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疃鎮(蒙城縣許疃鎮)

許疃鎮

蒙城縣許疃鎮一般指本詞條

許疃鎮,隸屬於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地處蒙城縣東北部,東與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鎮相連,南臨板橋集鎮,西與壇城鎮、范集工業園區連線,北與淮北市濉溪縣相鄰,鎮人民政府距蒙城縣城30千米,行政區域面積127.9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許疃鎮戶籍人口為77019人。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宿蒙縣設許疃區。1992年3月,設蒙城縣鎮。截至2020年6月,許疃鎮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許疃社區。

2019年,許疃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4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疃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
  • 地理位置:蒙城縣東北部
  • 面積:127.97 km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許疃社區
  • 電話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3529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皖S
  • 人口:77019人(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金融業,郵電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著名人物,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宿蒙縣設許疃區。
1949年起,設立許疃公所、許疃公社。
1974年,設許疃鄉。
1992年3月,設蒙城縣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轄許疃、陶廟、趙集、王老、盧老荒、尉遲寺、小圩、鐘廟、東湖、礦西、閆集、土橋、吳劉、邵於14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許疃鎮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陶廟社區、吳劉社區、許疃村、土橋村、小圩村、鐘廟村、邵於村、趙集村、王老村、盧老荒村、尉遲寺村、東湖村、礦西村、閻集村;鎮人民政府駐許疃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許疃鎮地處蒙城縣東北部,東與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鎮相連,南臨板橋集鎮,西與壇城鎮、范集工業園區連線,北與淮北市濉溪縣相鄰,鎮人民政府距蒙城縣城30千米,行政區域面積127.97平方千米。
許疃鎮

自然災害

許疃鎮夏季龍捲風災害較多發生。

自然資源

許疃鎮境內已探明煤炭儲量20億噸,已開發的有許疃煤礦,年產300萬噸以上。境內趙集、邵於煤礦正在籌建。
2011年,許疃鎮有耕地面積12萬畝,全部為水澆地。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許疃鎮轄區總人口7.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9萬人,城鎮化率53.4%,另有流動人口413人,總人口中,男性40103人,占54.9%;女性32897人,占45.1%;14歲以下16910人,占23.2%;15—64歲46744人,占64%;65歲以上9346人,占12.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2976人,占99.97%;少數民族24人,占0.03%。
截至2019年末,許疃鎮戶籍人口為77019人。
許疃鎮
許疃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許疃鎮財政總收入3263.5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120萬元,比上年增長11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6萬元,增值稅926萬元,企業所得稅123萬元,個人所得稅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29元,比上年增長11%。
2019年,許疃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4個。

農業

2011年,許疃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8.9萬噸,其中小麥59600噸,玉米25700噸,蔬菜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1.2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西紅柿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4.2萬頭,年末存欄2.1萬頭;羊飼養量1.6萬隻,年末存欄8000隻;家禽飼養量15萬羽。

工業

2011年,許疃鎮工業總產值達到6.8億元,比上年增長12%。

商貿

2011年末,許疃鎮有商業網點609個,職工1823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9億元。

金融業

2011年末,許疃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1億元,比上年增長10%;各項貸款餘額3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郵電業

2011年,許疃鎮郵政業務收入4.8萬元,其中純收入2.1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912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許疃鎮有幼稚園10所,在園幼兒1100人,專任教師52人;國小21所,在校生400人,專任教師232人;國中2所,在校生2125人,專任教師147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98%以上,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506萬元,比上年增長23%,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1%,比上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許疃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4個;各類圖書室15個,藏書3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250人,體育場地2個,鎮文化中心標準籃球場2個,文化廣場、文明廣場安裝健身器材26件,每年定期舉行鎮籃球聯賽。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許疃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個;病床1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4張,固定資產總值8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8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註冊護士9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許疃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戶,人數13人,支出1.8萬元,月人均120元;城市醫療救助16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826人次,支出15.3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26戶,人數2536人,支出298.3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98元,比上年增長1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許疃鎮有郵政網點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2.6萬份(冊),電信企業3家,行動電話用戶2.3萬戶,網際網路用戶0.7萬戶,信息網路覆蓋全境。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許疃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用戶1802戶,鋪設幹線水管100千米。

交通運輸

2011年,許疃鎮境內有305省道,縣鄉公路許板路、許趙路、許范路。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許疃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許疃集得名。

著名人物

尉遲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鮮卑族,朔州平魯下木角人。中國唐朝名將,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兼併州都督,謚忠武,賜陪葬昭陵。尉遲恭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後尉遲恭被尊為民間驅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華鬥神。傳說其面如黑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尉遲恭(胡敬德)與秦叔寶秦瓊)是“鬥神”的原型。
許疃鎮(蒙城縣許疃鎮)
尉遲恭

風景名勝

尉遲寺遺址位於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許疃鎮畢集村東150米,尉遲寺遺址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聚落遺存,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遺址地上曾建有一寺,相傳是紀念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稱“尉遲寺”。2001年7月17日,尉遲寺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稱號

2020年6月30日,許疃鎮入選安徽省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範鄉鎮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