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鸚鵡嘴龍

蒙古鸚鵡嘴龍

蒙古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是鸚鵡嘴龍下的一個種,生存早白堊紀的亞洲,約1億3000萬年前到1億年前。體長約2米,是在內蒙古高原發現的一種具有地區特色的鸚鵡嘴龍,屬於角龍亞目、鸚鵡嘴龍科、鸚鵡嘴龍屬。它的頭骨牙齒數目少,前肢短,後肢長而強壯,兩足行走,以植物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蒙古鸚鵡嘴龍
  • 拉丁學名: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蜥形綱 Sauropsida
  • :鳥臀目 Ornithischia
  • 亞目:角足亞目 Cerapoda
  • :鸚鵡嘴龍科 Psittacosauridae
  • :鸚鵡嘴龍屬 Psittacosaurus
  • :蒙古鸚鵡嘴龍 P. mongoliensis
  • 分布區域:蒙古國、中國內蒙古地區
  • 化石時期:早白堊紀
簡介,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種屬分類,化石狀況,

簡介

蒙古鸚鵡嘴龍是在內蒙古高原發現的一種具有地區特色的鸚鵡嘴龍,屬於角龍亞目、鸚鵡嘴龍科、鸚鵡嘴龍屬。它的頭骨牙齒數目少,前肢短,後肢長而強壯,兩足行走,以植物為食。
蒙古鸚鵡嘴龍

外形特徵

鸚鵡嘴龍的所有種都是類似瞪羚的二足、草食性恐龍,特徵是上頜高而強壯的喙狀嘴。至少有一個種,尾巴與下背部有鬃毛狀的結構,可能作為展示作用。
與同時代的鳥臀目恐龍相比,鸚鵡嘴龍頭顱骨有大幅變化。這些頭顱骨高而短,有些種的頭顱輪廓幾乎呈現圓形。眼窩之前的部分只占頭顱骨長度的40%,比其他已知鳥臀目還短。鸚鵡嘴龍下頜的每個牙齒,都有球根狀垂直脊。上頜與下頜都有顯著的喙狀嘴,分別從喙骨(Rostral bone)與前齒骨形成。喙狀嘴的骨質部分可能由角質包覆,形成銳利的切割表面,以切碎植物。如同屬名顯示,鸚鵡嘴龍的短頭顱骨與喙狀嘴外表類似現代鸚鵡。鸚鵡嘴龍的頭顱骨,與更衍化的角龍下目恐龍,擁有數個共同的適應結果。

生活習性

鸚鵡嘴龍擁有銳利的牙齒,可用來切割、切碎堅硬的植物。然而,不像晚期的角龍類,鸚鵡嘴龍並沒有適合咀嚼或磨碎植物的牙齒。鸚鵡嘴龍吞食胃石來協助磨碎消化系統中的食物。經常在鸚鵡嘴龍的腹部位置發現胃石,有時超過50顆,這些胃石可能儲藏於砂囊中,如同現代鳥類。
蒙古鸚鵡嘴龍化石蒙古鸚鵡嘴龍化石

種屬分類

不同種的鸚鵡嘴龍有不同的體型,以及不同的頭顱骨、骨骸上的特徵,但大體上擁有一樣的身體形狀。最著名的種是蒙古鸚鵡嘴龍(P. mongoliensis),身長2米。最大的蒙古鸚鵡嘴龍成年個體重量可能超過20千克。大鸚鵡嘴龍(P. major)、內蒙古鸚鵡嘴龍(P. neimongoliensis)、新疆鸚鵡嘴龍(P. xinjiangensis)的體型接近蒙古鸚鵡嘴龍的大小,而其他種如中國鸚鵡嘴龍(P. sinensis)、梅勒營鸚鵡龍(P. meileyingensis)的體型較小。額多鸚鵡嘴龍(P. ordosensis)是已知最小的一種,小於蒙古鸚鵡嘴龍約30%。除了蒙古鸚鵡嘴龍以外,最大型的種是陸家屯鸚鵡嘴龍(P. lujiatunensis)與西伯利亞鸚鵡嘴龍(P. sibiricus)。

化石狀況

部位:全體骨架
尺寸:體長200cm,高105cm
時代:早白堊世
發掘時代:1979年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達茂聯合旗西河蘇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