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中(雲南峨山籍革命烈士)

董建中,男,漢族,1923年生於雲南省峨山縣董家莊村的一個農民家庭。童年在雙江鎮讀國小,1940年考入峨山縣初級中學第三班讀書,1944年考入昆明五華中學讀高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建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簡介,革命工作,開展工作,克服困難,組織武裝力量,艱苦樸素,征糧工作,反擊土匪,犧牲,

簡介

董建中,男,漢族,1923年生於雲南省峨山縣董家莊村的一個農民家庭。童年在雙江鎮讀國小,1940年考入峨山縣初級中學第三班讀書,1944年考入昆明五華中學讀高中。1946年8月隨董治安、董子健回峨山中學任教,1947年2月在峨山中學加入“民青”組織,隨後與李長旺等同志一起被派往甸中,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1948年初,董治安又以峨山縣教育局長的身份,推薦董建中和施致寬、周鴻鳴、周鴻道到謐安鄉(現大龍潭鄉一帶)中心國小任教,其任務是以教書作掩護,開展謐安鄉的地下革命工作,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學不久,接到上級組織的通知,要求董建中和施致寬返回峨山中學。

革命工作

1948年4月,董子健和李德明介紹董建中和施致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董建中在謐安鄉工作了近一年,在董建中的帶領下,教師們對學生盡心盡責,在教學上踏實認真,學生進步較快,教學效果突出,還與學生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家長滿意,深受村民們的稱讚,在教好學生的基礎上,董建中和教師們,利用課餘時間,以走訪學生家長為名,深入山村各寨,廣交朋友,了解和掌握當地情況,為開展革命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開展工作

1948年上半年,董建中和同志們掌握了當地的政治經濟狀況,封建統治勢力的結構和分布,封建統治層與國民黨政府的聯繫和矛盾,以及他們對當地各族人民剝削壓迫的方式和程度,針對施長永是該地區封建地主、當權者和土匪三位一體的人物,也是封建統治勢力的代表,與他鬥爭的策略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董建中他們能否在謐安鄉站住腳,革命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董建中提出麻痹上層,聯繫下層的策略,具體辦法就是聘請施長永兼任學校校長,利用周鴻鳴是縣城地主子弟、大學生的身份與施長永打弟兄,利用施致寬與施長永是姨妹夫的關係加強工作,由於董建中他們全力以赴地辦好學校,使施長永感到兼任校長得人心,地位也在抬高,他對董建中他們幾位教師很滿意也很放心。通過這些工作,董建中他們才放手開展訪貧問苦,串連發動民眾。鑒於各雪村是國民黨鄉公所駐地,也是施長永的老窩,他不僅控制著全鄉的政治經濟大權,還直接掌握著大部份武裝,若一不小心驚動了施長永,革命活動就會遭到致命打擊,董建中提議採取避實就虛的方針,把開展革命活動的工作重點放在雙柏、易門、昆陽和峨山四縣的交界處——矣他得一帶。當時矣他得一帶是昆陽的“飛來地”,昆陽國民黨政府鞭長莫及,施長永又是隔縣無權過問,加之當地人民又特別疾苦,對開展革命活動、建立革命武裝具有較好的基礎和優勢。

克服困難

董建中他們在謐安鄉的革命活動,還有個阻力就是施永清。施永清是副鄉長和國民黨的區鄉部書記,此人雖作惡不多,政治上極為反動。隨著董建中他們的革命活動日趨頻繁,引起了施永清的注意,受到他越來越多的監視。為了消除這個危險,董建中了解到施永清對施長永獨呑大量敲詐勒索來的財物極為不滿,並常發牢騷的情況,董建中他們充分利用這一矛盾,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促使施長永在一怒之下趕走了施永清,此後施長永也無心到鄉公所管事,使謐安鄉公所處於群龍無首的癱瘓狀態,為董建中他們放手發展革命武裝提供了便利條件。

組織武裝力量

謐安鄉一帶的革命工作,從1948年初至11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在近300平方公里2萬多人口的少數民族地區開展了發展地下黨員的工作,成立了貧農團、婦女會等組織,組建了有近300人槍的武裝力量——自衛軍民兵聯防大隊,建立了村人民政權,勝利地舉行了武裝起義,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很好地完成了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等到施長永發覺董建中他們的革命活動時,謐安鄉的革命武裝力量已發展到使施長永不敢輕舉妄動的勢態,還規規矩矩地“借”出了他的全部武裝。矣他得一帶的游擊區根據地,與峨山城郊的總果和甸中、昆陽的內九區、易門的匯川區、雙柏的新街區等游擊區連成了一片,後來成為峨山大隊(滇中游擊支隊)進行反圍剿迂迴隱蔽,避開敵軍主力追剿的安全地帶。

艱苦樸素

1949年7月,董建中服從組織調動,到新平縣揚武區工作,任區委書記兼區人民政府主席。到任後董建中深入基層,很快掌握了揚武的基本情況。有一次董建中下鄉工作,草鞋穿爛了不能再穿,黑夜裡赤腳行走了數十里崎嶇不平的山路,回到區政府時,雙腳已是血跡斑斑,其中有個腳指頭被石頭砸開了一個大口子,鮮血仍在往外流,只是用破布包紮一下,儘管他疼得直冒冷汗,但他忍著劇痛,坦然坐在火塘邊和同志們談笑風生。
揚武魯奎山,是彝族聚居區,山高坡陡,交通十分困難,由於歷史和地理環境等原因,有著和其他鄉不同的特點,國民黨反動政權的壓迫,地霸間的爭鬥,民族隔閡很深,工作難度較大,但經過半年的緊張工作,終於打開了工作局面。1950年2月,準備成立魯奎山鄉人民政府,慶祝會前夕區政府獲得情報,土匪要趁開會之機,聚眾破壞,阻止成立鄉人民政權,董建中周密安排後毅然決定大會如期舉行,要擴大宣傳。開會那天,發動農會和婦女會上山參加慶祝,同時召集民兵加強武裝戒備,還調區基幹隊上山加強安全保衛工作。迫使匪徒暗中伸出的黑槍縮了回去,慶祝會順利召開,五星紅旗在魯奎山寨飄揚。

征糧工作

1950年3月中旬,參加中共玉溪地委擴大會返回揚武的董建中,布置了建國後的第一次征糧工作,征糧工作迅速開展。1950年4月29日下午2點多鐘,丁苴鄉的征糧幹部跑回區政府,報告了丁苴發生土匪暴亂,相繼又得到新平縣城也發生土匪暴亂的訊息。董建中感到局勢十分嚴重,由於區武裝力量分散在各鄉征糧,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他當即作出決定,通知工作隊返回區政府,宣布區政府進入戰鬥狀態,全體幹部戰士全副武裝,隨時準備戰鬥,不得隨便行動,外人不許進入,調集揚武鎮民兵全部上陣守護糧食和各個柵子。
4月29日晚,劉光昭、李和祥、范家貴等先後返回區政府,李義宏、方明華、“小星”等未到,大家分析附近幾個鄉出事,揚武鎮也可能出事,局勢一下變得更緊張,有的同志提議趁黑夜撤出揚武,或作好發生匪亂立即撤出的準備。此刻,董建中認為黨把揚武交給他們,豈可不戰而走,拱手把區政府和徵收的公糧讓給敵人,在他的動員和鼓舞下,大家將水缸裝滿水,四壁增挖了槍眼,為戰鬥作好準備。

反擊土匪

4月30日天剛發白,在房頂上值崗的李和祥正在觀察,突然打來一槍,子彈擦著他的頭頂打在瓦塊上,緊接著槍聲、鋩鑼聲、吼叫聲響成一片,土匪裹脅著被欺騙和受脅迫的村民,從趙米克方向蜂擁而下,300多人向揚武區政府發動了進攻。揚武區政府僅51名幹部戰士,其中8名幹部,36名基幹隊員,2名民兵,3名鄉幹部和2名通訊員,幹部只有手槍,戰士只有步槍和幾枚手榴彈,董建中鎮定自若,作了戰鬥布置:“姜守廉、溫富新守房頂,李應元守後樓,張國清守西大樓,李仰吉守東大樓,張文輝守後門,范家貴守大門。”發覺敵從大門主攻後,調在房頂指揮的李和祥來守大門和圍牆。堅守揚武區政府的幹部戰士頂住了土匪的一次又一次猖狂進攻,土匪的槍彈、石頭、磚塊像雨點般一陣又一陣地砸向區政府,使區政府內鋪滿了一地碎瓦片、磚塊和石頭。土匪攻不下,便拾柴放火燒區政府大門,被李和祥組織交叉火力掩護用水澆滅,使燒焦的大門仍被區政府幹部戰士守住。久攻不下的土匪採取了政治攻勢,甚至喊出戰士的名字,威脅說如果不出來投降,他們進來要掏他的腸子、挖他的心肝。還把被俘的區武裝股長方明華拖到區政府門前勸降,方明華英勇地喊到:“同志們,不要管我,你們要堅持到底,快開槍,打垮土匪!……”惱羞成怒的土匪向方明華射出了罪惡的子彈,方明華光榮犧牲。董建中也十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他說在危急時最可怕的是思想動搖,如果內部發生反水,土匪裡應外合,堅守將前功盡棄,隨即安排劉光昭和葉兆玉負責後勤,聯絡和思想工作,使戰士們沒有一個動搖,沒有一個後退,而是用猛烈的槍彈回答了土匪。
10點左右,董建中被土匪扔進的手榴彈炸成重傷,他把指揮權交給區委委員李培鑫。董建中躺下後認真分析了情況,與葉兆玉交換了意見,他覺得多數迫於土匪淫威的村民是不敢自己跑掉的,新平縣城可能是出事了,因此不會有力量來支援揚武。匪患峨山方面不會超過化念,元江方面不會超過青龍,揚武土匪暴亂的訊息傳出去到部隊來支援,最快也是3天以後的事情,而揚武區政府的糧食僅能維持2天,彈藥也很有限,基幹隊員和民兵未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看來必須突圍。突圍方向應選羅里(因磨盤鄉29日已出事,魯奎鄉也不可能平定,羅里過去有過一支較強的武工隊,工作紮實,民眾基礎好),退到羅里可以站住腳和敵人周旋,待與上級取得聯繫後,條件成熟再打回揚武。下午2點多鐘,分咐葉兆玉通知李培鑫、李和祥、劉光昭召開一個緊急會,各崗位堅持戰鬥。會上統一了思想,決定堅守到天黑組織突圍,李培鑫和李和祥負責打開突破口,董建中親自擬定了突圍行動步驟。

犧牲

但遺憾的是揚武區政府的幹部戰士未能堅持到天黑,狡猾的土匪覺察到了後圍牆難以守住的弱點。土匪組織了一支“敢死隊”,在後圍牆上挖開了一個大洞,鑽過來衝破了小後門……揚武區政府的幹部戰士倉促按預定方向突圍,土匪發覺後迅速從四面包圍了突圍隊伍。李培鑫頭部中彈,壯烈犧牲,突圍隊伍被衝散,董建中隱藏在路溝邊的草叢中。傍晚,土匪們向他藏身處走來,董建中開槍擊斃了第一個土匪後,土匪立即散開包圍了他,董建中頑強抗擊後身中數槍壯烈犧牲,時年2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