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那杜沙畫

萬那杜沙畫

沙畫是萬那杜土著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絕活”,較之世界其它地區的沙畫藝高一籌。所謂沙畫,就是在露天的沙地(沙灘)、撒滿火山灰或泥土的地面上,用一隻手指直接勾畫出的各種圖形。 萬那杜沙畫,以其北部的一些島嶼居多,尤其是在安布里姆島、龐特科特島和馬勒庫拉島。例如,在安布里姆島上,沙畫的圖案就發現有180種。那裡的原始部落藝術家手指繪出的沙畫,已成為一道著名的世界旅遊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那杜沙畫
  • 流行人群:萬那杜土著人
  • 特點:用手指直接勾畫出的各種圖形
  • 占多數部分:北部的一些島嶼
簡介,含義,作用,歷史,現狀,

簡介

萬那杜沙畫傳統不僅僅是一種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而且還是一種存在於中部和北部島嶼之間的一種實際運用的交流方式,這種多功能的“寫作”形式的出現,是基於宗教儀式、冥想和交流的各種背景之下。
沙畫是訓練有素的藝術家直接在地面、沙土、火山灰或是陶土上作畫。畫家用一根手指畫出一些連續的對稱的幾何圖形。由於暴露在露天當中,這種畫很難長期保留。
大約有80多個說不同語言的部落居住在萬那杜中部和北部的島嶼,沙畫正是作為一種不同部落之間的交流工具而出現的。它們也是用來記錄和傳播宗教禮儀和神話故事的工具,同時也給人們提供了了解當地歷史、宇宙論、部族體系、科學現象、連篇歌曲、家畜飼養技術、建築和手工技藝以及舞蹈編排等的大量重要信息。

含義

大多數沙畫都有很多含義和功能:它們可以作為一種藝術作品來“讀”,可以講故事,可以作為了解某些秘密群體的密碼,可以作為擁有一塊土地的證明或是一種具有某種魔法詛咒,它也可能僅僅就是為了傳達某種信息或是沉思當中的信手之作。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演變,沙畫已經成為了一種豐富而具活力的傳統繪畫形式。因為沙畫不僅僅是一種“圖畫”,而且還是有著內在聯繫的歌曲、故事和知識交織成的一個精密的網。沙畫藝術家不僅要精通繪畫,而且對它們的含義也要十分了解。除此之外,他們還必須能夠向觀眾講述出其中的含義。

作用

沙畫也用作記載遺贈的財產記錄並且傳送儀式和神話的知識,以及大量口頭的關於本地歷史的、技藝的、人文的各種信息,如:當地宇宙學,系統親戚關係,科學現象,歌曲聯唱,技術耕作,建築和工藝設計,以及舞蹈藝術圖案等。萬那杜沙畫不僅是“圖”,但是相互連線的歌,故事和知識的精美的網,一個萬那杜沙畫專家必須不僅擁有圖表圖案的豐富知識,而且也要深刻理解沙畫的內涵。因為他必須能向觀眾闡明它們的意義。今天,萬那杜沙畫傳統在萬那杜中部島的不同的社區中倖存著,並且最普通的設計已經被廣泛地用於萬那杜鈔票和郵票進行傳播。而且經常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裝飾展示給外來旅遊者以及其他商業目的。

歷史

萬那杜是1980年獲得獨立的共和國,位於西南太平洋。其國土為一個由13個大島和70個小島構成的“Y”字型的島嶼鏈,所轄水域約85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密林覆蓋的山地。
萬那杜發行的沙畫題材的郵票萬那杜發行的沙畫題材的郵票
據考證,萬那杜人的祖先是約公元前三千年前從東南亞經過印度尼西亞遷移過來的。現有人口約20萬。在瓦國的民族中,98%為萬那杜人,屬美拉尼西亞人種。獨立後的憲法規定,萬那杜所有土地屬土著美拉尼西亞人及其後裔所有。萬那杜民風純樸,善良的土著美拉尼西亞人,通常以家族和部落為單位,分散定居在各個島嶼上,他們說著115種不同的方言。每戶都有一塊祖傳或酋長分配的土地,世世代代在這塊人間伊甸園中過著亞當夏娃式的生活,“吃飯一棵樹,穿衣一塊布”。
萬那杜沙畫的題材,多源於一些神話傳說的遐想,也有的是對現實生活景物(如海龜、獨木舟、人的臉譜……)的即興描繪。他們用手指勾劃出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幾何圖形,不僅構圖相當精確,而且所有線段幾乎全是對稱的。更讓人驚異的是,最熟練的土著藝術家竟可從始至終用手指一筆畫成整幅的沙畫。
今天,萬那杜沙畫中的一些普通的圖案,已被廣泛採用於該國發行的郵票、錢幣和作為瓦努納圖國家標誌的宣傳品上。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萬那杜沙畫宣布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現狀

瀕臨消亡的危險性
今天沙畫仍就流行於萬那杜各島的眾多部落之間,其中一些最常見的圖案被廣泛套用於郵票、現鈔以及宣傳材料上面,作為萬那杜的象徵。然而,這種藝術經常被旅遊宣傳以及其它商業目的所借用,如果長此以往任其發展,這種僅僅是從審美的角度去看待沙畫的做法,會使得這種藝術失去了其更深層次的象徵意義和其原始的社會功能。
萬那杜沙畫萬那杜沙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