周之路,即蒲津關道。周文王與莘國有莘氏之女結親,迎娶之路亦為蒲津關道。周文王攻伐耆國(今山西長治市西南),其軍旅往返皆由蒲津關道。這是蒲津關道的開闢時期。
春秋時期,秦獻公二年(前383),秦將國都由雍城遷至櫟陽,由櫟陽東至大荔王城及晉國的魏邑、虞邑,西至高陵邑、鹹陽,修築了車馬大道。《史記·貨殖列傳》記:櫟陽“東通三晉”,“亦多大賈”。表明當時的櫟陽道(即蒲津關道)已成為秦晉間官使往還、商業貿易的通道。
秦始皇治馳道,蒲津關道成為秦馳道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西漢建都長安,於高陵縣置左輔都尉。東漢時左馮翊自長安城徙治高陵。北魏置馮翊郡於高陵。蒲津關道是長安、左馮翊、河東郡、太原郡、雲中郡間相連結的大道。
唐代為防禦突厥,沿河套的黃河北側修築東、中、西3個“受降城”。蒲津關道通往東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西南),並連線“回紇道”通往回紇牙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哈爾和林)。由於這條驛路軍事地位重要,蒲津關列為“上關”。唐代由長安至蒲津關有南、北兩條驛路,南路經灞橋、高陵、同州,北路經中渭橋、涇陽、三原、富平、奉先、同州至蒲津關。
宋代由京兆府長安去同州,除沿用唐之南路外,由長安至華陰,北渡渭水,亦達同州。
元代長安和明代西安府、同州間有車馬大道。大體沿用唐之南路。
清代同州府為陝話七府之一。西安府、同州府間有官馬支路。由西安府鹹寧縣草灘鎮渡渭河,經高陵、富平、蒲城至同州府。又東經潼關廳亦可至同州府。

歷代運用

秦晉兩國,既友好又相爭。秦憲公八年(前708)秋,秦出兵伐芮國,執芮伯。秦穆公五年(前655),秦伐晉,戰於河曲。秦穆公十五年(前645),秦晉戰於韓地,虜晉君,晉獻黃河以西之地。秦桓公二十六年(前578),晉率多國兵伐秦,一直攻至麻隧(在今涇陽縣)。秦景公十八年(前559),晉又伐秦,敗秦師於械林(在今禮泉縣東)。所有這些戰役,都是利用蒲津關道調兵遣將,轉運軍實。
春秋時期,秦晉兩國也曾利用渭水及蒲津關道進行會盟和援助。秦桓公二十四年(前580),秦晉夾河而盟。秦景公二十七年(前550),景公至晉會盟,其車千乘。
秦景公三十六年(前541),景公之弟後子針,因與景公發生矛盾,離秦去晉,“享晉侯,造舟於河,十里舍車(按:一舍八乘,為‘八反’之備),自雍及絳(今山西翼城),歸取酬幣,終事八反(按:每十里置車八乘,各依次載幣,相授而還,不徑至,故言‘八反’)”。
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張儀入秦為相,不斷攻魏。魏戰敗後將上郡所屬的15個縣及黃河西側的少梁(即夏陽)全部獻給秦。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魏獻安邑給秦,秦置河東郡,蒲津關道成為鹹陽、河東郡間的交通幹道。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前262~前259),秦由臨晉、蒲坂出兵,與趙軍大戰於長平,消滅趙軍45萬人,初設上黨郡,治長子。秦莊襄王三年(前247),重建太原郡,蒲津關道成為首都鹹陽通往上黨郡、太原郡的車馬大道。
西漢與匈奴的多次爭戰,主力軍多次出臨晉經由河東郡、太原郡北去。漢高祖六年(前201),匈奴冒頓單于發兵圍攻馬邑,次年又攻晉陽,劉邦親率30萬大軍由蒲津關道前去迎戰,被匈奴兵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天七夜,史稱“平城之圍”。漢武帝時,在反擊匈奴的10多次戰爭中,有3次決定性的大戰役。第一次戰役是由臨晉、河東出兵雲中。第三次戰役,漢武帝集中10萬騎兵,兩路出兵,沿途百姓自動帶私馬4萬匹從軍,連同官軍、步兵、輜重兵共數十萬人,經蒲津關道向河東進軍。
河東郡安邑縣西南盛產鹽、鐵,有鹽池,漢朝在此設定鐵官、鹽官。蒲津關道也是河東郡向關中運輸鹽、鐵之路。
隋大業十三年(617)秋,太原留守李淵打著安定隋王室的旗號,率3萬人由太原向關中進軍,途中不斷壯大隊伍,抵長安時兵眾已達20餘萬人。年底攻克長安,李淵先立恭帝,自任大丞相,封為唐王。次年,隋煬帝被殺後,李淵廢恭帝楊侑而稱帝,是為唐高祖。
蒲津關道是隋唐時期河北道、河東道向京都長安輸送貢賦之路。《隋書·食貨志》記述,“諸州調物,每歲河南自潼關、河北自蒲坂達於京師,相屬於路,晝夜不絕”。
蒲津關道又是唐與回紇聯姻和親之路。貞元四年(788),唐德宗以鹹安公主嫁給回紇頓莫賀可汗,回紇派千餘人相迎。長慶元年(821),唐穆宗以第十妹為太和公主,嫁給回紇新立可汗,回紇派迎娶隊伍達數千人,唐朝皇帝陪送禮費500萬貫,陪嫁物品以駱駝、車馬運送。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朱泚在長安作亂,德宗奔逃奉天,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兵自河東西進,經河中府、同州、奉先、富平、三原、涇陽到奉天赴難,因與德宗發生矛盾而聯合朱反唐,後在李晟率領的官軍逼迫下,李懷光又退回河東[140]。其軍隊往返,皆經由長安·蒲津關道北路。
宋代的陝西路(省)轄有今晉南地區,黃河折曲處的晉南三角地帶與陝西路京兆府長安關係密切,蒲津關道是解州、河中府通向長安的走廊。由於潼關易守難攻,金兵和蒙古兵進攻關中,多由夏陽渡或蒲津渡越過黃河,沿蒲津關道進據關中。如北宋時金國婁室的軍隊就是由洛陽迂迴到夏陽渡附近乘冰凍西渡黃河,攻下同州和華州。南宋後期,蒙古的木華黎和窩闊台汗都是由蒲津攻入關中。所以,“宋(人)李永奇曰:同州入南山,乃金人往來驛路。蓋關中襟要,莫如同州矣!”[141]
明與韃靼的長期抗爭中,蒲津關道是晉糧輸往延綏鎮的糧道之一。當時長城沿邊的“九邊”重鎮之一延綏鎮,常年有重兵駐守,以防韃靼進攻。而延綏一帶所產糧食不足以供給軍需,依靠晉糧、汴糧、沔糧供養戍邊軍卒。其中,河東路平陽府及絳州一帶徵收的軍糧,是經由河津縣運入韓城,解州、蒲州一帶徵收的軍糧,經由蒲津運至同州,再經由梁山中的谷道北運,稱為“南路糧道”。
清代西安府、同州府間的官馬支路,多用於官物輸送及公文傳遞。

驛傳設定

蒲津關道的驛傳設定,文字記載始於秦景公三十六年(前541)。秦漢時期再未留下其他具體記載。
唐代長安、蒲津關間的南、北二路均為驛路。
北路由長安北出,經中渭橋或中渭渡至涇陽縣迎冬驛。由迎冬驛東北行,40里至三原縣,置三原驛。三原又東40里至富平縣,城內置富平驛。又東90里至奉先縣,城內置昌寧驛。奉先縣又東60里至乾坑店,按唐代驛制,此地當置驛。乾坑店又東30里至同州馮翊縣。同州有州驛。
南路由長安都亭驛出通化門東行,經長樂驛、灞橋驛至東渭橋,共50里。過東渭橋經渭橋鎮、鴻臚館,30里至高陵縣城北之神皋驛。由高陵略沿渭水北側東行,20里至櫟陽鎮,櫟陽又東30里至新店,又約20里至下邽縣,相近處有永安店。又東約25里至故市,又東約35里至潘驛,又東10里至王明店,又東10里渡洛水,又東10里至同州馮翊縣。由同州東去,經朝邑縣、蒲津關渡黃河至蒲州。唐代黃河上有舟橋(浮橋)。
唐文宗開成三年(838),日本高僧圓仁和尚由同州經故市、櫟陽、渭橋、灞橋至長安,圓珍和尚由長安經東渭橋、櫟陽至同州,皆經由南道[142]。
宋、元、明時期,京兆府長安(明改稱西安府)與同州間有車馬大道相通,但非驛路。
清代西安府、同州府間為官馬支路,途經各縣均置縣驛,計有鹹寧縣京兆驛和高陵、富平、蒲城、大荔、朝邑、澄城、白水、郃陽、韓城等10個縣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