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地震台站監測系統

蒙城地震台是國家基本台,也是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的省內首個國家級地震觀測站——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城地震台站監測系統 
  • 建立時間:2007年 
  • 占地:9330平方米 
位置,功能,環境要求,系統值班,覆蓋範圍,

位置

蒙城地震台位於皖西北蒙城縣小潤鎮境內的黃柏山,距離縣城15公里,占地9330平方米,台站地處郯廬斷裂帶的西側,北西向的渦河斷裂從台站東南側通過,是包含測震、電磁、形變、近地空間等多種地球物理學觀測手段的綜合台站。

功能

2007年,經國家科技部批准,中國科技大學與省地震局通過局校聯合的方式,以蒙城地震台為基礎,共同建設了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野外站下設兩個中心和六個實驗研究室,擁有探地雷達、雷射雷達、閃電定位、氣輝成像等多種先進儀器,主要實現監測郯廬斷裂和秦嶺-大別造山帶這兩個控制中國構造運動的重要邊界運動過程,提供高質量可靠的地震、變形、重力資料,為科學家破解中國這兩大構造邊界演化之謎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安徽省及鄰近省份的地震活動性、地震預報和地球物理學研究提供可靠的資料。

環境要求

為了保證這些監測點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監測站點在建設的時候,對周圍環境的要求極其苛刻,方圓幾千米地區必須保持原生態環境,地震台周邊的高壓電線、無線通信設備、居民用電、公路上通車、田間勞動產生的震動以及地地下取水等都等會對監測數據產生影響。而蒙城地震台位於蒙城縣小澗鎮附近,相對偏僻,自然觀測環境優越,干擾背景少,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一些地方經濟建設和地震台觀測的高標準要求產生了矛盾,這都需要地震台工作人員積極與當地進行協商,以此保證觀測數據的準確性。

系統值班

地震台每天都有人值班,確保觀測系統正常運行。如果發現監測數據存在異常,台站工作人員首先要排除供電設施、觀測環境發生故障和變化的可能性,然後再將異常情況上報省地震局預報中心,組織專家進行異常核實。

覆蓋範圍

在精密的儀器和優質的地理條件保證下,蒙城地震台台站可以實現對皖北地區100公里內的1.0級以上、東部地區4級以上、西部地區5級以上,甚至國外的地震都具備監測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