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苣菌核病

萵苣菌核病

萵苣菌核病屬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春季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孢子囊和囊孢子,經風雨傳播,從植株衰老的部位侵入。田間再侵染主要由菌絲接觸感染,擴大蔓延。田間發病最適溫度20℃左右,相對濕度80%以上。因此,低溫潮濕、植株密度過大等,都有利於本病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萵苣菌核病
  • 外文名:Lettuce sclerotinia
  • 發生部位:結球萵苣或莖用萵苣的基部
  • 防治:高畦雙行種植,合理施肥
病害症狀,發病規律,防治,病原描述,

病害症狀

萵苣菌核病主要危害結球萵苣的莖基部或莖用萵苣的基部。在萵苣整個生育期均發病,苗期發病,通常病情發展迅速,短時間即可造成幼苗成片腐爛倒伏。但發病盛期多出現在生長後期,植株近地面莖基部或接觸土壤中衰老葉片邊緣、葉柄先受害,病斑初為褐色水漬狀,發展後成軟腐狀,並在被害部位密生棉絮狀白色菌絲體,後期產生菌核。菌核初期為白色,後逐漸變為鼠糞狀黑色顆粒狀物。病株葉片凋萎,生長不良,呈青枯狀萎焉,發病嚴重的植株常整株腐爛癱倒。留種植株發病後期,剝開莖部,內壁可見有許多黑色菌核。通常菌核病引起的腐爛沒有惡臭,有別於細菌性軟腐,但若兩病混發時,也會伴惡臭味。菌核病的主要鑑別特徵是發病部位軟腐,並產生棉絮狀菌絲體和鼠糞狀菌核。

發病規律

菌核在土中越冬,萌發時產生子囊盤及子囊孢子,通過氣流、雨水或農具傳播,從植株的衰老部位侵入。萵苣生長中後期發生較多,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5~24℃;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20℃左右,相對濕度85%以上;最適感病生育期在根莖膨大期到採收期。發病潛育期5~10天。
長江中下游地區萵苣菌核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年度間早春多雨或入梅早、雨量多的年份發病重,秋季多雨、多霧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前茬作物菌核病嚴重,殘留菌核量多的田塊發病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氮肥施用過多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

高畦雙行種植,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收穫後翻耕菜地,深埋菌核,消滅菌源。噴灑殺菌劑: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等,以上幾種藥劑輪換使用,每隔7到10天用一次,連續2到3次。

病原描述

病原為真菌,中文名: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ert) de Bery),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球形至豆瓣形或鼠糞狀,直徑1-10毫米,可生子囊盤1-20個,一般5-10個。子囊盤杯形,展開後盤形,開張在0.2-0.5厘米之間,盤淺棕色,內部較深,盤梗長3.5-50毫米。子囊圓筒形或棍棒狀,內含8個子囊孢子,大小113.87-155.42×7.7-13微米。子囊孢子橢圓形或梭形,單胞,無色,大小8.7-13.67×4.97-8.08微米。菌核由菌絲組成,外層系皮層,內層為細胞結合很緊的擬薄壁組織,中央為菌絲不緊密的疏絲組織。菌核無休眠期,但抗逆力很強,溫度18-22℃,有光照及足夠水濕條件,菌核即萌發,產生菌絲體或子囊盤。菌核萌發時先產生小突起,約經5天伸出土面形成子囊盤,開盤經4-7天放射孢子,後凋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