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十字軍

蒙古十字軍

蒙古帝國黃金家族的旭烈兀被伊斯蘭世界廣大的基督教徒視為救世主,他的西征大軍被看作是來自東方的十字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十字軍
  • 別名:東方的十字軍。
歷史,海屯,旭烈兀,

歷史

早在唐朝的時候,基督教就開始在中國廣泛傳播。當時在中國傳播的基督教屬於聶思托里安教派(Nestorianism),中國稱之為景教。聶思托里安教派創始人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聶思托里(Nestorius,386-451),由於在教廷內部鬥爭中失敗,他被放逐到埃及沙漠裡的一個修道院。聶思托里安教派因此被視為異端,在歐洲遭到打壓,聶思托里安教徒們於是向東發展,逐漸在亞洲生根發芽。
蒙古人主要信奉薩滿教,但景教徒也不少。蒙古大汗蒙哥對帝國內所有的宗教都以禮相待,出席每一個重要的宗教活動。他曾對來訪的羅馬教庭使者盧布魯克(Rubruck)說:“我們蒙古人相信世上只有一個上帝,主宰所有人的命運,但就象上帝讓人的手生出互不相同的五指一樣,上帝也允許不同地方的人們擁有不同的信仰。”這種非凡的政治智慧讓盧布魯克印象深刻。
蒙古帝國一直善待基督教派,也是因為蒙古貴族中的有大批景教徒。蒙古克烈部很早以前就集體皈依景教,蒙哥、忽必烈、旭烈兀三兄弟的母親,也就是拖雷的王妃唆魯禾帖尼,就來自克烈部。受母親的影響,蒙哥汗對景教徒非常青睞,他挑選的宰相孛魯合也是景教徒。1255年,蒙哥汗在都城哈拉和林舉行了一次各大宗教的辯論會,代表天主教的是羅馬教庭使者盧布魯克,西藏的那摩喇嘛代表佛教,而道教的代表是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根據盧布魯克記載,辯論非常激烈,但他最終取得了勝利,但這個說法並沒有其它的史料佐證。

海屯

亞美尼亞國王海屯(Hayton)大概是整箇中亞最具有政治眼光的人物。當歐亞其他國家將蒙古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時候,他敏銳地察覺到蒙古帝國對待基督教的友好態度,認為蒙古人有可能成為中、西亞飽受壓迫的基督徒的大救星。蒙古將領綽兒馬罕征伐高加索地區的時候,海屯主動向綽兒馬罕請降,成為蒙古帝國忠實的附庸。當海屯聽說蒙古有西征阿拉伯的打算時,知道時機已到。他日夜兼程趕到哈拉和林面見蒙哥汗。海屯陳述說,如果蒙古西征大軍打著為基督徒剷除阿巴斯政權,解放聖城耶路撒冷的旗號,將得到阿拉伯帝國內所有基督徒的支持和擁護。這樣惠而不費的事情蒙哥汗何樂而不為,海屯於是手持蒙哥汗簽發的“札兒里黑”-即蒙古大汗的御敕-滿載而歸。亞美尼亞的史料對這道御敕有詳細記載,大體內容是保護亞美尼亞國家不受異族侵略,授予亞美尼亞基督教會在整個蒙古帝國自由傳教的權利。御敕還保證將派遣旭烈兀西征,消滅基督徒不共戴天的敵人阿巴斯哈里發,並將聖城耶路撒冷歸還給基督徒。

旭烈兀

1256年,旭烈兀率領十五萬大軍出征波斯和阿拉伯。表面上看這簡直就是一支蒙古十字軍,軍中來自基督教附屬國的部隊就有好幾萬人,海屯親率兩萬亞美尼亞鐵甲騎兵打頭陣。蒙古軍中顯要的基督徒還包括旭烈兀麾下的悍將怯的不花。旭烈兀本人雖然信奉薩滿教,他的王妃脫古思可敦卻是景教徒。脫古思可敦精明幹練,蒙哥汗對她非常賞識,多次囑咐旭烈兀遇到大事一定要和她商量。脫古思可敦對旭烈兀的宗教政策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每每旭烈兀大軍宿營的時候,軍中的基督教士們就支起帳篷教堂,搖響木鈴,召喚教徒們前來祈禱。
旭烈兀以基督教的名義征伐哈巴斯阿拉伯帝國,羅馬教庭卻反映冷淡。基督教在一百多年前就東西分野,羅馬天主教和拜占庭東正教水火不容,都認為對方是異端邪說。由於絕大多數的東方基督教派都屬於東正教系統,在羅馬教庭眼中跟異教徒沒有兩樣。羅馬天主教拘泥於門戶之見,終究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利用旭烈兀西徵收復巴勒斯坦的失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