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鄉

董志鄉

董志鄉位於甘肅慶陽西峰區董志原腹地,總面積140.40平方公里,耕地10.34萬畝。轄14個行政村,35605人。近年來逐步形成了“西煙、東果、沿路興企、畜牧並重”的新格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董志鄉
  • 地理位置:甘肅慶陽西峰區董志原腹地
  • 面積:140.40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10.34萬畝
歷史沿革,鄉情介紹,

歷史沿革

很早以前有陳、戶兩姓人在此居住為業、故得名陳戶。
董志,相傳此地原住董氏人家,為抵禦外患立志築起了城堡,故得名董志城,後演變為董志。

鄉情介紹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果品、烤菸、黃花菜等。城鎮建設初具規模,百門程控電話全面開通,城郊型經濟逐步形成。沿吳鳳公路的鄉鎮企業開發區日臻完善。生產的複合肥、磚瓦、建材、針織品等產品遠銷區內外。
歷史源遠流長,旅遊景點主要有甘肅四大石窟之一的慶陽北石窟寺和小崆峒等。
董志鄉歷史
“董志”一詞見於史冊是在宋代。.《中國歷史地圖集·宋永興路軍》就標有“董志”。董志的由來有幾說:一說董志為人名、董志因董志者而得名。一說“相傳此地原住董氏人家,為為抵禦外患立志築起了城堡,故得名為董志”。
此說亦有道理,歷史上以姓名命城堡寨村者甚多,但一般的組合形式為“姓+家+地貌特徵或設施特色”。如李家寺,王家窯,趙家灣,孫家坡、巴家咀、劉家店等等。至於志的解釋就顯得附會,誰家築城修堡是無“志”而為呢,另一說是宋時慶州有個有作為的州官,.為監督克勉自己的施政行為,便在寧、原、慶臨界的慶州境地樹立刻有“董志”的銘碑,後遂演變為地名董志。
今析亦不無道理。《辭海。》云:董者,監督也;志者,志向、意志也。《詩經·大禹謨》和《關睢序》中的“董之用威”、“在心為志”就是這個意思。由此推斷在治地界首樹碑克勉自己,其用心也是良苦的。但此時的董志乃為鄉間小寨,在地域上歸屬,於彭原。宋時還新興了寧州境地的水昌鎮(今太昌)。今董志原也因政區所限易名為二,董志以北者曰“彭原”,以南者為“永昌原”。這個稱謂一直沿續到清初。
故乾隆《慶陽府志·山川》曰:“彭原在府城南九十里,其原廣褻約六.十里”,並未包括今和盛:太昌、新莊等地。金統治期間,永昌鎮易名“大昌鎮”,永昌原亦即變為“大昌原”了。歷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一金蒙大戰太昌原--就在這裡進行。
金哀公正大五年(1128),“進入陝西的蒙古軍隊就已接近涇原路的涇川,進占慶陽南端的戰略要地大昌原,從而截斷了金朝供給慶陽的糧道18。”次年,“蒙古兵入慶陽界”,輕而易舉地襲陷了慶陽府,南北相連,給金造成了極大威脅。金“遣使送羊酒幣帛於蒙古兵以乞緩師請和”。
屈辱求和的外交失敗把金推上了武裝抗爭的高潮,決計把抗蒙前線的軍事重鎮慶陽府奪回來。正大七年正月,“伊利布哈遇蒙古兵於大昌原,以完顏陳和尚的忠孝軍為前鋒,僅四百騎破蒙古八千人”,迫使蒙古兵自今董志鄉潰逃北去,“於是解慶陽圍19”。《甘肅古代史》云:“大昌原之戰是蒙金戰爭中金朝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蒙金戰局的發展,延緩了金朝滅亡的進程”。
元明時董志沿襲金名
洪武二年(1369)五月,徐達下慶陽時,就曾在彭原數次陳兵布陣同元慶陽守將張良臣進行過殊死的戰鬥。當時,張良臣據慶陽偽降復叛,徐達調集諸軍,三面夾擊,合圍慶城時,就曾“以參隨王敬祖將兵守彭原”,後“又遣指揮葉石真守彭原”;馮宗異的精銳“西臨驛馬關,去慶陽三十里而軍二十”。
當時的史典未曾把彭原記為董志。同時,明末李自成率農軍在董志一帶往返轉戰數年,史書連一些並不出名的地名都歷歷在典。唯獨找不見“董志”二字。可見當時董志還是個關梁小寨,因而董志稱謂尚未形成,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慶陽府“參政江尚寧築董志堡”後,董志才開始發達。
董志見於史冊是在清代
相傳清代有個頗有見識的“叫花子”(-‘說為化緣布施的和尚),從古城西安出發,分別在秦川、董志及環縣曲子河灣週遊乞討,並以三地所得食物的好壞和鄉人的厚道程度得出了一個實用真理--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原邊,董志邊不如曲子河灣。並在各地傳言,從而使董志聲名大柞。其實這位花子只是對董志的知名度傳播有功,並沒有也不可能解釋董志原因董志而得名的歷史原由。
清初至乾隆年間,由於“國家承平百餘年,生靈日繁”加上原面道路開通,且據交通要道的董志堡已築有城廓,發展為“四達通途,貿易輻輳之地21”進而成為原面中心的第一個重鎮,立有“鄉市”和官方管理機構,亦為鹽商薈萃之地,於是,董志原的名稱便相應而生,人們習慣地把董志周圍原面稱為董志原。
乾隆《慶陽府志·疆域》也第,一次出現“董志原”的記載,並雲其四至:“西至何家畔(不是今合水的何家畔)二十里交鎮原縣界,南至李家城三不同三十五,里交寧州界,東至齊家東莊七十里,北至司官寨五里,東北至羅寺四十里,東南至秦紅嘴五十里,西北至孫家溝十五里,均交安化,且陌地界,西南至何家畔二十五里交鎮原縣界”。尚需指出的是,此時的董志原只轄今董志原的北半部,其南部仍曰“泰昌原”或“太昌原”。
清道光年間,董志鄉人煙已相當稠密,原面村落密布,堡寨林立,董志已成為原面中心“四達通沖,貿易輻輳”的交通紐帶和商貿中心,官方在此置有“巡司”、派有“把總”等。
董志鄉載入國家級典籍,及其內涵的擴大和域址的延伸則是清同治以後的事了。同治年間,清廷政治腐敗,經濟衰落,於是採取“分而治之”的反動策略,“袒漢抑回”,導致了為時十餘年的陝甘回民大起義。董志作為回軍起義重要根據地之一,從而為《清史稿》、《中國歷史大事編年》、《民國叢書》及地方史志所記載。從同治五年(1866)九月陝甘回軍全股雲集,從華亭一線長驅直入“乘勝沖奔董志”,到同治八年(1869)三月左宗棠重兵合圍,回軍“乘夜攜眷潛遁”。四年間,回軍“十八大營”司令部就駐在董志。
《民國叢書·左文襄公在西北》載;“董志原在馬蓮河西岸,縱一百五十里,橫二百八十里,扼陝甘兩省關鍵”。起義的目擊者邑人惠登甲在《慶防紀略》中云:當時董志原“北至驛馬,南至寧州邱家寨,西至鎮原之蕭鎮,東至合水屬西華池,延袤三四百里遙相聯屬”,皆為義軍雄據。此後,回軍以董志、金積堡為據,四處轉戰,基本控制了隴東、寧夏一帶。由於宮軍數年追剿,濫殺無辜,以及尖銳朗階級對立在“種族衝突”的帷幔丁交織進行,致使冤冤相報,仇殺多起,加上天災狼禍25,慶陽人民瀕臨滅頂之災,不少地方破壁殘垣,回漢同盡,實為有史以來所罕見,而董志就是這一悲劇和慘案的歷史見證之一.
亂後,平慶道台魏光壽來到慶陽,時“郡城一帶杳無人跡,城內荒草成林,骨骸堆積,奇禽猛獸相聚為藪,滿目慘狀,一派淒景。原來繁華的郡城重地,“時有一二挹遺民,居住在岩穴,採食草籽,形類鬼魅.忽見有人尋蹤,以為賊至,望即狂奔,遍及詢問,不但不知賊耗,亦不辯年月”。勇丁廣搜細尋,城內3000餘戶,只殘存百十人入城。鑒此,總督左宗棠便設“善後局”於董志,並以慶陽“城郭皆一片荒丘”,近郊絕無人煙,而董志、西峰“尤為安化重鎮”,遺民倖存者較多,加上“董志地勢寥廓”,土地肥美平坦,位置適中,“添設官僚以資鎮撫" 。於是奏準在棟志設立“縣丞”,並“割安化西南六里糧稅歸丞徵收,每考撥進文武庠生二名入董志鄉學”。從而使董志由原來只一名.增加到一名縣丞、二名鄉學,一名訓導。這就是歷史上的“董志置縣”或曰“置安化分縣”。從此以後,劫後餘生的慶陽人民,又斬棘草,立茅舍,引火種,圈地塊。種五穀,在董志原的黃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勞動生息。
然而,同治回事也在董志後裔們心中投下了難忘的陰影,因而當年要在“十八大營”的舊地再建新居,這對“十僅存一”的董志遺民是何等的艱難。他們的心理創傷在短期內難以癒合的。加上距董志十里之遙的西蜂,同治年間築建了規模較大的“老城”,有“控鎮蕭關,襟帶秦嶺”的堅固城防設施,:且臨近溝頭,取水方便,其地夜水位也高於董志數米,加上地處原面中心,交通要道,因此當年的原民都樂於定居於此,商旅鹽客也樂於在此立業,從而使西峰的城鎮防護功能和商貿輻射能力增強。隨著居住人數的增多和各項事業的發展,西峰便逐漸代替了董志的城鎮地位。儘管清末官方還注意董志的發達,如同治十二年於董志“舊堡北三里築城,……周三百九十六丈二尺”,且置炮台14、城樓4座;東曰啟曦、南曰延熏、西曰迎爽、北曰拱辰,城外開有深溝寬壕。光緒年間艾置“董志義學”,在董志分縣治東設立“彭陽書院”、“董志初等國小堂”“縣立第三兩等國小校”。同時,還立“廨署”、築“倉廒”、設“巡檢28”等,都未能從根本上阻止董志的蕭落和西峰的興起.民國五年,隴東鎮守張兆鉀修筑西峰嚴普城”,周長12里,成為董志原士農工商的薈萃重地。民國二十五年,甘肅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暑施治於此。從此,西峰方為慶陽的中心市鎮,以至發展為今天全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大抵是西峰能成為地區所在地,董志至今仍為鄉間小鎮的自然環境條件和社會歷史原因。
董志鄉域址的擴大
董志鄉作為一個政治經濟的地理概念,是建國後才逐涉形成的。最初出現在地質地貌普查,水土保持研究、農業區劃等專業資料之中。隨之,才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1986年行署統計局《慶陽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資料彙編·十二條大原基本情況》中的董志原,就是指北界党家崾峴,南臨涇水,東接馬蓮河,西連蒲河的跨越政區、囊括社會發展的政治經濟地理概念。
綜上所述,董志鄉有著它流長的淵源和悲壯的過去,也一定會有光輝的前程和燦爛的未來,人們期待著董志鄉的黃土地在“重建隴東糧倉”的系統工程中有新的奮進和騰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