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肖虹

葛肖虹

葛肖虹,男,1938年10月生於昆明,祖籍浙江杭州。中共黨員,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原長春地質學院、長春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葛肖虹
  • 出生地:昆明
  • 出生日期:1938年10月
  • 職業: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信仰:中共黨員
人物介紹,研究興趣與領域,研究成果,

人物介紹

葛肖虹,1956年畢業於北京匯文中學(原北京26中),1961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石油地質系。2004年退休。長期從事中國區域大地構造學的教學與科研,現為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區域地質及成礦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客座教授。
葛肖虹葛肖虹
從教45年來,主講《中國區域大地構造學》,一直沒有離開過給本科生教學的講台,葛肖虹認為大學育人本科生教學是基礎,因此精心準備每一堂課,非常注意教學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深得歷屆學生的愛戴,學子上千,先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十餘名。2001年應邀赴台灣成功大學講學。所培養的學生,許多已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國內多所大學地學專業的業務與教學骨幹,以“教書育人”為畢生的事業,並以此而自豪。受聘於中國地質大學與馬文璞教授合編《中國區域構造教程》,已列入國家“十一五”精品教材計畫。

研究興趣與領域

20世紀60年代在華北地區,從事野外地質教學與科研;70年代培訓國家水文基建工程兵,在內蒙中部和甘肅北山主持1:20萬水文地質填圖;唐山地震後,主持北京密雲部分地區地震地質研究;80年代參加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在“攀西裂谷”的項目研究中首次提出確認川西鹽源推覆構造的存在,並主持了南京地區寧鎮山脈推覆構造的研究;80- 90年代以來,通過對中國西部地區柴達木、吐魯番-哈密、塔里木盆地與相鄰造山帶近二十餘年的相關研究,提出了早更新世末的晚喜馬拉雅運動對形成現今中國西部盆-山結構和大地構造格架的意義;首次通過雷射微區40Ar/39Ar 測年查明了阿爾金走滑斷裂起始於晚白堊世,它同步錯移了兩側晚中生代以前的構造帶與盆地,因而提出了對中國西北大陸構造格架的新認識;首次提出古祁連山構造帶向西延伸到塔里木盆地中部的新認識,解決了困擾中國地質學界近半個世紀“祁連山西延何去?”的問題;並提出在中國西北大陸構造組成中,存在被新生代構造肢解的古生代非穩定克拉通——“西域板塊”的新觀點;又通過對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提出了高原多期次隆升與治理中國西部荒漠化的新認識。
通過上述研究,對中國西北部的大陸構造與找油戰略,以及荒漠化治理,提出了創新的見解,在國內、外構造地質學界有一定聲譽和影響,五項成果獲省、部級二、三等獎,並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了五十餘篇論文,其中有影響的代表性論文:1989《華北板內造山帶的形成史》、1984《川西鹽源推覆構造初探》、1987《寧鎮山脈推覆構造特徵與形成》、1990《吉林省東部的大地構造環境與構造演化輪廓》、1997《對中國西北部找油的戰略思考》、1998《阿爾金斷裂研究的科學問題與研究思路》、《新疆東北部大地構造的新認識》、1999《北祁連造山帶的形成與背景》、2000《被肢解的西域克拉通》、2001《對阿爾金斷裂科學問題的再認識》、《中國西部的大陸構造格架》、2002《青藏高原隆升動力學與阿爾金斷裂》、2004《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與“亞澳”隕擊事件》、2005《中國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戰略思考與建議》、2006《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環境效應》、《中國大型走滑斷裂的復位研究與油氣預測》等。

研究成果

主持承擔科研項目與獲獎情況:
1978—1980年主持承擔北京密雲地區地震地質研究,即牆子路-喜峰口、馬坊斷裂,密雲水庫東側葡萄園斷裂的活動構造研究,成果獲北京市1980年科技成果二等獎;
1983—1986年參加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攀西裂谷”和南方碳酸鹽岩找油第20-1項,為三級課題W-5-7(D)項目負責人,成果獲地質礦產部1987年科技成果三等獎;
1987—1991年主持承擔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資源評價項目“柴達木盆地區域構造特徵及其演化”,成果《柴達木盆地的形成與演化》由國家科委作為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正式登記,頒發證書(證書編號:017094),獲1997年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三等獎,入編1998年度《世界華人重大科學成果公報》,並頒發證書(登記號:202766);
1990—1995年參加主持地質礦產部“八五”重大專項項目《滿洲里—綏芬河地學斷面(GGT)多學科綜合研究》項目(85-06-202),為項目副負責人,負責組織項目技術工作實施與管理;
1993—1996年主持承擔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吐-哈石油會戰指揮部委託項目《吐魯番-哈密盆地構造復位研究》,成果獲地質礦產部1996年科技成果三等獎;
1997—2000年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阿爾金斷裂運動學特徵及其對中國西北大陸構造的影響》(科學部編號4977215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國際合作項目《阿爾金斷裂帶運動學變形年代學研究》(99國科金外資助字49910130800號;2000國科金外資助字40010131363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項目《格斯斷槽與柴西地區含油氣評價》;
2001-2004年主持承擔吉林大學、青海油田分公司、奧地利 薩爾茨堡大學 地質-古生物系國際合作項目《阿爾金斷裂、崑崙山前推覆體對柴達木盆地構造形成的控制及柴西地區有利Ⅱ級油氣聚集帶的預測》,為項目總負責人;2003-2005年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阿爾金山構造隆升與柴達木盆地沉降的時代耦合研究》(科學部編號:40272099)。
發表的論文/專著:
1. 葛肖虹、任收麥、馬立祥、吳光大、劉永江等,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環境效應,地學前緣,2006,13(6):118-130
2. 葛肖虹、任收麥、劉永江、袁四化,中國大型走滑斷裂的復位研究與油氣資源戰略選區預測,地質通報,2006,25(9-10):1022-1027
3. 任收麥、葛肖虹、楊振宇、林源賢、胡勇等,36Cl 斷代法套用於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構造事件研究,地質學報,2006,80(8):1110-1117
4. Liu, Y.-J., Neubauer, F., Genser, J., Takasu, A., Ge, X.-H. and Handler, R. 40Ar/39Ar ages of the blueschist facies pelitic schists from Qingshuigou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s, Western China. Island Arc, 2006, 15(1), in press.
5. A.B. Rieser, Y. Liu, J. Genser, F. Neubauer, R. Handler, X. Ge. Uniform Permian 40Ar/39Ar detrital mica ages in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NW China): where is the source? Terra Nova,2006,18:79-87, doi: 10.1111/j.1365-3121.2005.00666.x.
6. 葛肖虹、任收麥,中國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戰略思考與建議,第四紀研究,2005,25(4):484-489;
7. A.B. Rieser, F. Neubauer, Y. Liu, X. Ge. Sandstone provenance of north-western sectors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Cenozoic Qaidam basin, western China: Tectonic vs. climatic control. Sedimentary Geology,2005,177:1-18.
8. 王亞東,劉永江,常麗華,Andrea B.Rieser, 計桂霞,沉積物粒度分析在阿爾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套用,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5,35(2), 155-162
9. 葛肖虹、劉永江、任收麥,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與“亞澳”隕擊事件,第四紀研究,2004,24(1):67-73;
10. 任收麥, 葛肖虹, 劉永江, 常麗華, 吳光大, 袁四化,晚白堊世以來沿阿爾金斷裂帶的階段性走滑隆升,地質通報, 2004, 23(9-10): 926-932.
11. 任收麥、葛肖虹、劉永江,阿爾金斷裂帶研究進展,地球科學進展,2003,18(3):386-391
12. Y. Liu, J. Genser, X. Ge, F. Neubauer, G. Friedl, L. Chang, S. Ren, R. Handler. 40Ar/39Ar age evidence for Altyn Fault tectonic activities in wester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 48(18): 2024-2030.
13. 劉永江, 葛肖虹, J. Genser, F. Neubauer, G. Friedl, 常麗華, 任收麥, 阿爾金斷裂帶構造活動的40Ar/39Ar年齡證據,科學通報, 2003, 48(12):1335-1341.
14. 葛肖虹、劉永江、任收麥,青藏高原隆升動力學與阿爾金斷裂,中國地質,2002,29(4):346-350;
15. 葛肖虹、劉永江、任收麥、葉慧文、劉俊來等,對阿爾金斷裂科學問題的再認識,地質科學,2001,36(3):319-325;
16. 葛肖虹、任收麥、劉永江、劉俊來等,中國西部大陸構造格架,石油學報,2001,22(5):1-5;
17. 葛肖虹,中國西部大陸構造的新認識,第二屆世界華人地質科學會議文集,美國加利福尼亞史丹福大學,2000,A369-A371;
18. 葛肖虹、劉永江、任收麥,青藏高原隆升動力學與阿爾金斷裂,第三屆海峽兩岸三地及世界華人地質科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香港大學,2001,67-69;
19. 劉永江、葛肖虹、葉慧文、劉俊來、N. Franz、J. Genser、潘宏勛、任收麥,晚中生代以來阿爾金斷裂的走滑模式,地球學報,2001,22(1),23-28;
20. Yongjiang Liu, J. Genser, F. Neubauer and Ge Xiaohong. Blueschists from Qingshuigou in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 China. Schweizerische Mineralogische und Petr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21. Franz Neubauer, Johann Genser, Yongjiang Liu, Xiaohong Ge. The Aka´sai basin: an active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to the Altyn orogen, China? Geologische Rundchau;
22. 劉永江、葛肖虹、葉慧文、陳文等,阿爾金斷裂變形岩雷射微區40Ar/39Ar年齡及其構造意義,科學通報,2000,45(19):2101-2104;SCI檢索
23. Liu Yongjiang, Ye Huiwen, Ge Xiaohong, Liu Junlai, Pan Hongxun, Chen Wen,Laser Probe 40Ar/39Ar Dating of Micas on The Deformed Rocks From Altyn Fault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ons, Western China,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7(Suppl.):233-234;
24. Ge Xiaohong, Liu Yongjiang, Ye Huiwen, Liu Junlai, Pan Hongxun, Ren Shoumai,Research Progress of Altyn Fault in Western China,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0,7(Suppl.):243-244;
25. 葛肖虹、劉俊來,被肢解的西域克拉通,岩石學報,2000,16(1):59-66;SCI檢索
26. 潘宏勛、葛肖虹、劉俊來,對祁連山北緣榆木山隆起的質疑,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0,30(1):9-13;
27. 陳文、葛肖虹、劉新宇、劉永江、張思紅、葉慧文,用雷射微區40Ar/39Ar定年技術研究阿爾金斷裂系變形作用時代,2000 Extended Abstracts with Program-The Second World Chinese Conference on Geological Sciences,2000,A351-A355;
28. Liu Junlai, Pan Hongxun、Ge Xiaohong et al.,An early stage faulting along the Altun mountain range-microstructural evidences. 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1999,2(2):160-165;
29. 葛肖虹,中亞大陸一次重要的板內會聚事件,地學前緣,1999,6(4):330;
30. 葛肖虹,中國西北大陸構造若干問題的新認識,大陸構造及陸內變形暨第六屆全國地質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34-35;
31. 葛肖虹、王錫魁、昝淑芹、董清水、朱曉軍、柳平,新疆東北部大地構造的新認識,構造地質學—岩石圈動力學研究進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93-104;
32. 葛肖虹、劉俊來,北祁連造山帶的形成與背景,地學前緣,1999,6(4):223~230;
33. 葛肖虹、張梅生、劉永江、葉慧文、石采東,阿爾金斷裂研究的科學問題與研究思路,現代地質,1998,12(3):295~301;
34. 葛肖虹,對中國西北部找油的戰略思考,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研究所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97,第6集:12-18;
35. 葛肖虹,對中國西北部找油的思考,勘探家,1997,2(3):53-59;
36. 葛肖虹、王錫魁、昝淑芹、董清水、柳平,試論吐魯番-哈密盆地為剪下-背馱型盆地,地質論評,北京:地質出版社,1997,43(6):561-568;
37. 葛肖虹、段吉業、劉先文、王錫魁,中國西北的大陸構造,地質礦產部岩石圈構造與動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1995年年報: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9-18;
38. Ge Xiaohong,Zan Shuqin and Wang Changgui,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urfan-Hami basin,<Tectonics of China>,Geological Beijing,1996,p.107-173;
39. Ge Xiaohong,Duan Jiye,Liu Xianwen and Wang Xikui,Continental tectonics of northwest China,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1996,Vol.1,p.262;
40. Ge Xiaohong,Wang Xikui,Zan Shuqin,Dong Qingshui and Liu Ping,The piggyback Turfan-Hami basin,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1996,Vol.1,p.336;
41. 葛肖虹、王錫魁、 昝淑芹、董清水、柳平,吐魯番-哈密背馱式盆地的特徵,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學前緣,1995,2(4):241-244;
42. Ge Xiaohong,Mesozoic collision tectonics in eastern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Northeast China:a coexistence of two tectonic regimes,IGCP-321 ,Proceedings of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1994;
43. 劉先文、申寧華、葛肖虹,吉黑東部中生代兩種機制的碰撞構造,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4,4:385-389;
44. 段吉業、葛肖虹,論塔里木-揚子板塊及其古地理格局,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2,22(3):260-268;
45. 葛肖虹、段吉業、李才、楊惠心、田玉山,阿爾金斷裂與西北大地構造格局的新認識,《地球科學進展》:39,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2;
46. 張貽俠、葛肖虹、陳琦,中國滿洲里-綏芬河地學斷面簡介,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研究所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41-47;
47. Ge Xiaohong,A new recognition of the Altun fault zone and geotectonic pattern of north-west China,IGCP-321.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48. ,publishing house:1991,125~128;
49. 葛肖虹,吉林東部大地構造環境與構造演化輪廓,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學報《現代地質》,1990,4(1):107-113;
50. Ge xiaohong,Recognition of the Yanyuan nappe terrane,western Sichuan, China,Earth Science series, 1990, Vol.13,p.269-270;
51. 葛肖虹,華北板內造山帶的形成史,地質論評:地質出版社,1989,35(3):254-261;
52. 葛肖虹,寧鎮山脈推覆構造特徵與形成,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87,17(2):143-154;
53. 葛肖虹,川西鹽源推覆構造初探,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84,1期:36-43;
54. 崔盛芹、楊振升、仇甘霖、葛肖虹,燕山地區晚元古代(震旦亞代)古構造演化史,26屆世界地質大會交流論文集(構造地質),1980,117-12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