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麥(蒙古族呼麥)

呼麥(民間音樂)

蒙古族呼麥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呼麥(圖瓦語:Хөөмей;蒙古語:Хөөмий,意為“咽喉”),又稱喉音唱法、雙聲唱法、多聲唱法或浩林潮爾,是阿爾泰山周圍地區諸多民族的的一種歌唱方式,並非蒙古族所獨有。

呼麥是阿爾泰山原住民族創造的一種神奇的歌唱藝術,早在12世紀蒙古形成民族之前就已在廣袤的地域上流傳:一個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呼麥聲部關係的基本結構為一個持續低音和它上面流動的旋律相結合。又可以分為“泛音呼麥”、“震音呼麥”、“複合呼麥”等。在中國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獨一無二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麥
  • 外文名:Khoomei,Хөөмий
  •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 遺產級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日期:2009年10月1日
  • 申報地區:內蒙古自治區
  • 遺產編號:Ⅱ-4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據考證,呼麥的歷史可以遠溯至匈奴時期,即在匈奴時代就已經產生了呼麥。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獵和遊牧中虔誠模仿大自然的聲音,他們認為,這是與自然、宇宙有效溝通、和諧相處的重要途徑,由此人體發聲器官的某些潛質得到開發,一人模仿瀑布、高山、森林、動物的聲音時可以發出"和聲",即呼麥的雛形。
有關呼麥的產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說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動,見河汊分流,瀑布飛瀉,山鳴谷應,動人心魄,聲聞數十里,便加以模仿,遂產生了呼麥。新疆阿爾泰山區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麥流傳。呼麥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別豐富。大體說來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詠唱美麗的自然風光,諸如《阿爾泰山頌》、《額布河流水》之類;二是表現和模擬野生動物的可愛形象,如《布穀鳥》、《黑走熊》之類,保留著山林狩豬文化時期的音樂遺存;三是讚美駿馬和草原,如《四歲的海騮馬》等。從其音樂風格來說,呼麥以短調音樂為主,但也能演唱些簡短的長調歌曲,此類曲目並不多。從呼麥產生的傳說,以及曲目的題材內容來看,"喉音"這一演唱形式,是蒙古山林狩獵文化時期的產物。

藝術特色

呼麥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條件和生產、生活方式下產生的,其發聲方法、聲音特色比較罕見,不同於舉世聞名的蒙古族長調的唱法,聲樂專家形容這種唱法是"高如登蒼穹之顛,低如下瀚海之底,寬如於大地之邊"。呼麥發聲原理特殊,有時聲帶振動,有時不振動,是用腔體內的氣量產生共鳴。它運用特殊的聲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形成罕見的多聲部形態。演唱者運用閉氣技巧,使氣息猛烈衝擊聲帶,發出粗壯的氣泡音,形成低音聲部。在此基礎上,巧妙調節口腔共鳴,強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帶有金屬聲的高音聲部,獲得無比美妙的聲音效果。
作為一種特殊的民間歌唱形式,呼麥是蒙古族傑出的創造。它傳達著蒙古族人民對自然宇宙和世界萬物深層的哲學思考和體悟,表達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諧生存發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代表作品

中國
都楞扎那《吉祥蒙古》、《蒙古遊牧》、阿拉騰傲刀 《掙扎》、《假如我沒有你》、《魔鬼的初吻》、《靈魂獻給我的禮物》
呼麥
圖瓦共和國
huun huur tu 《Where Young Grass Grows》
卡爾梅克共和國
Okna Tsahan Zam《Tsahan Zam - Edjin》

傳承意義

呼麥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它更多地保留了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是一種來自民族記憶深處的久遠回音,與蒙古族的歷史、文化息息相關,對於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研究均有重要的價值。
正因如此,為當代蒙古民族繼承並傳播開來的呼麥藝術,不僅轟動國際樂壇也引起世界各國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文化藝術學等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和普遍關注,更為民族音樂學家、聲樂界專家學者高度重視。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音樂理論界泰斗呂驥先生指出:“蒙古族就有一種一個人同時唱兩個聲部的歌曲,外人是想像不出來的,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研究。”內蒙古音協名譽主席莫爾吉胡最近撰文云:“浩林潮爾音樂是人類最為古老的具有古代文物價值的音樂遺產,是活的音樂化石,是至今發掘發現的一切人種、民族的音樂遺產中最具有科學探索與認識價值的音樂遺產。”在繼承和發展"呼麥"這一蒙古族精美絕倫的文化遺產方面,內蒙古草原遠遠落後於阿爾泰山麓等其他蒙古族地區,如蒙古國已早把呼麥藝術列為“國寶”;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則視呼麥為“民族魂”;兩國均已把呼麥藝術發掘、研究列入國家藝術重點學科,並引入蒙古族聲樂教學體系之中。中國中央音樂學院也把呼麥藝術列為國家藝術學科重點課題——《世界民族民間音樂》中的重要部分,並由原院黨委書記、世界民族音樂學專家陳自明教授親自牽頭主持研究。
呼麥在內蒙古草原已絕跡了100多年,在新疆阿爾泰地區蒙古民族中,也瀕臨失傳。九十年代以來,內蒙古藝術界有志之士,已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各種途徑從向蒙古國呼麥大師學習了呼麥的各種演唱技巧,並提高較快。其中,斯琴比力格、張昭翔、吉日木圖、寶力道、寶力達是佼佼者。他們從九十年代開始,活躍於國內外音樂舞台上(先後出訪日本、澳大利亞),其中斯琴比力格曾被聘請到中央音樂講學並做示範表演,他們的錄音錄像,多次在國內外各種形式的學術研討會上播放。而早在80年代,我區有識學者莫爾吉胡、達·布賀朝魯就開始了關於"呼麥"的考察研究和介紹;內蒙古歌舞團、內蒙古廣播電視藝術團、蒙古族青年合唱團先後以不同聲樂形式(如民間藝術演唱無伴奏合唱)引向舞台;2000年東方電影電視學院建立才真正把呼麥藝術引入民族藝術教學之中心。
搶救和保護"呼麥"這種神奇的歌唱藝術,使它免遭滅絕之災,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