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華

董雪華

祖居銅嶺橋,得天獨厚。少年時,有緣拜上海周林生為師。學習笛簫演奏與製作、以及樂理知識與聽音練耳。十易寒暑,刻苦磨練,盡得製作之奧秘。又得蘇州鄒敘生前輩、北京屠式璠先生指點,實為當今笛簫製作家中之佼佼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雪華
  • 出生地:銅嶺橋
  • 出生日期:1971年
  • 職業:笛簫製作家
個人簡歷,笛子製作經歷,

個人簡歷

董雪華,1971年生。祖居銅嶺橋,得天獨厚。少年時,有緣拜上海周林生為師。學習笛簫演奏與製作、以及樂理知識與聽音練耳。十易寒暑,刻苦磨練,盡得製作之奧秘。又得蘇州鄒敘生前輩、北京屠式璠先生指點,實為當今笛簫製作家中之佼佼者。其經營的《靈聲笛簫》,在海內外有口皆碑。為此,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先生為其題詞:“靈聲笛簫”。笛者,滌也。滌盪邪穢、高風亮節也。此笛之真締。董君正直善良、大度豁達、深得笛之三昧。好人才能制好笛,此千古不易之理。數年前移居北京發展,紅紅火火、蒸蒸日上。空暇間抓緊“充電”,不斷提高文化修養。
董雪華

笛子製作經歷

浙江餘杭的銅嶺橋盛產苦竹。苦竹是白竹的一種,它質地堅硬,內徑統一。與其它品種的竹子所不同的是,苦竹的竹節通常是一整節的,因此自古以來便被認為是製作竹笛的上等材料。上海、蘇州等扛南的民族樂器廠以及國內的制笛人都慕名去銅嶺橋採購竹材。據說明清時代,銅嶺橋苦竹製作的竹笛曾作為貢品被送進宮廷。
銅嶺橋不僅盛產苦竹,還是有名的竹笛之鄉,如今當地已有40多家竹笛製作作坊,靈聲樂器廠就是這40多家竹笛製作工廠中規模最大的一家。該廠繼承傳統工藝,選用上等苦竹,竹笛從音準、音質、外觀都深得行家讚譽,聲名遠播。
在北京蓮花橋附近的一片小區里,記者採訪了靈聲樂器廠駐京辦事處負責人董雪華。董雪華年方三十,既是辦事處負責人,也是製作竹笛的技師,他的辦事處其實就是製作高檔竹笛的作坊。之所以在北京建立辦事處,他解釋說:“無論北方的還是南方的笛子專業演奏人士都比較喜歡用白竹的竹笛,而白竹製笛恰恰是北方地區的空白”。精明的董雪華正是看好這一潛在的市場,因而才將白竹製笛技藝帶人北京。這樣即可以擴大“靈聲”竹笛在北方地區的聲望,還便於自己能與北京及北方地區的演奏家們面對面地進行交流,使產品能夠直接面向市場,有的放矢。自董雪華的樂器作坊辦到北京後,大大方便了北京的專業演奏人士,他們經常上門隨意挑選自己稱心的竹笛。在他的辦事處兼制笛作坊中,幾乎都是中高檔的竹笛。他告訴記者,這裡所有的竹笛都是從老家銅嶺橋挑選出來的最高檔的材料運到北京進行精加工的。
董雪華雖然才30歲,但製作笛簫卻也有12個年頭了。18歲時,他就向上海的制笛名家周林生學習制笛技術。在學習的同時,守著老家銅嶺橋上好的竹材,董雪華也辦起了一個制笛小作坊。“近水樓台先得月嘛,我可以向本地的鄉親買到最高檔的竹子。當然我的起點比較高”。所謂高起點就是他在周林生老師的介紹下,認識了江南一批專業笛子演奏人士,通過這些專業演員的指點和幫助,董雪華在制笛的路上少走了許多彎路,制笛技藝不斷提高。“跟演奏家接觸,對我幫助很大,因為他們最了解笛子,可以直接聽到一些反饋,使我能直接改進不足”,董雪華深有感觸地說。
在多年的實踐中,董雪華積累了許多經驗,他說,製作笛子的關鍵是音準。因為竹子是天然長成的材料,竹子的內徑有圓有扁、有大有小,大頭與小頭的內徑與外徑也不同,故內徑不宜用人工將它加工到理想的尺寸。如果非要加工內徑的話,則必須把竹子內徑里的一層堅硬的竹壁去掉,但那樣製成的竹笛所發出的聲音就會發乾、發空,達不到好的音色效果。因此一支好的竹笛,只能尋找天然內徑匹配的竹子來製作。“我選擇內徑、外徑尺寸相符合的材料製作竹笛,這樣音律就會準確”,董雪華經過長期大量的實踐,對制笛有許多獨到的見解。關於竹笛的音色,他說,這要取決於材料的好壞以及加工製作的方法,比如笛孔的大小、斜度、內外徑的比例等等。竹壁太厚了聲音發悶,太薄了聲音則發飄。一般音色好的笛子,竹壁不薄不厚,多採用有分量的經年老竹,這樣的竹材製成的笛子音色就能夠統一,以4-5年竹齡的竹子為制笛材料最為適宜。董雪華說,制笛的竹材一般應乾燥兩年以上,自然風乾,這樣的竹子製成笛子後音色好,還不易乾裂。“自然風乾的竹子也有水分,因此在烤竹子時,火候必須掌握好,不能烤得太乾,又不可裡面存留太多水分,這樣的竹子製成竹笛後音色圓潤”。當提到笛子的音高問題時,他說,因為一年四季氣候溫度相差很大,管樂隨著氣溫的高低變化,音高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北方的音高與南方的音高大不一樣。董雪華根據他的老師周林生的制笛理論數據來製作竹笛,製作出了演奏家專門要求的音高,得到了許多演奏家的認可和好評。在董雪華北京的制笛作坊里,有許多品種的樂器,其中有帶白色竹皮不刷漆的笛子,帶著天然質樸的氣質,還有高、中檔的簫、排簫口笛、帶根南簫、接口笛和不接口笛等品種。他的工廠有專門加工製作銅口的技術人員,能夠比較精確地製作出與竹材內徑相符合的接口笛。董雪華說,如果接口笛與內徑不相符,八度音很容易不準,高音還容易出現怪音。董雪華製作的笛子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一支笛子上面都刻有不同的唐詩、絕句,既是古樸的裝飾,又使竹笛顯示出高雅的藝術品味,其中還有許多刻寫著“五邦子”等著名笛子曲名的竹笛。五邦子是北派笛子大師馮子存寫的曲名。幾年前,中國音樂學院舉辦紀念馮子存95周年音樂會時,一些書法家將馮先生創作的一些曲名撰寫成書法加以展示,而董雪華卻將書法家寫的曲名刻在了竹笛上以作為對一代笛子大師的紀念。從那以後,這一做法竟形成了董雪華的制笛特色,收到了很好的反響。2001年,董雪華還製作了一支3米多長的加鍵笛子,一個人也可以演奏,擴大了笛子低音部的音域,此笛後被武警文工團劉華男看中,並多次用這支巨笛演出,產生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董雪華告訴記者,在老家銅嶺橋的靈聲樂器廠現在由他父親負責,工廠里有20多個技術工人。為了保證質量,樂器廠還聘請制笛專家周林生、著名笛子演奏家蔣國基戴亞音樂理論專家屠式埔做該廠的技術顧問。董雪華透露,家裡近年還承包了 20餘畝的竹林,但仍然滿足不了工廠的需要,仍需要十幾個懂竹材的工人直接上山挑選優質竹材。他告訴記者,他們樂器廠每年生產近3萬支竹笛,半數以上出口,竹笛遍布全國及東南亞地區。
董雪華的靈聲樂器廠製作的竹笛為許多笛子演奏家所喜愛,已故著名笛子演奏家趙松庭先生曾為靈聲樂器題詞:“為弘揚民族音樂共同奮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笛子演奏家戴亞的題詞是:“靈聲樂器奏出華夏之聲”。幾年前,董雪華還與著名笛子演奏家蔣國基合著丁一本有關笛子入門教材。他向記者透露,打算製作和開發新的樂器品種。相信董雪華與他的靈聲樂器廠將為民族樂器的發展與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