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敏(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院長)

蒙敏(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蒙敏,男,漢族,1927年12月生,四川鹽亭縣人,口腔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國際牙醫學院院士,1955年2月畢業於四川成都四川醫學院系本科(現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分配到廣西醫學院附屬醫院口腔科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敏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7年12月生
  • 職業:教授、碩士生導師
  • 代表作品:《中華口腔醫學雜誌》、《口腔醫學縱橫》
  • 性別:男
四川大學傑出校友,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院長,科研成果,

四川大學傑出校友

1956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口腔科學教師進修班學習由蘇聯專家科綏赫教授主講。1960年任口腔科主任、198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去美國米蘇里州,堪薩斯大學牙學院口腔頜面外科進研,回國後任口腔系系主任。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院長

1993年任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院長。曾任中華醫學會口腔科學委員,中華醫學會廣西分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廣西分會口腔專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雜誌》編委,《臨床口腔醫學雜誌》副主編,《華西口腔醫學雜誌》、《實用口腔醫學》、《北京口腔醫學》、《上海口腔醫學》、《口腔醫學縱橫》等雜誌特邀編委。國外醫學口腔分冊校閱員。從事口腔醫學教育及臨床工作53年,在口腔醫學事業上有較高的理論和技術水平,在口腔頜面外科方面有較深的造詣。60年代套用費拉托夫皮管在口腔頜面外科缺損的修復。。如:全鼻再造、頰部大部份缺損修復術等。良性腫瘤都切除後一次植骨術。70年代開展了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的化療和手術治療,如舌癌的舌頜頸聯合根治術,上頜骨癌瘤結紮頜內動脈行上頜內次全切除術。顳淺動脈或甲狀腺上動脈插管化療等。80年代開展套用胸大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胸鎖乳突肌肌皮瓣、甲狀腺上動脈的舌骨下肌皮瓣、額瓣等在口腔頜面部惡性癌瘤切除後缺損的修復。同時開展了正頜外科矯正頜面部畸形的手術。如上頜骨I型水平切開術矯正長面綜合症。下頜骨矢狀劈開術矯正下頜骨前突,開牙合 或後縮等畸形以及頦成形等手術,均取得良好治療效果。這些手術的開展均屬廣西首次居領先地位。
1978年負責創辦口腔系,為廣西培養出一大批口腔醫學專業技術人才,解決了廣西口腔醫師奇缺的狀況。1993年負責創辦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是廣西目前規模最大,技術力量雄厚,設備比較先進的專科醫院,它擔負著教學、醫療、科研的任務,為今後廣西口腔醫學事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科研成果

培養碩士研究生11名,其中國外留學碩士研究生4名(貝寧1名,剛果2名,日本1名)。指導研究生的課題研究內容廣泛、深入,有的達到較高水平。如放射性微球技術行上頜前分截骨術血流定量的研究,發表在1992年《中華口腔醫學雜誌》,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病人白細胞介素2的體外研究。神經移位吻合與植入重建橫紋肌神經支配的實驗觀察。人涎腺腺樣囊性癌NACC細胞系的建立及腺樣囊性癌生物學特性的研究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填補廣西區內空白。在國家和省級醫學雜誌發表論文11篇。科研成果獎五項,三項評為廣西醫科大學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獎,二項評為廣西醫科大學技術進步獎,是廣西口腔醫學的學科帶頭人,經國務院批准自1992年起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榮獲1993-1994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79年在中越邊界自衛反擊戰搶救傷員榮立三等功。1998年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之際,特頒發榮譽勳章一枚。以表彰多年來在廣西革命和建設事業中所做的突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