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安代舞

蒙古族安代舞

蒙古族安代舞,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安代舞發源於庫倫旗,據考證約形成於明末清初。當時庫倫體制是“政教合一”,寺廟林立,僧侶眾多。清朝中期,各地闖關東的移民大量湧入草原,不同部落、不同地域的文化風俗相糅合鑄就了庫倫蒙古族文化,孕育了具有廣泛民眾性的安代舞。安代通常在節慶或閒暇時進行,一人領唱眾人應和,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安代舞有強烈的自娛性、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輕鬆愉快,簡單易學,唱詞隨編隨唱,富於感染力。男女老少皆可入場歡跳,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只要依其音樂的節奏甩巾踏步,與領唱歌手相應和即可。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安代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2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族安代舞
  • 申報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29
  • 非遺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舞蹈道具,樂曲特點,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演出,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安代舞流傳於內蒙古科爾沁草原東部地區,起源於一種宗教性舞蹈,用來祈求神靈庇佑,祛魔消災,解除病痛。過去以唱為舞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健康活躍的藝術特色,是蒙古族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光彩奪目的奇葩。
明末清初,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舞蹈安代舞在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地區興起。安代舞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郁的生活氣息,是草原文化的標識性品牌和蒙古族引以為豪的舞蹈奇葩。在內蒙古,逢年過節、慶祝豐收、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
20世紀50年代後期安代分為“傳統安代”和“新安代(安代舞)”兩種,新安代是傳統安代社會發展的演變,是以娛樂為目的並且具有審美性的歌舞藝術,是蒙古族舞蹈藝術形式中保存最完好歷史最久的舞蹈。
新中國成立後,生產力和醫療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安代舞也從“傳統安代”中剝離出來。安代“博”成為了民間藝人,安代也成為了真正的舞蹈藝術。置於早期安代場子中央的木桿或斷車軸不見了,因此人們不再面向圓心圍著圓圈跳舞了。安代的道具由以前的鈴鞭、毛巾、裙襟發展成了紅色的綢巾(現今發展成為黃、綠、粉等多種顏色)。“安代舞”成為了人們喜聞樂見的自娛形式。
從20世紀50年代後,安代舞擺脫舊俗的桎梏形成了具有典型特徵的民俗活動。文藝工作者不斷進行著審美升華的努力並使之走向舞台。再加上研究者深入實地,對傳統安代進行蒐集整理和舞蹈編導們不斷的汲取民間養分並大膽創新實踐,使安代舞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從1957年額爾敦巴拉老藝人把“安代”作為歌舞藝術節目搬上舞台後,受到大家的關注。大批的文藝工作者深入實地考察,向老藝人拜師學藝,學習“安代”的歌舞藝術。自1957年以後,“安代舞”就像雨後的“春筍”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里。
1958年額爾敦巴拉老藝人將“安代舞”跳到了北京,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1959年8月“安代舞”走出國外,受蒙古國邀請參加“中蒙友好歲月”,並表演了《安代舞》。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代表性的表演形式,從多人跳安代舞縮減成了雙人安代舞《喜訊》。
20世紀80年代,內蒙古歌舞團創作並演出了《安代之歌》,它不僅使用了傳統的蒙古族安代歌曲,同時也吸收了歌劇的表現形式。此後,安代舞開始作為一種全新的蒙古族藝術活躍於舞台之上。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安代舞在舞蹈時,先圍成圓圈站好,手持彩綢或手帕,隨著領唱者的歌聲翩翩起舞。主要動作有跺腳、踢步、繞巾和擺巾等。舞蹈的順序為站起、慢走、行進、勸慰、起興、送別等。手中的彩綢隨著舞步向下甩去,再向上揚起。舞至高潮時,頓足踏步如同萬馬奔騰,起伏跌宕但見彩綢翻飛。

舞蹈道具

在安代舞的表演過程中,常常會用到手持巾或者綢帕等道具。傳統的安代舞在表演時,表演者手裡多會拿著綢帕、頭巾或者蒙古族服飾的衣襟,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簡化為綢帕或手持巾,且手持巾及綢帕的顏色,也區域多樣化,規格限制也變得相對寬鬆。

樂曲特點

安代作為珍貴的民間藝術,它的曲調繁多,共有四十多種,適合於表達各種感情,烘托不同的環境氣氛。安代的音樂在調式、曲式、節拍、節奏、旋律進行等方面均有其獨特的特點。安代的形式是載歌載舞,所以他的曲調進行既有流暢動聽的民歌特點,又有適合動作的舞蹈特點,節拍規整,節奏清楚而強烈。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安代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節奏強烈的踏地舞步,翻飛飄蕩的彩巾,邊唱邊舞,邊唱隨編,高潮迭起,樸實,火爆,富有感染力。是蒙古族以舞蹈為主體的綜合的一種民間文化藝術形式。在前郭縣的社會文化建設中,安代舞占有重要位置。它對弘揚蒙古族民間舞蹈藝術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

傳承人物

那仁滿都拉,男,蒙古族,1946年生,內蒙古通遼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蒙古族安代舞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996年,內蒙古庫倫旗被命名為“中國安代藝術之鄉”。
庫倫旗政府自2009年以來舉辦了三次大型安代藝術節,推動了安代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不僅帶動了經濟發展,而且使安代舞的舞台表演形式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使安代舞的藝術境界得到了提升。通過舞台表演的方式來傳承安代,使安代舞走出了庫倫,走向了全國,也走向了世界。
2019年3月29日,通遼市第四套安代舞培訓班在科爾沁區文化館正式開班。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02年,在阜新市第六屆城運會開幕式表演中,安代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08年,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慶50周年開幕式表演中,安代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2年,在阜蒙縣首屆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開幕式表演中,安代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榮譽表彰

2003年,600人的安代舞表演參加阜蒙縣廣場舞比賽,獲一等獎。
2012年,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的作品《安代道木歌》參加第十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獲原創教學劇目獎和鼓勵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