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靈芝

蒙古靈芝

子實體小或中等。菌蓋直徑5-10cm,圓形或腎形,殼狀,不發光,污赭色、褐色或暗色,無環紋或有不明顯的環紋,邊緣同色,表面有皺紋或小疣,縊縮狀,紫黑色。菌肉厚1-2cm,木色,軟木質,易破碎,土銅色或污褐色,乾時常網狀開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蒙古靈芝
  • 拉丁學名:Ganoderma monglicum Pilát
  • :真菌界
  • :非褶菌目
  • :靈芝科
  • :靈芝屬
簡介,詳細釋義,

簡介

靈芝又稱靈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
按本草綱目記載:“靈芝性平,味苦,無毒,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神農本草經》根據中醫陰陽五行學說,按五色將靈芝分為青芝(龍芝)、赤芝(丹芝)、黃芝(金芝)、白芝(玉芝)、黑芝(玄芝)五類,即稱五芝。此外附紫芝(木芝)。該書詳細地描述了此六類靈芝的產地、氣味、和主治。指出:青芝“酸,平,無毒”,可“明目”,“補肝氣,安驚魂,仁恕”;赤芝“苦,平,無毒”,主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黃芝“甘,平、無毒”,主治“心腹五邪”,“益脾氣,安神,忠信和樂”。白芝“辛,平,無毒”,主治“咳逆上氣”,“益肺氣,通利口鼻,強志意,勇捍、安魄”;黑芝“鹹,平、無毒”,主治“癃”,“利水道,益腎氣,通九竅,聰察”;紫芝“甘,溫(平),無毒”,主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還強調此六種靈芝均可“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其中以赤芝功效最好,具《本草綱目》記載:“赤芝產霍山(今安徽霍山縣)”,作為擁有數千年藥用歷史的中國傳統珍貴藥材,具備很高的藥用價值,經過科研機構數十年的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靈芝對於增強人體免疫力,調節血糖,控制血壓,輔助腫瘤放化療,保肝護肝,促進睡眠等方面均具有顯著療效。

詳細釋義

形態特徵:子實體小或中等。菌蓋直徑5-10cm,圓形或腎形,殼狀,不發光,污赭色、褐色或暗色,無環紋或有不明顯的環紋,邊緣同色,表面有皺紋或小疣,縊縮狀,紫黑色。菌肉厚1-2cm,木色,軟木質,易破碎,土銅色或污褐色,乾時常網狀開裂。孔口同色,直徑0.15-0.3mm,圓形或近有稜角。菌絲粗1-6μm,壁厚。菌柄側生,長5-8cm,粗2-3cm,殼狀或塗漆狀,紫黑色。孢子褐色,倒卵形,基部平截或圓錐狀,無色,有小刺,9-12μm×6.5-8μm。
生態習性:生枯木樁上。
分布地區:內蒙古、河北等。
經濟用途:屬木腐菌,可能藥用。此種是Pilát 1940年發表的新種。作者於1986年在內蒙古呼倫貝爾額右旗考察時又發現一株新鮮的標本,其形態特徵:同原文記述,但蓋面環紋較明顯和較光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